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國風」中的周代民歌以鮮明的畫面,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處境,表達了他們對剝削、壓迫的不平和爭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國最早的現實主義詩篇。像《七月》(「豳風」)在不很長的篇幅裡反映了當時奴隷充滿血淚的生活,是那個時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的勞動人民無冬無夏地勞動,而仍舊過着衣食不得溫飽,房屋不能抵禦風寒的悲慘生活。從「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的描寫中,更使人想象到當時的勞動婦女不僅以自己緊張的勞動為奴隷主創造了大量的財富,而且連身體也為奴隷主所佔有,任憑他們踐踏和糟蹋。《七月》的作者還有意識地對照勞動人民與奴隷主的生活,從而顯示了階級社會的不合理。《代檀》(「魏風」)的作者更以鮮明的事實啟發了被剝削者的階級意識的覺醒,點燃了他們的階級仇恨的火焰: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沮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貆‧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這是一群在河邊砍伐木材的奴隷唱的歌,他們向剝削者提出了正義的責問:為什麼那些整天都在勞動的人反而無依無食,而你們這些「不稼不穡」、「不狩不獵」的人,反而坐享別人的勞動成果‧這種對現實的清醒認識以及對於壓迫和剝削的憤激情緒,不能不導致人民的反抗。雖然「國風」中沒有保存反映人民與統治階級直接鬥爭的詩篇,但《碩鼠》(「魏風」)中描寫了人民由於不堪忍受沉重的剝削而想到逃亡,這在當時社會裡是帶有反抗意義的。詩中把剝削者比作「貪而畏人」的大老鼠,它表達了人民對他們的蔑視和仇視。詩中所再三詠歎的沒有人為饑寒而悲號的樂土,儘管在當時是無法實現的,但依然強烈地表達了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且在它流傳過程中一直成為鼓舞勞動人民為反抗剝削和壓迫,爭取美好生活而鬥爭的精神力量。
「國風」中如《式微》、《擊鼓》(均見「邶風」)、《陟岵》(「魏風」)、《揚之水》(「王風」)等詩篇,還反映了勞動人民在沉重的徭役、兵役負擔下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兵役和徭役不僅給被役者本身帶來重大的痛苦,還破壞了正常的生產和家庭生活,使他們的父母無人奉養,而陷于難以存活的境地。《鴇羽》(「唐風」)為此提出了沉痛的控訴:
肅肅鴇羽,集於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
「國風」中還有一些思婦的詩,它們同樣反映了兵役、舶役帶給人民的痛苦,如《殷其雷》(「召南」)、《伯兮》(「衛風」)、《君子于役》(「王風」)等都是這一類的詩篇。《伯兮》中「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豪沐‧誰適為容」一章,更十分形象地表現了女主人公對行人的懷念和對愛情的忠貞,其詞意頗為漢魏以後的思婦詩所汲取。《東山》(「豳風」)寫行人久役將歸的心情,詩中主人公對家鄉、親人的懷念和嚮往,表達了在長期的服役中,人民要求過正常勞動生活的願望,是這類詩中最著名的一篇。但應該指出,勞動人民並不貪圖苟安,當強敵壓境、外族入侵時,人民所表現的是「王于興師,修我戈予,與子同仇」(「秦風」《無衣》),鬥志是昂揚的。這種共同禦侮的要求和戰斗的熱情,是人民爭取和平生活和愛國精神的進一步表現。
以婚姻戀愛為主題的民歌在「國風」中佔有較大的數量。在階級社會中,婚姻制度是社會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國風」中這類詩歌對此有強烈的反映。由於婦女的特定社會地位,不合理的婚姻帶給她們的痛苦更深,所以這類詩歌多從女子方面來抒與,《氓》(「衛風」)就是有代表性的一篇棄婦詩。詩中的女主人以純潔誠摯的心追求愛情和幸福,但她沒有得到,負心的男子騙取了她的財物,也騙取了她的愛情,結婚才只三年,她就被遺棄了: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