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彌兒 - 150 / 354
親子關係類 / 盧梭 / 本書目錄
  

愛彌兒

第150頁 / 共354頁。

 大小:

 第150頁

朗讀:

 做學生的人不應當認為老師的知識也象他的知識那樣是很有限的,不應當認為老師也同樣是容易上人家的圈套的。如果一個孩子由於不會觀察和比較,而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同他一個水平,並且只相信那些使自己跟他處于同一個水平的人的話,這種想法還是很好的。可是象愛彌兒那樣年紀、那樣聰明的青年人,是不至于愚蠢到有這種錯誤的想法的,如果他真是有這種想法的話,他就不是一個好青年了。他對老師的信任是另外一種信任,那就是信任理智的判斷,信任知識的淵博,信任他能理解而且覺得對他有益的長處。他從長期的經驗中深深相信這個教導他的人是很愛他的,是一個聰明有識的人,並且是知道怎樣為他謀求幸福的。他應當知道,為了他自己的利益,最好還是傾聽這個人的意見。然而,要是老師也象學生那樣一再上人家的當,他就沒有權利硬要學生尊敬他,他就沒有權利教導學生了。做學生的不應該認為老師是故意讓他掉進人家的圈套,並且見他頭腦單純就給他佈置許多的陷阱。要同時避免這兩種不好的想法,應該怎樣做呢?最好的做法,而且又是最自然的做法是:同他一樣的天真和樸實,把他即將遇到的危險告訴他,清清楚楚地向他指出那些危險,然而決不可誇張,決不可急躁,決不可裝腔作勢地故弄玄虛,尤其是不可把你的意見當作命令,使得他只好服從,而且,說話的時候也決不可帶有武斷的語氣。這樣做了之後,假使他還是象往常那樣執拗,硬要去幹,又怎麼辦呢?那就不要說什麼了,就隨他愛怎樣做就怎樣做好了,你跟着照他的樣子做,而且要高高興興、坦坦率率地做;如果可能的話,也要跟他一樣盡情地快樂。如果後果確實太嚴重的話,你始終在場,可以制止;這樣一來,這個年輕人就看出了你的先見之明和一番好意,他怎能不既佩服你的眼光又感激你的好心!他的種種過失,正好變成了你手中的繮繩,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用來約束他。這裡,做老師的應當掌握的一門最大的藝術就是:針對情況進行勸勉,能預知這個年輕人在什麼情況下可能聽他的話,在什麼情況下可能還是那樣地執拗,以便處處讓經驗去教訓他,同時又不使他遭遇太大的危險。

在他未犯錯誤以前,就應當向他指出他的錯處;而在他既犯以後,就決不要去責備他,因為這樣做只有使他生氣,使他出於自尊而反抗你的。在教訓他的時候,如果引起了他的反感,那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我想,最不恰當的,是向他說:「我早就告訴過你了。」要想使他回憶起你告訴過他的話,最好的辦法是:在表面上好象是把你說過的話忘記了似的,相反,當你看見他因為沒有聽你的話而感到羞愧的時候,你要和和氣氣地用好言好語把他的羞愧遮蓋過去。當他看見你為了他而忘記了自己,不僅不使他難堪,反而安慰他的時候,他一定會感激你的。如果在他傷心的時候,你再去責備他,他就會恨你,而且會發誓不再聽你的話,以此表明他並不是象你那樣重視你的意見的。


  

你對他的安慰,其本身就是對他的一種教訓,如果他對你的安慰不起任何疑心,則這種教育便愈是能夠收到效果。我想,當你告訴他說許多的人也犯過同樣的錯誤的時候,他是料想不到你會對他說這樣的話的,因此,你採取在表面上同情他的辦法就把他的錯誤糾正過來了;因為,對一個自認為比別人高尚的人來說,藉口別人也有這樣的例子來安慰自己,那是很可羞的,他將明白,他今後頂多只能說別人並不比他強了。

犯錯誤的時候,正是可以用來講寓言的時候。我們借寓言這種奇異的形式去譴責犯罪的人,就既能教育他而又不冒犯他;他把寓言所講的真理用來看自己,於是才明白它所講的話果然不虛。從來沒有上過別人的吹捧的當的孩子,是不可能懂得我在前面所解說的寓言的;可是,剛剛上過拍馬屁的人的當的蠢孩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烏鴉的確是一個傻瓜。這樣,經一事他就長一智,對一件事情的經驗,他很可能不久就會遺忘,然而通過寓言,就可以刻畫在他的心裡。一切寓言中的教訓,都是可以從別人的經驗或他自己的經驗中取得的。凡是要經過一番危險才能取得的經驗,就叫他從歷史中去尋找,而不要他自己去嘗試。如果在嘗試的過程中不會發生什麼嚴重的後果,那就讓年輕人去冒一下危險好了,我們還可以用寓言的形式把他目前還不知道的特殊的事例編成格言。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