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常,臨胸人(
1).壺榼于野(
2) ,見旋風蓬蓬而來(
3) ,敬酹奠之(
4).後以故他適,路傍有廣第,殿閣弘麗。一青衣人自內出,邀李,李固辭。青衣要遮甚殷(
5).李曰:「素不識荊(
6) ,得無誤耶?」青衣雲,「不誤。」
便言李姓字。問:「此誰家?」答云:「入自知之。」入,進一層門,見一女子手足釘扉上(
7).近視,其嫂也。大駭。李有嫂,臂生惡疽,不起者年餘矣。
因自念何得至此。轉疑招致意惡(
8) ,畏沮卻步。青衣促之,乃入。至殿下,上一人,冠帶如王者(
9) ,氣象威猛。李跪伏,莫敢仰視。王者命曳起之,慰之曰:「勿俱。我以曩昔擾子杯酌(
10),欲一見相謝,無他故也。」李心始安,然終不知其故。王者又曰:「汝不憶田野酹奠時乎?」李頓悟,知其為神,頓首曰:「適見嫂氏,受此嚴刑,骨肉之情,實愴于懷。乞王憐宥!」
王者曰:「此甚悍妒,宜得是罰。三年前,汝兄妾盤腸而產,彼陰以針刺腸上,俾至今臟腑常痛。此豈有人理者!」李固哀之。乃曰:“便以子故宥之。
歸當勸悍婦改行。「李謝而出,則扉上無人矣。歸視嫂,嫂臥榻上,創血殷席(
11). 時以妾拂意故,方致詬罵。李遽勸曰:」嫂勿復爾!今日惡苦,皆平日忌嫉所致。「嫂怒曰:」小郎若個好男兒(
12);又房中娘子賢似孟姑姑(
13),任郎君東家眠,西家宿,不敢一作聲。自當是小郎大好乾綱(
14),到不得代哥子降伏老媼(
15)!「孿微曬曰:」嫂勿怒,若言其情,恐欲哭不暇矣。「曰:」便曾不盜得王母籮中線(
16),又未與玉皇香案吏一眨眼(
17),中懷坦坦,何處可用哭龜者!「李小語曰:」針刺人腸,宜何罪?“嫂勃然色變,問此言之因。
李告之故。嫂戰惕不已,涕泗流離而哀鳴曰:「吾不敢矣!」啼淚未乾,覺痛頓止,旬日而瘥(
18). 由是立改前轍,遂稱賢淑。後妾再產,腸復墮,針宛然在焉。拔去之,腸痛乃廖。
異史氏曰:「或謂天下悍妒如某者,正復不少,恨陰網之漏多也(
19). 余謂:不然。冥司之罰,未必無甚于釘扉者,但無回信耳。」
【註釋】
(
1) 臨朐(q ú瞿),今山東省臨朐縣。
(
2) 壺榼(k ē柯)于野:攜壺榼飲于郊野。壺、榼均酒器。
(
3) 蓬蓬:風聲。
(
4) 酹(l èi 淚)奠:灑酒于地,祭奠鬼神。(
5) 青灰:古時地位低下者的服裝,此指奴婢。要(y āo 腰)遮,遮留。
(
6) 識荊:對人相識的敬詞。李白《上韓荊州書》:「生不願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韓荊州,名朝宗,唐京兆長安人,曾為荊州長史,善識別人才,提拔後進,為士人敬仰。後因稱認識己所仰慕的人為「識荊」。
(
7) 扉:門扇。
(
8) 招致:招引,指青衣人的邀請。(
9) 冠帶,猶言冠服。冠,帽子。帶,為官者所佩的腰帶。
(
10)擾:叨擾。
(
11)創:通「瘡」。殷(y ān 煙)席:把蓆子染成赤黑色。殷,赤黑色。
(
12)小郎:舊時婦女稱丈夫的弟弟為「小郎」。《晉書。王凝之妻謝氏
傳》:“凝之弟獻之,嘗與賓客談議,詞理將屈,道韞(謝道韞,王凝之妻)
遣婢白獻之曰:欲為小郎解圍。“(
13)孟姑姑:指孟光,古時有名的賢妻。
孟光,東漢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人,字德耀,梁鴻之妻。她與梁鴻隱居于霸陵山中,耕織為生。
後至吳,梁鴻為傭工,每飯時,孟光舉案齊眉,對梁鴻的敬重始終如一。
(
14)乾綱:猶言「夫綱」,指夫權。乾,《周易》卦象之一。乾象剛堅,故世稱男子為「乾」。綱,綱常,《白虎通。三綱六紀》:「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故《含文嘉》曰:」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
(
15)老媼:李嫂的自稱。
(
16)王母:王母娘娘,指西王母,古代傳說中的神名。籮:針線笸籮。
此句意謂自己不曾偷盜別人的東西。
(
17)玉皇香案吏;給玉皇大帝管香案的神,玉皇,道教中地位最高、職權最大的神,即昊天金闕至尊玉皇上帝,簡稱玉帝、玉皇或玉皇大帝。一眨眼:猶言遞眼色,謂眉目傳情。此句意謂自己恪守婦道,無淫邪之念。
(
18)瘥(chài 釵):病癒。
(
19)陰網:陰世的法網。
土偶
沂水馬姓者(
1) ,娶妻王氏,琴瑟甚敦(
2).馬早逝,王父母欲奪其志(
3) ,王矢不他。姑憐其少,亦勸之,王不聽。母曰:「汝志良佳:然齒太幼(
4) ,兒又無出(
5).每見有勉強於初,而貽羞於後者,固不如早嫁,猶恆情也(
6).」
王正客,以死自誓,母乃任之。女命塑工肖夫像,每食酹獻如生時。一夕,將寢,忽見土偶人欠伸而下。駭心愕顧,即已暴長如人,真其夫也。女懼,呼母。
鬼止之曰:“勿爾。感卿情好,幽壤酸辛(
7).一門有忠貞,數世祖宗皆有光榮。
吾父生有損德,應無嗣,遂至促我茂齡(
8).冥司念爾苦節,故令我歸,與汝生一子承祧緒(
9).”女亦沽襟,遂燕好如平生。鷄鳴,即下榻去。
如此月餘,覺腹微動。鬼乃泣曰:「限期已滿,從此永訣矣!」遂絶。女初不言;既而腹慚大,不能隱,陰以告母。母疑涉妄;然窺女無他,大惑不解。
十月,果舉一男。向人言之,聞者罔不匿笑(
10);女亦無以自伸。有裡正故與馬有隙(
11),告諸邑令。令拘訊鄰人,並無異言。今曰:「聞鬼子無影,有影者偽也。」抱兒日中,影淡淡如輕煙然。又刺兒指血傅士偶上(
12),立入無痕;取他偶涂之,一拭便去。以此信之。長數歲,口鼻言動,無一不肖馬者。群疑始解。
【註釋】
(
1) 沂水:今山東省沂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