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聽說,謙上幾句,然後方把他們師生二人別後之事,詳詳細細的告知彭玉麟聽了。 彭玉麟聽到別的事情,倒還罷了。 及聽見羅澤南死得如此悲慘,不禁傷感起來。 曾國藩也欷s[的道:「蘿山請恤之事,至今猶未辦理呢。 」 彭玉麟介面道:「遲早一點,倒還不礙。 總得克復武昌,卹典方能優厚。 」 曾國藩連連點首的答道:「對羅,對羅。 我的意思,也是這樣。 」 彭玉麟道:「今天春上,門生在那樟樹鎮地方,大破賊船之時,險和蘿山一樣。 第二次奪那臨安的賊壘,也極危險。 第三次率林恩源等人,去攻九江,偽忠王李秀成率著三萬悍賊,五干艘船舶,親自和門生打上七天七夜,當時雖被門生將他殺退,不防安吉又陷賊手。 周玉衡廉訪,死得還比蘿山慘酷。 」 彭玉麟說到此地,曾國藩忽岔嘴問道:「今年三月里,你扼扎吳城鎮的時候,賊攻撫州,你不是同著林恩源、鄧輔綸、畢金科、周鳳山等人一起進剿去的么?」 彭玉麟答道:「是的。 」 曾國藩又說道:「那場戰事,聽說你曾經受著一些微傷,可有此事?」 彭玉麟聽到這句,不覺恨恨地的答道:「門生和林鄧畢幾個,險被周鳳山所誤,都和周廉訪一樣戰死的了。 」 曾國藩側著頭的想上一想道:「周鳳山的軍隊,不是在那樟樹鎮上,被李世賢、吳彩新等人的賊船,擊潰的么?」 彭玉麟點頭道:「誰說不是呢。 門生和林鄧畢幾個,正在前方進剿撫州,倒說周鳳山的后隊,竟在後方潰得一塌糊塗。 」 曾國藩道:「照軍法而論,周鳳山這人,早該問斬,大概贛撫因正在用人之際,所以沒有辦他。 」 彭玉麟又說道:「這是六月間賊將袁圓攻陷饒州府的時候,也是周鳳山行軍遲誤之故。 」 彭玉麟說著,忽又盛讚曾國華的本領道:「溫甫①真是一位名將。 那時他的手下,僅不過五六千人馬。 他從安徽殺到湖北,一連克復咸寧、蒲圻、崇陽、通城四縣,復又從湖北轉戰而東,連克新昌、上高各城,直抵瑞州。 他若遲到一天,瑞州一定難保。 」 曾國藩點點頭道:「總算還有一點勇氣。 就是我那沅甫②舍弟,他只帶了自己所練的吉字一軍,到處擊賊,打敗仗的時候倒少。 安慶的那個四眼狗,他的強悍,凡他所到之處,甚至小兒不敢夜啼,獨有見著沅甫舍弟的那桿吉字旗號,他就罵著奔逃。 說是老子要把這個腦袋,留著吃喝,不和你這個曾家小子,鬧著玩兒。 」 彭玉麟笑著介面道:「說起九世叔來,外面輿論極好。 門生正要稟知老師。 」 曾國藩道:「輿論講些甚麼。 」 彭玉麟道:「那時九世叔還在安徽地方殺賊。 輿論是,江忠源手下的鮑超,向榮手下的張國樑,老師手下的羅蘿山,李鴻章手下的劉銘傳,劉秉璋手下的徐春榮,胡林翼手下的易容之,以及李續賓手下的九世叔,門生手下的楊厚庵,都是現在的趙子龍。 」 曾國藩也笑著說道:「其餘的幾個,我都知道,確還不錯。 只有潤芝手下的那個易容之,我怎麼不知道呢?」 彭玉麟失驚道:「易容之就是此次湖北失守時候,自率妻子兒女一百多人,與賊廝殺,殉難在德安府任的那位易太尊呀。 」 曾國藩聽說,方才微微地點首道:「哦,就是他么,我雖聽人說過此事,但是不甚詳細。 」 彭玉麟道:「他的令坦,就是劉馨石觀察之子,劉小馨太守。 現充門生的幕府。 他的歷史,很有趣味。 他的殉難,很是可慘。 」 曾國藩道:「這末你就講給我聽聽看。 」 彭玉麟道:「這位易容之太尊,原籍廣東。 家裡很窮。 父母早故。 他在十一歲的那一年上,就在廣東駐防漢軍、劉馨石家裡看馬。 年紀雖小,生性廉介。 除了應得的傭工錢三五千文之外,真可稱得起一文不取的了。 劉觀察見他很有品行,本來存心想把劉夫人一個陪房丫頭,給他為妻。 誰知他到了二十歲以外,有一天忽然的不辭而別。 劉觀察派人四出尋覓,渺不可得。 「又過年餘,劉仆某,忽見他在南城城下,擺著舊貨攤子。 並沒甚麼交易。 劉仆仍舊叫著他的小名,笑問他道:『小容,你在此地幹甚麼。 主人待你不薄,為何不辭而去?』他卻笑而不答。 劉仆又說道:「自你走後,主人就命我們大家四處的找你,后因見找不著,主人很是惦記你的。 我此刻看看你這舊貨攤子,也沒什麼生意。 還是同我回去吧。 』「他聽說,方才搖頭答道:『我的志向,不是常人可測。 』劉仆又問他是甚麼志向。 他又答道:『我在主人家裡,雖是衣食溫飽,但覺人生在世,最好是能夠顯親揚名。 次之也該自立門戶。 寄人籬下,終究可恥。 所以我決計拿了我所積的工資四十餘千,來此擺這攤子。 我的不辭而別,也非不情。 實因主人待我太好,我若說明,恐怕不肯放我。 請你回去,替我謝謝主人。 將來我若得意,一定前來相報。 倘若終此而已,那就不必說了。 』 「劉仆聽說,見他志向堅決,不便相強,只好回報主人。 主人一聽他有著落,第二天再命僕人前去喚他。 等得僕人再去,已經不知去向。 僕人回報主人,主人也沒法子。 他自遇見那個僕人之後,恐怕再去囉嗦,他又搬了一個更加冷僻的地方,仍去擺他舊貨攤子。 第1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大清三傑》
第1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