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光祿大夫無。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大夫、博士、御史、謁者、郎無。其仆射、御史治書尚符璽者,有印綬。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成帝陽朔二年除八百石、五百石秩。綏和元年,長、相皆黑綬。哀帝建平二年,復黃綬。吏員自佐史至丞相,十三萬二百八十五人。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表略
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
自書契之作,先民可得而聞者,經傳所稱,唐、虞以上,帝王有號謚。輔佐不可得而稱矣,而諸子頗言之,雖不考-孔氏,然猶著在篇籍,歸乎顯善昭惡,勸戒後人,故博採焉。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又曰:「何事于仁,必也聖乎!」「未知,焉得仁?」「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又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傳曰:譬如堯、舜,禹、稷、-與之為善則行,-、訁-兜欲與為惡則誅。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智。桀、紂,龍逢、比干欲與之為善則誅,于莘、崇侯與之為惡則行。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齊桓公,管仲相之則霸,豎貂輔之則亂。可與為善,可與為惡,是謂中人。因茲以列九等之序,究極經傳,繼世相次,總備古今之略要雲。表略
卷二十一上 律歷志第一上
《虞書》曰「乃同律度量衡」,所以齊遠近,立民信也。
自伏羲畫八卦,由數起,至黃帝、堯、舜而大備。三代稽古,法度章焉。周衰官失,孔子陳後王之法,曰:「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舉逸民,四方之政行矣。」漢興,北平侯張蒼首律歷事,孝武帝時樂官考正。至元始中,王莽秉政,欲耀名譽,征天下通知鐘律者百餘人,使羲和劉歆等典領條奏,言之最詳。故刪其偽辭,取正義著于篇。
一曰備數,二曰和聲,三曰審度,四曰嘉量,五曰權衡。參五以變,錯綜其數,稽之於古今,效之於氣物,和之於心耳,考之於經傳,鹹得其實,靡不協同。
數者,一、十、百、千、萬也,所以算數事物,順性命之理也。
《書》曰:「先其算命。」本起於黃鐘之數,始於一而三之,三三積之,歷十二辰之數,十有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而五數備矣。其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為一握。徑象乾律黃鐘之一,而長象坤呂林鐘之長。其數以《易》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陽六爻,得周流六虛之象也。
夫推歷生律製器,規圜矩方,權重衡平,準繩嘉量,探賾索隱,鈎深至遠,莫不用焉。度長短者不失毫釐,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權輕重者不失黍累。紀于一,協于十,長於百,大於千,衍千萬,其法在算術。宣于天下,小學是則。職在太史,羲和掌之。
聲者,宮、商、角、徵、羽也。
所以作樂者,諧八音,蕩滌人之邪意,全其正性,移風易俗也。
八音:土曰塤,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絲曰弦,石曰磬,金曰鐘,木曰祝。五聲和,八音諧,而樂成。商之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
角,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
宮,中也,居中央,-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綱也。
徵,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
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地。夫聲者,中于宮,觸于角,祉于徵,章于商,宇于羽,故四聲為宮紀也。
協之五行,則角為木,五常為仁,五事為貌。商為金,為義,為言;徵為火,為禮,為視;羽為水,為智,為聽;宮為土,為信,為思。以君、臣、民、事、物言之,則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唱和有象,故言君臣位事之體也。
五聲為本,生於黃種之律。九寸為宮,或損或益,以定商、角、徵、羽。九六相生,陰陽之應也。
律十有二,陽六為律,陰六為呂。律以統氣類物,一曰黃鐘,二曰太族,三曰姑洗,四曰蕤賓,五曰夷則,六曰亡射。呂以旅陽宣氣,一曰林鐘,二曰南呂,三曰應鐘,四曰大呂,五曰夾鐘,六曰中呂。有三統之義焉。其傳曰,黃帝之所作也。
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筒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黃鐘之宮,而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至治之世,天地之氣合以生風;天地之風氣正,十二律定。
黃鐘:黃者,中之色,君之服也;鐘者,種也。
天之中數五,五為聲,聲上宮,五聲莫大焉。地之中數六,六為律,律有形有色,色上黃,五色莫盛焉。故陽氣施種于黃泉,孳萌萬物,為六氣元也。
以黃色名元氣律者,著宮聲也。
宮以九唱六,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始於子,在十一月。大呂:呂,旅也,言陰大,旅助黃鐘宣氣而牙物也。
位於醜,在十二月。太族:族,奏也,言陽氣大,奏地而達物也。
位於寅,在正月,夾鐘:言陰夾助太族宣四方之氣而出種物也。
位於卯,在二月。姑洗:洗,潔也,言陽氣洗物辜浩之也。
位於辰,在三月。中呂:言微陰始起未成,著于其中旅助姑洗宣氣齊物也。
位於巳,在四月。蕤賓:蕤,繼也;賓,導也,言陽始導陰氣使繼養物也。
位於午,在五月。林鐘:林,君也,言陰氣受任,助蕤賓君主種物使長大茂盛也。
位於未,在六月。夷則:則,法也,言陽氣正法度,而使陰氣夷當傷之物也。
位於申,在七月。南呂:南,任也,言陰氣旅助夷則任成萬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