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學史 - 16 / 471
文學史類 / 馬黃 / 本書目錄
  

中國文學史

第16頁 / 共471頁。

 大小:

 第16頁

朗讀:

古代勞動人民雖然還處在生產力發展較低的歷史階段,但由於他們長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鬥爭,就逐漸養成了敏鋭的觀察力,也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他們善於區別事物的善惡,發現事物的特徵,並且通過口頭語言和歌舞場景表現出來。因而在詩歌創作中,不僅表現了他們對現實的認識和愛憎,而且還表現了他們善於以簡樸的語言描摹事物,以樸素的生活畫面反映社會現實的才能。這種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國風」中有較好的體現,並且成為它顯著的藝術特點,給予後世詩歌創作以極大的影響。《七月》以素描的手法寫農奴們一年緊張的勞動生活,像一幅幅風俗畫一樣,那麼真實、那麼生動地把他們被壓迫被剝削的處境呈現在讀者面前。可是自漢以來的儒者都認為它是周公所作,連駁小序最力的朱熹也看作是「周公以成王未知稼穡之艱難,故陳后稷公劉風化這所由,使瞽矇朝夕諷誦以教之」。這都是封建學者為掩蓋它的真實面目所施放的煙幕彈。其實,這首詩真正的意義就在於它是勞動人民自己的創作,以及它所表現的現實主義精神。方玉潤說得好:「《七月》所言皆農桑稼穡之事,非躬親隴畝,久于其道,不能言之親切有味也如是。周公生長世冑,位居塚宰,豈暇為此‧」(《詩經原始》)「國風」中更多的詩篇則是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寫,突出生活的一個側面或人物特徵來表現作者對社會的認識和批判。像《黃鳥》(「秦風」)作者選擇了用活人殉葬的題材,通過人們對殉葬者深切的同情和惋惜來抗議這種暴行。《陟岵》(「魏風」)通過征夫想象中的親人對自己的囑咐來表現當時徭役、兵役帶給人民的痛苦。《氓》(「衛風」)則通過女主人被遺棄的不幸遭遇、無限悔恨的傾訴和決絶的態度,使人們看出那個社會制度的罪惡,具有更深刻的批判力量。而《將仲子》(「鄭風」)女主人公自述的矛盾心情,令人感到那黑暗現實令人窒息的空氣和階級社會加于女子的桎梏。「國風」中那些揭露統治者醜行的民歌,或再三指斥,或辛辣嘲笑,或狠狠詛咒,都深刻地表達了人民對階級敵人的痛恨,也是對黑暗現實的有力衝擊。

在形象塑造上「國風」也表現了現實主義藝術的特色。儘管「國風」中大都是抒情詩,但它們的作者仍能通過抒情主人公內心的直接傾訴,表現了他們的歡樂和悲哀,激起讀者的同情,而且也讓讀者看到主人公的行動和他們性格的特徵,以及他們的不同面貌。《褰裳》(「鄭風」)是很短的一首詩,但那少女的聲音笑貌是如此生動地浮現出來。《野有死麕》(「召南」)的末章是一個少女的獨白,它生動地表現了她在等待與愛人相會時內心的激動。《谷風》(「邶風」)和《氓》都是描寫婦女被遺棄的詩,二詩的主人公都有相同的不幸遭遇,但在主人公的傾訴中卻表現了完全不同的性格:前者性格是柔婉而溫順的,她那如泣如訴的敘述和徘徊遲疑的行動,以及「不念昔者,伊余來堲」的結尾,表現了她思想的軟弱和胡塗。後者性格則是剛強而果斷的,她能比較冷靜地陳述事理,並嚴厲譴責了男子的負心,而「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結尾,更表現了她在訣別時的怨憤情緒和堅決態度。


  

「國風」中的景物描寫對人物也起了烘托的作用,例如《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鷄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鷄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無饑渴‧


  
詩人以家畜、家禽傍晚歸來的生動景象襯託了女主人公倚門佇望歸人的悲傷心情,寫得那麼樸素簡淨而又感人深至。《蒹葭》(「秦風」)則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清秋蕭瑟的景象,襯托主人公追求意中人而不見的空虛和悵惘。有些詩的起興也同樣對人物形象起襯托作用,如《桃夭》(「周南」)以鮮艷盛開的桃花起興,它正好是行將出嫁的少女們光采煥發的姿容。而《谷風》以「習習谷風,以陰以雨」起興,則暗示了將有一件不幸的事情發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