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芮、黃環父子別了知府,引兵至白英關。 秦參並眾百姓相送去關。 三人領兵離了白英關,不一日到了申州,乃道:「如今除了大患,心中歡喜。 」緩緩而回。 離城有五六里路,只見城門外塵頭大作,許多兵馬,放炮連天。 黃環、石龍芮皆大驚,看看當頭有一貴官,年紀有五十多歲,頭頂烏紗,身穿白錦袍,腰束碧玉帶,坐騎白馬。 那個官人高聲問道:「來將莫非黃將軍、石將軍么?」黃環、石龍芮、黃寮郎皆滾鞍下馬,拜于馬下。 你道那貴官人是誰,他就是宰相杜仲。 因保王孫太子,聞知蜀椒山草寇作反,又得了前胡府知府秦參的告急奏文,又有石龍芮、黃環報捷奏文。 王孫太子命杜仲引銀軍五千前來相助。 當下黃環、石龍芮皆認得是宰相杜仲,即把上項事一一告之。 杜仲大悅,帶了三將,星夜到京,把他二人的功勞一一奏知王孫太子,太子坐銀鑾殿,三將朝賀。 太子看那三將,皆是威威武武的才能異相,真豪傑也。 即出鈞旨,封黃環為威勇將軍,石龍芮為滌寇將軍,黃寮郎為英武將軍,卜吉日起兵到邊關去助萬歲征番,建功立業。 那三人皆口稱千歲千千歲,謝恩已畢,退出殿下,離開五朝門外,一路回來。 石龍芮吩咐家將等把守城門,黃環、黃寮郎父子二人別了甘氏菊花,擇了五月上旬吉日,發兵三千去邊關助帝成功。 不知成敗如何,且看下回分剖。 第26回 雲臺亭漢王賞花 水精湖蛇怪興妖 暑炎天氣且逍遙,君共人臣詠興豪; 觀景持觴臨樂地,豈知水怪興波濤。 卻說漢番交兵,因番邦屢負,又缺糧草,搬請的救兵未到,故退于防風關內,又值六月初頭,天氣炎熱,故此兩相罷兵。 那漢王劉寄奴與軍師決明子、法師覆盆子、元帥金石斛等各處游看景緻。 忽訪著一個所在,離南星關十餘里有個亭子,方圓六七里,那個亭子上高有五六丈,內有樓臺殿閣,曲折迴廊,旁有朱漆欄桿,中間擺滿玩好之物無數。 那亭子周圍一帶樹木,柳松榆楊桐竹之類,四面皆是,綠池植著荷花,其香異常。 漢王喜出望外,從紅漆木橋行過,有金魚躍池中。 抬頭看樹木茂盛,鵲噪高枝。 開著四季不謝之花,乃是鳳仙花、杏紅花、蒺藜花、雞冠花、田薑花之類。 原來那個亭子,正中有一間乃「雲臺亭」三個金字,在番邦胡椒國要算是第一個好景緻。 當下漢王與決明子道:「這個所在生平少有到的,可暢遊一番。 」決明子道:「這個所在足以樂盡平生也。 」漢王大喜,與眾各處遊玩,又去推開四面的碧紗窗子,看望好景,眾人莫不歡喜。 時已半夏,但見: 青鬱鬱山峰疊翠,綠依依野樹堆云,四邊流水繞中亭,幾處疏篁沿小徑。 茅廬臨澗,松竹成林。 簾外高懸沽酒旗,柳下閑縱釣魚船。 漢上大喜,與決明子道:「不枉遠來征蠻一番辛勤,哪知有此好景。 今遊玩這一日,頓覺清閑,若忘卻了塵世矣。 」決明子道:「如今可以回去了,天色已晚了。 」漢王道:「朕不欲回去,可令人將飲食運來,待朕在此間逍遙幾日。 」決明子只得依了,令人搬運飲食。 至晚,點了番地買的南燭,決明子、覆盆子、黃連、金石斛、木通及文官甘薯(即甘國老之弟,為諫議大夫)、大夫石松許多文武保護。 漢王宿于雲臺亭懷香閣內。 次日荷花盛開,漢王傳旨大開宴席,與眾文武賞荷花的暢樂事。 不一時將宴席佈於雲臺亭上,真個是龍肝鳳髓堆滿,山珍海味俱全。 又有那薄荷糕、茯苓糕等物,那亭子上寬大風涼,把三面紗窗打開,漢王坐于正南,百官盡皆拜舞,漢王道:「朕今日樂於賞荷,與文武官暢飲,不枉諸卿遠來征蠻一番苦辛也。 爾文武等不必行君臣之禮,皆各就位。 」 眾文武拜謝了,軍師坐於左桌,法師坐于右桌,元帥與眾文武皆依次序而坐,真個荷花大開,清香滿座,但見: 前臨湖泊,后映波心。 數十株楊綠如煙,一二池花紅照水。 涼亭上窗開碧欄,水閣中風動失簾。 休言天下大名山,只此便是真仙景。 當下漢王對軍師決明子等道:「今日在此勝景地開宴賞荷,亦算是人生第一樂事也,爾文武可作詩一首以志其事。 」決明子道:「陛下可先吟一首,眾官后和。 」漢王即作七言絕句一首云: 寄跡雲臺偶賞游,涼生水淺竹林幽; 荷香入座清成趣,興來欲乘採蓮舟。 漢王吟罷,皆稱羨,就請軍師妙句。 決明子道:「貧道才疏識淺,且請法師先吟一詠。 」法師覆盆子道:「有佔了。 」即題一首云: 藉卻欄桿倚竹扉,沉然坐久午風微; 涼亭何用揮紈扇,菡萏叢開清釀肥。 覆盆子吟就,決明子亦作一首云: 云清芳草繞河湄,水碧芙蕖開一池; 勝景不曉人事隔,身閑常伴帝王期。 元帥金石斛也作一首云: 幽情蔽日千竿綠,閑內當風一榻清; 遠聽聲聲蟬鳴韻,時見頻頻燕入林。 漢王大喜,叫諫議大夫甘薯一詠,那甘薯謝了恩,亦作七言絕句一首云: 爰有高歌吟詠興,何煩綠竹管絃聲; 怡情桃熟堆盤艷,適意荷花滿座清。 甘薯詠畢,黃連亦吟一首云: 勝地多情酒百觴,清歌一曲寄滄浪; 歸家檢點吟荷句,風土依然兩故鄉。 黃連吟訖,木通亦作一首云: 暑炎亭上盼蓮紅,離卻江山幾萬重; 隨主征蠻平定日,鳳凰池上立勛功。 第4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草木春秋演義》
第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