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典散文 / 王陽明全集全書目錄
王陽明
王陽明全集 - 111

昨見太和報效人,知歐、王二生者至,不識曾與一言否?歐生有一書,可謂有志。中間述子晦語頗失真,恐亦子晦一時言之未瑩爾。大抵工夫須實落做去,始能有見,料想臆度,未有不自誤誤人者矣。 此間賊巢乃與廣東山後諸賊相連,餘黨往往有從遁者,若非斬絶 ...

王陽明全集 - 112

庚辰 得正月書,知大事已畢,當亦稍慰純孝之思矣。近承避地發履塚下,進德修業,善類幸甚。傳聞貴邑盜勢方張,果爾,則遠去家室,獨留曠寂之野,恐亦未可長也。某告病未遂,今且蹙告歸省,去住亦未可必。 悠悠塵世,畢竟作何稅駕?當亦時時念及,幸 ...


  
王陽明全集 - 113

乍別忽旬餘。沿途人事擾擾,每得稍暇,或遇景感觸,輒復興懷。賫詔官來,承手札,知警省不懈,幸甚幸甚!此意不忘,即是時時相見,雖別非別矣。道之不明,皆由吾輩明之於口而不明之於身,是以徒騰頰舌,未能不言而信。 要在立誠而已。嚮日謙虛之說,其病 ...

王陽明全集 - 114

夫謂遜志務時敏者,非謂其飾情卑禮于其外,汲汲於事功聲譽之間也。其遜志也,如地之下而無所不承也,如海之虛而無所不納也;其時敏也,一于天德,戒懼于不睹不聞,如太和之運而不息也。夫然,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溥博淵泉而時出之,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 ...

王陽明全集 - 115

神仙之學與聖人異,然其造端托始,亦惟欲引人于道,《悟真篇後序》中所謂:「黃老悲其貪着,乃以神仙之術漸次導之」者。原靜試取而觀之,其微旨亦自可識。自堯、舜、禹、湯、文、武,至于周公、孔子,其仁民愛物之心,蓋無所不至,苟有可以長生不死者,亦何惜 ...

王陽明全集 - 116

和融瑩徹,充塞流行,動容周旋而中禮,從心所欲而不逾,斯乃所謂真灑落矣。是灑落生於天理之常存,天理常存生於戒慎恐懼之無間。孰謂「敬畏之增,乃反為灑落之累」耶?惟夫不知灑落為吾心之體,敬畏為灑落之功,歧為二物而分用其心,是以互相氐牾,動多拂戾而 ...


  
王陽明全集 - 117

在人雖不我知,吾無一毫慍怒以間斷吾性之樂,聖人恐學者樂之有息也,故又言此。所謂不怨不尤,與夫樂在其中,不改其樂,皆是樂無間斷否」云云。 樂是心之本體。仁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欣合和暢,厚無間隔。來書謂「人之生理,本自和暢,本無不樂 ...

王陽明全集 - 118

然如內重者,亦不能時時來講也,則法堂前草深一丈矣。內重有進道之資,而微失之於隘。吾固不敢避飾非自是之嫌,而叨叨至此,內重宜悉此意,弗徒求之言語之間可也。 與王公弼 乙酉 前王汝止家人去,因在妻喪中,草草未能作書。人來,遠承問惠 ...

王陽明全集 - 119

先王制禮,皆因人情而為之節文,是以行之萬世而皆準。其或反之吾心而有所未安者,非其傅記之訛闕,則必古今風氣習俗之異宜者矣。此雖先王未之有,亦可以義起,三王之所以不相襲禮也。若徒拘泥于古,不得於心,而冥行焉,是乃非禮之禮,行不著而習不察者矣。 ...

王陽明全集 - 120

學絶道喪之餘,苟有興起向慕於是學者,皆可以為同志,不必銖稱寸度而求其盡合于此,以之待人可也。若在我之所以為造端立命者,則不容有毫髮之或爽矣。道一而已,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釋氏之所以為釋,老氏之所以為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皆是道也,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