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聊齋誌異 下 - 88 / 141
古典小說類 / 蒲松齡 / 本書目錄
  

聊齋誌異 下

第88頁 / 共141頁。

 大小:

 第88頁

朗讀:

長山石進士宗玉(1) ,為新鄭令(2).適有遠客張某,經商于外,因病思歸,不能騎步,賃禾車一輛(3) ,攜資五千,兩大輓載以行,至新鄭,兩夫往市飲食,張守資獨臥車中。有某甲過,睨之,見旁無人,奪資去。張不能禦(4) ,力疾起,遙尾綴之,人一村中;又從之,入一門內。張不放入,但自短垣窺艦之。甲釋所負,迴首見窺者,怒執為賊,縛見石公,因言情狀。問張,備述其冤。公以無質實,叱去之。二人下,皆以官無皂白。公置若不聞。頗憶甲久有逋賦(5) ,遣役嚴追之。逾日,即以銀三兩投納。石公問金所自來。

甲云:「質衣鬻物。」皆指名以實之。石公遣役令視納稅人,有與甲同村者否。適甲鄰人在,喚入問之:「汝既為某甲近鄰,金所從來,爾當知之。」


  

鄰曰:「不知。」公曰:「鄰家不知,其來曖昧。」甲懼,顧鄰曰:「我質某物、鬻某器,汝豈不知?」鄰急曰:「然,固有之矣。」公怒曰:「爾必與甲同盜,非刑詢不可!」命取梏械(6) ,鄰人懼曰:「吾以鄰故,不敢招怨(7) ;今刑及己身,何諱乎。彼實劫張某錢所市也(8).」遂釋之。時張以喪資未歸,乃責甲押償之(9).此亦見石之能實心為政也。

異史氏曰:「石公為諸生時,恂恂雅飭(10),意其人翰苑則優(11),薄書則詘(12),乃一行作吏(13),神君之名(14),噪于河朔(15). 誰謂文章無經濟哉(16)!故志之以風有位者(17). 」

【註釋】

(1) 石宗玉:石日琮,字宗玉,號璞公,長山(今山東省鄒平縣)人。康熙進士,授新鄭縣知縣,有政績。見嘉慶《長山縣誌》卷七。

(2) 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

(3) 禾車:田間載運禾谷的手推車。

(4) 禦:抗拒。

(5) 速賦,拖欠賦稅。

(6) 梏械:刑具。

(7) 招怨,招引怨恨,指引起甲的仇視。

(8) 市:購買。指以鋼錢兌換銀兩。

(9) 押償:將其拘禁,強令償還。

(10)恂恂:恭順。雅飭:文雅端方。

(11)翰苑:翰林院。此指在翰林院任職。

(12)簿書:官署文書,指做官處理政務。詘:短也。謂短於政務。

(13)一行作吏,猶言一經入仕:謂初次做官。

(14)神君:官吏賢明公正,使民敬仰如神者,稱「神君」。

(15)河朔:泛指黃河以北之地。

(16)「誰謂文章」句:誰說會寫文章的人沒有經世濟民的才幹!

(17)風:通「諷」,諷諫。有位者;在位的官員。

李象先

豐象先(1) ,壽光之聞人也(2).前世為某寺執暴僧(3) ,無疾而化。魂出棲坊上(4) ,下見市上行人,皆有火光出顛上(5) ,蓋體中陽氣也。夜既昏,念坊上不可久居,但諸舍暗黑,不知所之。唯一家燈火猶明,飄赴之。及門,則身已嬰兒,母乳之。見乳恐懼;腹不勝饑,閉目強吮。逾三月餘,即不復乳;乳之,則驚懼而啼。母以米瀋間棗粟哺之(6) ,得長成。是為象先。兒時至某寺,見寺僧,皆能呼其名,至老猶畏乳。

異史氏曰:「象先學問淵博,海岱清士(7).子早貴,身僅以文學終(8) ,此佛家所謂福業未修者耶(9) ?弟亦名士,生有隱疾,數月始一動(10);動時急起,不顧賓客,自外呼而入,於是婢媼盡避;使及門復痿(11),入則不入室而反。兄弟皆奇人也。」

【註釋】

(1) 李象先:字煥章,壽光(今山東省壽光縣)人。見民國《壽光縣誌》卷十二。事蹟不詳。


  
(2) 聞人:有聲望的人。

(3) 執爨:燒火。

(4) 坊:牌坊,一般用石建成。

(5) 顛:頭頂。

(6) 米瀋,米汁。

(7) 海岱:東海至泰山間的地區。清士:高潔的人。

(8) 以文學終:以生員而終老。文學,生員(秀才)的美稱。

(9) 福業未修:指前生未修福業,終身未能顯貴。業,佛家語,泛指一切身心活動。業有美有惡,善業則得福報。

(10)動:指情慾衝動。(11)痿:陽痿。

房文淑

開封鄧成德(1) ,遊學至兗(2) ,寓敗寺中,傭為造齒籍者繕寫(3).歲暮,僚役各歸亥,鄧獨炊廟中。黎明,有少婦叩門而入,艷絶,至佛前焚香叩拜而去。次日,又如之。至友,鄧起挑燈,適有所作,女至益早。鄧曰:「來何早也?」女曰:「明則人雜,放不如夜。太早,又恐擾君清睡。適望見燈光,知君已起,故至耳。」生戲曰:「寺中無人,寄宿可免奔波。」女曬曰:「寺中無人,君是鬼耶?」鄧見其可狎,俟拜畢,曳坐求歡。女曰:「佛前豈可作此。身無片椽(4),尚作妄想!」鄧固求不已。女曰:「去此三十里某村,有六七童子,延師未就。君往訪李前川,可以得之。託言攜有家室,令別給一舍,妾便為君執炊(5) ,入此長策也。」鄧慮事發獲罪。女曰:“無妨。

妾房氏,小名文淑,並無親屬,恆終歲寄居舅家,有誰知。“鄧喜,既別女,即至某忖,謁見李前川,謀果遂。約歲前即攜家至(6).既反,告女。女約候于途中。鄧告別同黨,借騎而去。女果待于半途,乃下騎以轡授女,禦之而行。至齋,相得甚歡。積六七年,居然琴瑟,並無追速逃者(7).女忽生一子。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