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北史 - 341 / 521
歷史類 / 李延壽 / 本書目錄
  

北史

第341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341頁

朗讀:

初,信入關後,復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善、穆、藏、順、陀、整;崔氏生隋獻皇后。及齊亡,隋文帝為定州總管,獻皇后遣人求羅,得之。相見悲不自勝,侍禦者皆泣。於是厚遺車馬財物。未幾,周武帝以羅功臣子,久淪異域,征拜楚安郡太守。以疾去官,歸京師。諸弟見羅少長貧賤,每輕侮,不以兄禮事之。然性長者,亦不與諸弟校競長短。後由是重之。

文帝為丞相,拜羅儀同,常置左右。既受禪,詔追贈羅父。其諸弟以羅母沒齊,先無夫人號,不當承襲。上以問後,後曰:「羅誠嫡長,不可誣也。」於是襲爵趙國公。以其弟善為河內郡公,穆為金泉縣公,藏為武平縣公,陀為武喜縣公,整為千牛備身。擢拜羅為左領左右將軍,遷左衛將軍,前後賞賜不可勝計。出為涼州總管,進位上柱國,征拜左武衛大將軍。煬帝嗣位,改封蜀國公。未幾卒官,謚曰恭。


  

子纂嗣,位河陽都尉。

纂弟武都,大業末,亦為河陽都尉。

庶長子開遠。宇文化及之弒逆也,裴虔通率賊入成象殿,宿衛兵士皆從逆。開遠時為千牛,與獨孤盛力戰合下,為賊所執,賊義而舍之。

善字伏陀。幼聰慧,善騎射,以父勛,封魏寧縣公。魏廢帝元年,又以父勛,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進爵長城郡公。周孝閔帝踐阼,除河州刺史。以父負釁,久廢于家。保定三年,乃授龍州刺史。天和六年,襲爵河內郡公。從帝東討,以功授上開府。尋除兗州刺史,政在簡惠,百姓安之。卒於州,贈持節、柱國、五州諸軍事、定州刺史。

子覽嗣,位右候衛大將軍。大業末卒。

陀字黎邪。仕周,胥附上士。坐父徙蜀十餘年,宇文護誅,始歸長安。隋文帝禪,拜上開府、領左右將軍,累轉延州刺史。

陀性好左道,其外祖母高氏先事貓鬼,已殺其舅郭沙羅,因轉入其家。上微聞而不信。會獻皇后及楊素妻鄭氏俱有疾,召醫視之,皆曰:「此貓鬼疾。」上以陀,後之異母弟,陀妻,楊素之異母妹,由是意陀所為。陰令其兄左監門郎將穆以情喻之,上又避左右諷陀,陀言無有。上不說,左轉遷州刺史。出怨言,上令左仆射高熲、納言蘇威、大理正皇甫孝緒、大理丞楊遠等雜案之。陀婢徐阿尼言:本從陀母家來,常事貓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其貓鬼每殺人者,所死家財物潛移于畜貓鬼家。陀嘗從家中索酒,其妻曰:「無錢可酤。」陀因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錢。」阿尼便咒之,居數日,貓鬼向素家。後上初從并州還,陀于園中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向皇后所,使多賜吾物。」阿尼復咒之,遂入宮中。楊遠乃于門下外省遣阿尼呼貓鬼,阿尼於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曰:「貓女可來,無住宮中。」久之,阿尼色正青,若被牽拽者,雲貓鬼已到。上以其事下公卿。奇章公牛弘曰:「妖由人興,殺其人,可以絶矣。」上令犢車載陀夫妻,將賜死於其家。陀弟司勛侍中整詣闕求哀,於是免陀死,除名,以其妻楊氏為尼。先是有人訟其母為人貓鬼所殺者,上以為妖妄,怒而遣之。及此,詔誅被訟行貓鬼家。陀未幾而卒,

煬帝即位,追念舅氏,聽以禮葬。乃下詔贈正義大夫。帝意猶不已,復贈銀青光祿大夫。二子,延福、延壽。

陀弟整,位幽州刺史。大業初,贈金紫光祿大夫、平鄉侯。

 竇熾,字光成,扶風平陵人,後漢大鴻臚章之後也。章子統,靈帝時為雁門太守,避竇武之難,亡奔匈奴,遂為部落大人。後魏南徙,子孫因家代,賜姓紇豆陵氏。累世仕魏,皆至大官。父略,平遠將軍,以熾著勛,贈少保、住國大將軍、建昌公。熾性嚴明,有謀略,美鬚髯,身長八尺二寸。少從范陽祁忻受《毛詩》、《左氏春秋》,略通大義。善騎射,膂力過人。魏正光末,北鎮擾亂,乃隨略避地定州,投葛榮。榮欲官略,略不受。榮疑其有異志,遂留略于冀州,將熾及熾兄善隨軍。及爾硃榮破葛榮,熾乃將家隨榮于并州。時葛榮別帥韓婁等據薊城不下,以熾為都督,從驃騎將軍侯深討之。熾手斬婁,以功拜揚烈將軍。

魏孝武即位,蠕蠕等諸蕃並遣使朝貢,帝臨軒宴之。有鴟飛鳴于殿前,帝素知熾善射,固欲矜示遠人,乃給熾禦箭兩隻,命射之,鴟乃應弦而落,諸蕃人咸嘆異焉。帝大悅。尋隨東南道行台樊子鵠追爾硃仲遠,仲遠奔梁。時梁主又遣元樹入寇,據譙城。子鵠令熾擊破之,封行唐縣子,尋進爵上洛縣伯。時帝與齊神武構隙,以熾有威重,堪處爪牙任,拜閣內大都督,遷硃衣直閣,遂從帝西遷。仍與其兄善至城下,與武衛將軍高金龍戰于千秋門,敗之。因入宮城,取禦馬四十匹並鞍勒,進之行所。帝大悅。賜熾及善駿馬各二匹,駑馬十匹。


  
大統元年,別封真定縣公。從周文帝禽竇泰,復弘農,破沙苑,皆有功。河橋之戰,諸將退走,熾時獨從兩騎,為敵人追至芒山。熾乃下馬,背山抗之。俄而敵眾漸多,矢下如雨,熾騎士所執弓,併為敵人所射破。熾乃總收其箭以射之,所中人馬,應弦而倒。敵乃相謂曰:「得此三人,未足為功。」乃稍引退。熾因其怠,遂突圍得出。又從太保李弼討白額稽胡,破之。

高仲密以北豫州來,熾從周文援之。至洛陽,會東魏人據芒山為陣,周文命留輜于瀍曲,率輕騎奮擊,中軍與右軍大破之,悉虜其步卒。熾獨追至石濟而還。大統十三年,進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出為涇州刺史,蒞職數年,政號清靜。改封安武縣公。

魏廢帝元年,除原州刺史。熾抑挫豪右,申理幽滯,在州十載,甚有政績。州城北有泉水,熾屢經游踐,嘗與僚吏宴于泉側,因酌水自飲,曰:「吾在此州,唯當飲水而已。」及去職後,人吏感其遺惠,每至此泉者,莫不懷之。恭帝元年,進爵廣武郡公。屬蠕蠕寇廣武,熾與柱國趙貴分路討之。蠕蠕引退,熾度河至麹伏川追及,大破之。武成二年,拜柱國大將軍。周明帝以熾前朝舊臣,勛望兼重,欲獨為造第。熾辭以天下未平,干戈未偃,不宜輒發徒役,周明不許。尋而帝崩,事方得寢。

保定元年,進封鄧國公,邑一萬戶,別食資陽縣一千戶,收其租賦。天和五年,自大宗伯為宜州刺史。先是周文田于渭北,令熾與晉公護分射走兔,熾一日獲十七頭,護十一頭。護恥不及,因以為嫌。至是,熾又以周武年長,有勸護歸政之議,護惡之,故左遷焉。及護誅,征拜太傅。

 熾既朝之元老,名望素隆,至于軍國大謀,常與參議。嘗有疾,周武帝幸其第問之,因賜金石之樂。其見禮如此。帝于大德殿將謀伐齊,熾年已衰老,乃扼腕曰:「臣雖朽邁,請執干櫓,首啟戎行。得一睹誅翦鯨鯢,廓清寰宇,省方觀俗,登岳告成,然後歸魂泉壤,無復餘恨。」帝壯其志節,遂以熾第二子武當公恭為左二軍總管。齊平之後,帝乃召熾歷觀相州宮殿。熾拜賀曰:「陛下真不負先帝矣。」帝大悅,進位上柱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