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魏書 上 - 184 / 253
歷史類 / 魏收 / 本書目錄
  

魏書 上

第184頁 / 共253頁。

 大小:

 第184頁

朗讀:

高祖南討,以廣陽王嘉鎮荊州,整為嘉外兵參軍事。尋轉太尉、咸陽王禧外兵參軍。景明中,除給事中,領本州中正。尋除尚書左中兵郎中。正始中,蕭衍江州刺史王茂先來寇南境,平南將軍楊大眼討之,詔整持節為大眼軍司,大破茂先,斬衍輔國將軍王花等。永平初,以軍功除員外散騎常侍,仍除郎中。延昌三年秋,世宗親選百官于朝堂,拜右軍將軍,仍除郎中。尋轉驍騎將軍。未幾,丁父憂。

相州刺史、中山王熙在鄴起兵,將誅元叉等。事敗,傳首京師,熙之親故莫敢視。整弟婦即熙姊,遂收其屍藏之,後乃還熙所親。叉聞而致憾,因以熙弟略南走蕭衍,誣整將叛,送整與弟宣及子恭等幽系之。


  

賴御史王基、前軍檢事使魏子建理雪,獲免。後自征虜將軍出除范陽太守。時已兵亂,整郡獲全。去郡之後,尋被陷沒。靈太后反政,除安南將軍、光祿大夫。元略曾于整坐泣謂黃門王誦、尚書袁翻曰:「刁公收斂我家,卿等宜知。」

整以母老,河北喪亂,時整族弟雙為西兗州刺史,整遂攜家依焉。

永安初,拜金紫光祿大夫。二年,兼黃門。元顯入洛,用為滄州刺史。莊帝還朝,坐免官。後歸鄉裡。及莊帝殺爾朱榮,就除鎮東將軍、行滄州事。普泰初,假征東將軍、滄冀瀛三州刺史、大都督,將軍如前。尋加車騎將軍、右光祿大夫。逢本鄉賊亂,奉母客于齊州。加衛大將軍。天平四年,卒於鄴。贈司空公,謚曰文獻。整解音律,輕財好施,交結名勝,聲酒自娛。然貪而好色,為議者所貶。

初雍與從弟寶惠俱入國。寶惠,字道明,太祖以為上客。卒,有六子。子連城,為冀州開府掾。

刁氏世有榮祿,而門風不甚修潔,為時所鄙。

雍族孫雙,字子山。高祖藪,晉齊郡太守。藪因晉亂居青州之樂安。父道履,皇興初,除平原太守。至雙始還本鄉。雙少好學,兼涉文史,雅為中山王英所知賞。拜西河太守。

正光初,中山王熙之誅也,熙弟略投命于雙,雙護之周年。時購略甚切。略乃謂雙曰:”我兄弟屠滅已盡,唯我一身漏刃相托。卿雖厚恩,久見容蔽,但事留變生,終恐難保。脫萬一發覺,我死分也,無事相累卿。若送吾出境,便是再生之惠,如其不爾,輒欲自裁。”

雙曰:「人生會有一死,死所難遇耳。今遭知己,視死如歸,願不以為慮。」

略後苦求南轉,雙乃遣從子昌送達江左。靈太后返政,知略因雙獲免,徵拜光祿大夫。時略姊饒銨公主,刁宣妻也,頻訴靈太后,乞徵略還朝廷。乃以徐州所獲俘江革、祖恆二人易之。

以雙與略有舊,乃令至境迎接略。

肅宗末,除西兗州刺史。時賊盜蜂起,州人張桃弓等招聚亡命,公行劫掠。雙至境,先遣使諭桃弓,陳示禍福,桃弓即隨使歸罪,雙舍而不問。後有盜發之處,令桃弓追捕,咸悉擒獲。於是州境清肅。莊帝初,行濟州刺史,以功封曲城鄉男。出帝初,遷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興和三年卒。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齊州刺史,謚曰清穆。

王慧龍,自雲太原晉陽人,司馬德宗尚書仆射愉之孫,散騎侍郎緝之子也。幼聰慧,愉以為諸孫之龍,故名焉。

初,劉裕微時,愉不為禮,及得志,愉合家見誅。慧龍年十四,為沙門僧彬所匿。百餘日,將慧龍過江,為津人所疑,曰:「行意匆匆徬徨,得非王氏諸子乎?」僧彬曰:「貧道從師有年,止西岸,今暫欲定省,還期無遠,此隨吾受業者,何至如君言。」

既濟,遂西上江陵,依叔祖忱故吏荊州前治中習闢疆。時刺史魏詠之卒,闢疆與江陵令羅修、前別駕劉期公、土人王騰等謀舉兵,推慧龍為盟主,剋日襲州城。而劉裕聞詠之卒,亦懼江陵有變,遣其弟道規為荊州,眾遂不果。羅修將慧龍,又與僧彬北詣襄陽。司馬德宗雍州刺史魯宗之資給慧龍,送渡江,遂自虎牢奔于姚興。其自言也如此。

泰常二年,姚泓滅,慧龍歸國。太宗引見與言,慧龍請效力南討。言終,俯而流涕,天子為之動容。謂曰:「朕方混一車書,席捲吳會,卿情計如此,豈不能相資以眾乎?」然亦未之用。後拜洛城鎮將,配兵三千人鎮金墉。既拜十餘日,太宗崩。世祖初即位,咸謂南人不宜委以師旅之任,遂停前授。

初,崔浩弟恬聞慧龍王氏子,以女妻之。


  

浩既婚姻,及見慧龍,曰:「信王家兒也。」

王氏世齄鼻,江東謂之齄王。慧龍鼻大,浩曰:「真貴種矣。」

數向諸公稱其美。司徒長孫嵩聞之,不悅,言于世祖,以其歎服南人,則有訕鄙國化之意。世祖怒,召浩責之。

浩免冠陳謝得釋。及魯宗之子軌奔姚興,後歸國,雲慧龍是王愉家豎僧彬所通生也。浩雖聞之,以女之故,成贊其族。慧龍由是不調。

久之,除樂安王范傅,領並荊揚三州大中正。慧龍抗表,願得南垂自效。崔浩固言之,乃授南蠻校尉、安南大將軍左長史。及劉義隆荊州刺史謝晦起兵江陵,引慧龍為援。慧龍督司馬盧壽等一萬人拔其思陵戍,進圍項城。晦敗,乃班師。後劉義隆將王玄謨寇滑台,詔假慧龍楚兵將軍,與安頡等同討之。

相持五十餘日,諸將以賊盛莫敢先,慧龍設奇兵大破之。

世祖賜以劍馬錢帛,授龍驤將軍,賜爵長社侯,拜滎陽太守,仍領長史。在任十年,農戰並修,大著聲績。招攜邊遠,歸附者萬餘家,號為善政。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