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聊齋誌異 中 - 25 / 160
古典小說類 / 蒲松齡 / 本書目錄
  

聊齋誌異 中

第25頁 / 共160頁。

 大小:

 第25頁

朗讀:

4)桑中之遊:指男女幽會。《詩。■風。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

5)■(nuo 挪)莎(suō蓑):又作「挪挲」,以手探摸。


  

6)春風一度:指男女交合。

(7) 貞坊:貞節牌坊。

(8) 屑屑:《廣雅。釋訓》:「屑屑,不安也。」

9 )嘉納:讚許而接受。

(10)■(ti替)雨尤云:古時以雲雨喻男女之交合,「■雨尤雲」形容沉浸于男女歡愛之中。

(11)番僧:西番之僧,又叫喇嘛僧。番,舊時對西方邊境少數民族的稱呼。

卓錫:僧人居留稱「卓錫」。卓,植立。錫,錫仗、禪杖,僧人外出所持,故以植立禪杖代指其居止。

(12)淨壇:潔淨的壇罐。一事:一件。

(13 )狼狽頗殆:極為狼狽。殆,危殆。

(14 )紀綱,指僕人,詳見《長清僧》注。

(15)越:青柯亨本作「赴」。

(16)冰■(h ú斛)帔:白縐紗披肩。| ,縐紗類絲織品。《文選》宋玉《神女賦》:「動霧| 以徐步兮,拂揮聲之珊珊。」注,「| ,今之輕紗,薄如霧也。」

(17)修齡:長壽。

(18)衾■(chou稠)之愛:猶枕席之愛。衾,被縟。稠,床帳。

(19)■(m6摩)逼:迫近,逼近。

(20)削蠟:削剪燭芯,使之易燃。

(21)竇:孔穴,此指窗。

(22)平旦:平明,天明。

(23)薌(xiāng鄉)澤:同「香澤」,香氣。

(24)屑碎:猶瑣碎,糾纏的意思。

(25)禁款者:禁止他人叩門。款,叩門。

(26)夙業,佛家語,意為前生之業。業,梵語「羯磨」的意譯,泛指一切身心活動。「業」都有相應的果報,文中所說的「償滿」,即指對夙業的果報。

(27)阜:豐富。

(28)離■(ti替):此據鑄雪齋抄本,底本作「離■」。離■,遠離。

《左傳。襄公十四年》:「豈敢離■。」■,同「逖」,遠。

(29 )期(jI基)頤:百歲。《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人至百歲飲食起居無所不侍于養,故稱百歲為「期頤」。

(30)石燕:《初學記。天部下》引《湘州記》曰:「零陵山有石燕,遇風雨即飛,止還為石。」

罵鴨

邑西白家莊居民某(1) ,盜鄰鴨烹之。至夜,覺膚癢。天明視之,茸生鴨毛(23),觸之則痛。大懼,無術可醫。夜夢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罰。須得失者罵,毛乃可落。」而鄰翁素雅量(3) ,生平失物,未嘗征于聲色[4 )。

某詭告翁曰:「鴨乃某甲所盜。彼甚畏罵焉,罵之亦可警將來。」翁笑曰:「誰有閒氣罵惡人。」卒不罵。某益窘,因實告鄰翁。翁乃罵,其病良已[5).異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懼也:一攘而鴨毛生(6) !甚矣,罵音之宜戒也:一罵而盜罪減!然為善有術,彼鄰翁者,是以罵行其慈者也。」

【註釋】

(1) 邑:縣。振作者家鄉淄川縣。

(2) 茸(r6ng絨)生:細毛叢生。

(3) 雅量:度量寬宏。《晉書。李壽載記》:「(壽)敏而好學,雅量豁然。」

(4)征:表露,表現。


  
(5) 良已:完全痊癒。

(6) 攘:竊取。

柳氏子

膠州柳西川[1 ),法內史之主計仆也(2)。年四十餘,生一子,溺愛甚至。

縱任之,惟恐拂。既長,蕩侈逾檢(3) ,翁囊積為空。無何,子病。翁故蓄善騾。

子曰:「騾肥可啖。殺啖我,我病可愈。」柳謀殺賽劣者(4).子聞之,即大怒罵,疾益甚。柳懼,殺騾以進。子乃喜;然嘗一裔(5) ,便棄去。

疾卒不減,尋斃。柳悼嘆欲死。

後三四年,村人以香社登岱[6). 至山半,見一人乘騾駛行而來,侄似柳子。

比至,果是。下騾遍揖,各道寒暄。村人共駭,亦不敢詰其死。但問:「在此何作?」答云:「亦無甚事,東西奔馳而已。」便問逆旅主人姓名,眾具告之。柳子拱手曰:「適有小故,不暇敘間闊(7).明日當相謁。」上騾遂去。眾既歸寓,亦謂其未必即來。厭旦伺之(8) ,子果至,系騾廄柱,趨進笑言。眾謂:「尊大人日切思慕,何不一歸省侍?」子訝問:「言者何人?」

眾以柳對。子神色俱變,久之曰:「彼既見思,請歸傳語:我于四月七日,在此相候。」言訖,別去。

眾歸,以情致翁。翁大哭,如期而往,自以其故告主人。主人止之,曰:「曩見公子,情神冷落,似未必有嘉意。以我卜也(9) ,殆不可見。」柳涕泣不信。主人曰:「我非阻君,神鬼無常,恐遭不善。如必欲見,請伏櫝中(10),待其來,察其詞色,可見則出。」柳如其言。既而子果至,問:「柳某來否?」

主人答云:「無。」子盛氣罵曰:「老畜產‘那便不來!」主人驚曰:「何罵父?」答曰:“彼是我何父!初與義為客侶(11),不圖包藏禍心,隱我血貨(12),悍不還。

今願得而甘心(13 ),何父之有!「言已,出門,曰:」便宜他!「柳在櫝,歷歷聞之,汗流接踵[14) ,不敢出氣。主人呼之,乃出,狼狽而歸。異史氏曰:」暴得多金,何如其樂?所難堪者償耳。蕩費殆盡,尚不忘于夜台[15) ,怨毒之於人甚矣哉!“

【註釋】

(1) 膠州:州名,明置。治所在今山東膠縣。

(2) 法內史:法若真,字漢儒,號黃石,別號黃山,膠州人。順洽二年中鄉試。主考官「以異才特薦」,召送禮部禦試,授內翰林國史院中書舍人。

順治三年中進士,先後任翰林院編修、浙江按察使、湖廣佈政使等職。光緒《山東通志。人物誌》、民國《增修膠(州)志》有傳。內史:順治初年設「內三院」,即內翰林國史院、內翰林秘書院、內翰林弘文院。法若真曾任內翰林國史院中書舍人,故稱之為「內史」。主計仆:掌管財務出入的管家。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