曹師爺即換了衣服,喚了從人,備了名帖,坐一乘玻璃小轎,到西陵縣公館下轎,對門子說道:「通票你家老爺,說漢陽曹瞻字福堂,特來拜會。 」門子接了全帖進去。 少頃,又出來:「我家老爺有請。 」這曹師爺大搖大擺,走進中堂,與楊太爺敘禮,就分賓主而坐。 楊知縣曰:「久慕大名,無緣拜會,今日相見,足慰平生。 卑縣碌碌庸才,有勞師爺下顧,實出望外。 」曹瞻道:「末弟年近七十,尚為人役。 楊老夫子宰治西陵,德洽民心。 湖廣縣令一百餘人,未有如公者。 小弟緣分淺薄,未得趨承教益,恨甚,恨甚!但小弟前來,兼訪竇府三老爺。 」知縣即命竇忠出來相見。 二人敘禮畢,竇忠道:「弟與足下素不相識,今日先生屈駕,不知何以教我?」曹瞻道:「弟在京都,蒙令兄大人不棄,頗稱莫逆。 因弟年邁思鄉,才就黃州幕館。 今春喘癥屢發,欲回漢陽故土,暫寓關王廟養病。 今日聞王公得罪了貴縣楊老夫子,並諸位孝廉公,小弟已勸王公趕回詳文,請楊老夫子並諸位孝廉公到府中,彩觴謝過。 署中幕友都知小弟與令兄大人平日相善,故勸王公委弟來寓,邀個人情。 弟素知楊老夫子居心忠厚,度量寬宏,料諸位孝廉公亦是大才,必不小見。 若說到上司處分辯,縱然置王公于重治,三老爺咆哮公堂,辱罵官長,也有多少不穩便之處,並陷楊老夫子一個取人不當的條款。 」曹瞻口中說話,手內揮扇,那扇上寫的一行晉字,是臨的右軍書法。 竇忠見了,借來一看,款寫彬齋愚弟竇建文題,果然是親兄筆跡,遂不敢怠慢。 曹師又說道:「弟在京都,聞令兄大人屢稱賢弟高才,居家謹慎,免旅人內顧之憂;盡日謳吟,期聖主旁求之詔。 弟每神馳足下,以室遠為恨,賢弟若不棄,瞻愿拜下風,使瞻久而不聞其香,則生平之愿足矣。 」這一片言語,說得竇忠毛骨豁然,好不快活也。 說道:「末弟素性遇懦,仁兄過獎,使弟名實不稱。 愧甚,愧甚!」曹瞻遂起身向楊知縣作一長揖,又向竇忠也作一長揖,說道:「我等卜期再會,蘭集賦詩,表末弟忱意。 只是今日之事,要看我的薄面,恕過了罷。 明日我等好去開懷暢飲。 」楊知縣道:「憑曹先生分付了就是。 」曹瞻道:「王公說過了的,明日彩觴陪罪。 」竇忠道:「我們也不吃他的酒,也不進他的衙門,就到先生寓所來,侯先生罷。 」曹瞻道:「最妙,最妙。 」起身拱手稱謝,欲回王知府口信。 楊知縣同八個孝廉送出公館門外。 曹瞻上了轎子,抬進府堂,故作辛苦勞倦之態。 王知府接著,忙問事情如何?曹師道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知府聽了大喜,忙排酒酬勞。 曹師略略飲了數杯,辭知府而去。 次日,與知縣歡呼飲酒不表。 過了二日,知府傳楊縣令進衙,慰以好言,就發八角伸薦文書,又每人贈儀程銀子五十兩。 八位幸廉方進府叩謝,王知府設酒餞行,催促八人作速進京,以副聖意。 於是楊知縣率八人回西陵而去。 再說朱若虛回到家中,就有許多親友臨門相賀,李福、劉東儼然一宦家官長。 朱若虛擇了吉日,拜別祖先,囑咐妻兒好些言語,只帶李福作伴,馬上插一面黃旗,上書:「奉旨吏部候選」,望京都進發。 正是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漸于骨肉遠,轉與童僕親。 後人有詩曰: 新起茅檐壁未乾,馬蹄催我上長安。 兒童只道為官好,老去方知行路難。 千里關山千里念,一番風雨一番寒。 何如靜坐短窗下,翠竹蒼松盡日閑。 主僕二人在路上行了五六日,看過數縣風景古蹟。 有時高興吟詩,有時憑今弔古。 這長安大道,生隨風捲,驢屎馬溺之氣襲人口鼻。 回思在家之時,何等清閑,未免有些傷感。 又想起男子志在四方,恨不得插翅騰空,霎時便到長安。 家人李福巴不得趕著八人,一路同行。 朱著虛見竇忠一派富貴氣象,李逢吉等十分巴結,所以訪親問友,故意遲延在後。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木蘭奇女傳》
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