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聽說,也沒甚麼好講,心中只在惦記徐后。 一等吃畢,即命幾位大臣,親送東王夫婦去到預建的那座東王府邸。 自己便同吉陳二妃入內,前去安慰徐后。 徐后先命吉陳二妃退去,方才哭訴天皇,硬要逼著天皇設法除去東王,天皇當然滿口答應。 第二天一早,天皇也不去與錢江、石達開二人商酌,自作主張,一同下了幾道聖旨。 一道是命北王韋昌輝安撫江蘇各郡。 一道是拜林鳳翔為平北大都督,但在糧餉軍械,未曾籌備齊楚以前,先行去取揚州,以便好與鎮江連成一片。 一道是命劉狀元,彌探花二人整理內政:一開男女二科,二設男女儲才二館。 一道是命李秀成進取南昌。 一道是命陳玉成,以安慶之兵,再去恢復湖北。 錢江一見這幾道聖旨,便向石達開大為嘆息道:「林鳳翔雖屬一時名將,然而臨機應變,不及李秀成。 這個北伐的大責任,重於南方萬倍。 天皇用人,怎麼這般顛倒了。 」 石達開聽說,無言可對。 又把東王笞責徐后之事,說知錢江聽了。 錢江因東王日見跋扈,難免鬩墻之禍,終將由此瓦解。 從此以後,不覺灰心起來。 一天忽按李秀成之信,展開一看,見是李秀成前來責備他的。 說是弟的駐兵九江,原望天皇調京,會同北伐。 如今不圖北方,且命弟進兵去取南昌,南昌縱得,于大局何補?威王林鳳翔之才,雖然勝弟,但不及軍師多多,何以令他單獨去行如此大事?近見朝中所出政令,往往顛倒百出,究是何故云云。 錢江看罷,本想詳細覆信。 後來一想,便不回覆。 因為東王自從回京之後,四處城門,派人檢查,恐怕被其查出不便。 李秀成候了許久,不見錢江的回信,只好進兵。 出發之際,因聞曾國藩業已駐兵瑞州,他就先攻南康。 他的一個心腹將官,名叫袁圓的問他道:「王爺何故先敢南康?」 李秀成笑答道:「南康若為我得,東至饒州,西至武寧,皆為我們所有矣。 」 袁圓聽說,方始拜服,即行出發。 及到南康相近地方,忽據探子報到,說是官兵方面,已由前任江蘇提督余萬清前來應戰。 李秀成聽了微笑道:「若是他來,南康地方,不必廝殺可為我有。 」 李秀成剛剛說完,正在吃飯。 又據探子報稱,說是曾國藩那邊,又派李續賓、羅澤南二人,各率精兵五千,來助余萬清提督。 李秀成不待探子說完,驚得投箸于地,汗下不止。 正是: 強中自有強中手 理外偏多理外人 不知李秀成如何驚慌至此,且閱下文。 第三二回 手中落箸大將憚援兵 面上飛金如君認乾娘 李秀成的部將袁圓,忽見李秀成一聽見羅澤南、李續賓二人,來助余萬清之信不禁嚇得投箸于地,滿頭大汗起來,甚為不解。 忙去問著李秀成道:「王爺久經戰陣,何故一聞羅李二人趕來助敵,即現這般驚慌之狀。 」 李秀成見問,一壁俯身拾起地上的筷子,一壁拭著額上之汗的答道:「羅李二人,本是師生。 曾國藩都把他們當作五虎大將看待。 他們二人既來助戰,我已難得對付。 再加曾國藩駐兵瑞州,本在做那贛皖湘鄂四省聲援的,如何不授他們的奇計。 我僅一旅之師,怎麼不驚。 」 袁圓聽了不服道:「王爺不必這般長他人的威風,滅自己的銳氣。 末將不敏,倒要和他們見個高下。 」 李秀成亂搖其手的答道:「這件事情,不是可以賭氣的。 我此刻限你率同你的將士,扮作平民模樣,趕在羅李二人之先,混入南康城中。 一俟那個余萬清出城和我接觸之際,你們就在城內據了城池。 只要你能趕在羅李二人之先,不論勝敗,就記你的首功。 」 袁圓聽說大喜道:「王爺既用這個調虎離出之計,末將一定漏夜趕去就是。 」 李秀成揮手道:「事不宜遲,愈速愈妙。 」 袁圓立即回隊,下令銜枚疾奔。 等他趕到,混入城內,羅李二人果尚未至。 李秀成一等袁圓走後,連飯也沒心思再吃,忙即率大軍兼程前進。 那個余萬清,自從在南京戰敗之後,總算走了琦善的路子,朝廷方才將他調到南昌,戴罪立功。 此次奉了撫臺之命,來敵李秀成一路人馬,生怕羅李二人搶了他的頭功,所以不等他們到達,他就帶了所部,出城迎了上來。 要想由他的隊伍,單獨擊走李秀成之軍,便好將功贖罪。 他還沒有走到名叫十字坡的地方,已與李秀成的隊伍相值。 李秀成一見余萬清這般輕進,不顧後方。 算定袁圓,此時諒已據了南康城池,也不再和余萬清前去打話,立即催動人馬,就和余萬清廝殺起來。 雙方正在殺得難解難分之際,余萬清的后隊,忽接探報,說是南康城地,已被李秀成的部下所佔。 后隊一聽城池失守,頓時慌忙,不戰自潰。 余萬清陡見這種形狀,料知後方有變,只好連戰連退,直向南昌省垣逃去。 李秀成並不追趕,單是一腳進城,即命袁圓乘勝收復武寧、饒州等處。 那末羅澤南、李續賓二人,既是兩員文武全材的將官,怎麼如此誤事的呢?內中自有道理。 原來曾國藩自從打發他的兄弟貞乾和彭玉麟、李續宜幾個,前去攻鄂之後,他就奉報移駐瑞州,即日起程。 剛才到達,就接江西撫臺的移文,請他發兵去援南康。 他知李秀成是個謀勇兼備的人物,不好怠慢。 就派羅澤南、李續賓二人,各率本部人馬,兼程進發,去助余軍。 第9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大清三傑》
第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