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莊子註譯 - 157 / 244
哲學類 / 莊子 / 本書目錄
  

莊子註譯

第157頁 / 共244頁。

 大小:

 第157頁

朗讀:

仲尼聞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說(10),美人不得濫(11),盜人不得劫,伏戲、黃帝不得友(12)。死生亦大矣,而無變乎己,況爵祿乎!若然者,其神經乎大山而無介(13),入乎淵泉而不濡(14),處卑細而不憊,充滿天地,既以與人(15),己愈有。」
【譯文】
肩吾向孫叔敖問道:「你三次出任令尹卻不顯出榮耀,你三次被罷官也沒有露出憂愁的神色,起初我對你確實不敢相信,如今看見你容顏是那麼歡暢自適,你的心裏竟是怎樣的呢?」


  
孫叔敖說:「我哪里有什麼過人之處啊!我認為官職爵祿的到來不必去推卻,它們的離去也不可以去阻止。我認為得與失都不是出自我自身,因而沒有憂愁的神色罷了。我那裏有什麼過人之處啊!況且我不知道這官爵是落在他人身上呢,還是落在我身上呢?落在他人身上嗎?那就與我無關;落在我的身上嗎?那就與他人無關。我正心安理得優閑自在,我正躊躇滿志四處張望,哪里有閒暇去顧及人的尊貴與卑賤啊!」
孔子聽到這件事,說:「古時候的真人,最有智慧的人不能說服他,最美的女人不能使他淫亂,強盜不能夠搶劫他,就是伏羲和黃帝也無法跟他結為朋友。死與生也算得上是大事情了,卻不能使他有什麼改變,更何況是爵位與俸祿呢?像這樣的人,他精神穿越大山不會有阻礙,潛入深淵不會沾濕,處身卑微不會感到困乏,他的精神充滿於天地,將全部奉獻給他人,自己卻越發感覺到充實富有。」

【原文】
楚王與凡君坐(1),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2)。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夫‘凡之亡不足以喪無存’,則楚之存,不足以存存(3)。由是觀之,則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
【譯文】
楚文王與凡國國君坐在一起,不一會兒,楚王的近臣一次又一次報告凡國已經滅亡。凡國國君說:「凡國的滅亡,不足以喪失我的存在。既然‘凡國的滅亡不足以喪失我的存在’,那麼楚國的存在也不足以保存它的存在。由此看來,那麼,凡國也就未嘗滅亡而楚國也就未嘗存在了。」


外篇 知北遊第二十二


  
知北遊

【題解】
本篇是「外篇」的最後一篇,以篇首的三個字作為篇名。「知」是一寓托的人名,「北遊」指向北方遊歷。在傳統的哲學體系中,北方被叫做「玄」,「玄」指昏暗、幽遠,因此北方就是所謂不可知的地方。篇文認為「道」是不可知的,因此開篇便預示了主題。本篇內容主要是在討論「道」,一方面指出了宇宙的本原和本性,另一方面也論述了人對於宇宙和外在事物應取的認識與態度。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