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漢書 - 232 / 457
歷史類 / 班固 / 本書目錄
  

漢書

第232頁 / 共457頁。

 大小:

 第232頁

朗讀:

自衛氏興,大將軍青首封,其後支屬五人為侯。凡二十四歲而五侯皆奪國。征和中,戾太子敗,衛氏遂滅。而霍去病弟光貴盛,自有傳。

贊曰:蘇建嘗說責:「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士大夫無稱焉,願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者,勉之哉!」青謝曰:“自魏其、武安之厚賓客,天子常切齒。彼親待士大夫,招賢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


  

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招士!”票騎亦方此意,為將如此。

卷五十六 董仲舒傳第二十六

董仲舒,廣川人也。

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津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

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而仲舒以賢良對策焉。

制曰:“朕獲承至尊休德,傳之亡窮,而施之罔極,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寧,永惟萬事之統,猶懼有闕。故廣延四方之豪俊,郡國諸侯公選賢良修潔博習之士,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今子大夫B14F然為舉首,朕甚嘉之。子大夫其津心致思,朕垂聽而問焉。

蓋聞五帝三王之道,改製作樂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當虞氏之樂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聖王已沒,鐘鼓管弦之聲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乎桀、紂之行,王道大壞矣。夫五百年之間,守文之君,當涂之士,欲則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眾,然猶不能反,日以仆滅,至後王而後止,豈其所持躁或D766繆而失其統與?固天降命不查復反,必推之於大衰而後息與?烏乎!凡所為屑屑,夙興夜寐,務法上古者,又將無補與?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災異之變,何緣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壽,或仁或鄙,習聞其號,未燭厥理。伊欲風流而令行,刑輕而堅改,百姓和樂,政事宣昭,何修何飭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潤四海,澤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靈,德澤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

子大夫明先聖之業,習俗化之變,終始之序,講聞高誼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科別其條,勿猥勿並,取之於術,慎其所出。乃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極,枉于執事,書之不泄,興于朕躬,毋悼後害。子大夫其盡心,靡有所隱,朕將親覽焉。

仲舒對曰:

陛下發德音,下明詔,求天命與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

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

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

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強勉而已矣。強勉學習,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強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還至而有效者也。

《詩》曰「夙夜匪解」,《書》雲「茂哉茂哉!」皆強勉之謂也。



道者,所繇適于治之路也,仁義禮樂皆其具也。

故聖王已沒,而子孫長久安寧數百歲,此皆禮樂教化之功也。

王者未作樂之時,乃用先五之樂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於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頌之樂不成,故王者功成作樂,樂其德也。

樂者,所以變民風,化民俗也;其變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故聲發於和而本於情,接于肌膚,臧于骨髓。故王道雖微缺,而管弦之聲未衰也。

夫虞氏之不為政久矣,然而樂頌遺風猶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齊而聞《韶》也。

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惡危亡,然而政亂國危者甚眾,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滅也。

夫周道衰于優、厲,非道亡也,優、厲不繇也。

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興滯補弊,明文、武之功業,周道粲然復興,詩人美之而作,上天晁之,為生賢佐,後世稱通,至今不絶。此夙夜不解行善之所致也。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

故治亂廢興在於己,非天降命不得可反,其所躁持-謬失其統也。



  

臣聞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天下之人同心歸之,若歸父母,故天瑞應誠而至。《書》曰「白魚入于王舟,有火復于王屋,流為烏」,此蓋受命之符也。

周公曰「復哉復哉」,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皆積善累德之效也。

及至後世,瀅佚衰微,不能統理群生,諸侯背畔,殘賤良民以爭壤土,廢德教而任刑罰。刑罰不中,則生邪氣;邪氣積于下,怨惡畜于上。上下不和,則陰陽繆ED7C而嬌孽生矣。此災異所緣而起也。



臣聞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質也,情者人之慾也。

或夭或壽,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亂之所在,故不齊也。

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故堯、舜行德則民仁壽,桀、紂行暴則民鄙夭。未上之化下,下之從上,猶泥之在鈞,唯甄者之所為,猶金之在熔,唯冶者之所鑄。「綏之斯-,動之斯和」,此之謂也。



臣謹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於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為也;正者,王之所為也。

其意曰,上承天之所為,而下以正其所為,正王道之端云爾。然則王者欲有所為,宜求其端於天。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是故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于空虛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天使陽出佈施于上而主歲功,使陰入伏于下而時出佐陽;陽不得陰之助,亦不能獨成歲。終陽以成歲為名,此天意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