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語譯註 - 93 / 203
中國古代史類 / 劉知幾 / 本書目錄
  

國語譯註

第93頁 / 共203頁。

 大小:

 第93頁

朗讀: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去世。裡克打算殺掉奚齊,事先告訴荀息說:「三位公子的黨徒將要殺奚齊,你想採取什麼態度?」荀息說:「我們的國君剛故世就要殺他的兒子,我寧願死去,也不會聽從他們!」裡克說:「如果因為你的死,奚齊得以立為國君,那不也很值得嗎?可是你死了,奚齊照樣會被廢黜,你又何必去死呢?」荀息說:「先君以前曾問過我事奉國君的態度,我回答他忠貞二字。先君問:『什麼叫忠貞?』我回答說:『凡可以有利於國家,力所能及而沒有不去做的,這叫做忠。埋葬故世的國君,奉養繼位的國君,對死而復生的不覺得後悔,對活着的不感到慚愧,這叫做貞。』我的話已經說了,怎麼能為實踐我的話而又吝惜我的生命呢?即使是死,我又怎麼能逃避呢?」裡克又問丕鄭:「三位公子的黨羽將要殺奚齊,你打算怎麼辦?」丕鄭問:「荀息怎麼說?」裡克回答說:「荀息說他將為奚齊而死。」丕鄭說:「你努力干吧。兩個國士所籌劃的事,沒有不成功的。我來幫助你一起行動。你帶著申生手下的七位大夫等待我,我讓狄國行動起來,並聯絡秦國動搖奚齊的勢力。擁立人望較差的做國君,我們可以從他那兒獲得重酬,人望好的我們可以不讓他回到晉國。晉國還能是誰的天下!」裡克說:「不行。我聽說,義是利的基礎;貪利是產生怨恨的原因。廢棄義就談不上得到利,貪慾深了怨恨就會萌發。那奚齊難道得罪了民眾嗎?民眾的怨恨是因為驪姬迷亂國君並且欺騙了國人。她誣陷群公子,奪去他們原來的利益,使國君失誤,聽信她的讒言而驅逐群公子,逼殺無辜的申生而被諸侯取笑,使百姓無不將憎恨藏於內心,這恐怕就像堵塞大河一樣,潰決了再也無法輓救。所以我們打算殺悼奚齊而擁立逃亡在外的公子為君,是為了安定民心消除憂患,並且可以指望得到諸侯的援助。也許可以說,諸侯認為合乎義的就撫助他,百姓喜歡的就尊奉他,國家才能安定鞏固。現在如果企圖通過殺了繼位的新君來謀取個人的好處,就是貪利而且違背了義。貪利則民眾怨恨,背義則好處還會失去。為了一點好處招來民眾的怨恨,會亂國而身危,還要害怕被諸侯記載于史,這樣做是不合常理的。」丕鄭接受了裡克的意見。於是殺了奚齊、卓子和驪姬,請求秦國幫助立一個國君。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