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頁
蘇洵又曰:「公之恩在爾心,爾死,在爾子孫,其功業在史官,無以像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則何事于斯,雖然,於我心有不釋焉。今夫平居聞一善,必問其人之姓名,與其鄰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長短大小美惡之狀。甚者,或詰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見其為人,而史官亦書之於其傳。意使天下之人,思之於心,則存之於目。存之於目,故其思之於心也固。由此觀之,像亦不為無助。」蘇洵無以詰,遂為之記。
公南京人,慷慨有大節,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屬。系之以詩曰:
天子在祚,歲在甲午。西人傳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謀夫如雲。天子曰嘻,命我張公。公來自東,旗動纛舒舒。西人聚觀,于巷于涂。謂公暨暨,公來于于。公謂西人,安爾室家,無敢或訛。訛言不祥,往即爾常。春爾條桑,秋爾滌場。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駢駢。公宴其僚,伐鼓淵淵。西人來觀,祝公萬年。有女娟娟,閨闥閒閒。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來,其汝棄捐。禾麻芃芃,倉庾崇崇。嗟我婦子,樂此歲豐。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歸,公敢不承。作堂嚴嚴,有廡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纓。西人相告,無敢逸荒。公歸京師,公象在堂。
——選自《四部叢刊》本《嘉祐集》
宗仁宗至和元年秋天,四川一帶人傳說,敵冠將要侵犯邊界,駐邊軍士夜裡驚呼,四野百姓全都逃光。謡言流步,京城上下大為震驚。正準備命令選派將帥,天子說:「不要釀成禍亂,不要助成事變。雖然眾人傳說紛起,但我的主意已定,外患不一定會釀成,事變卻會從內部興起。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又不可以一味用武力解決。只需要我的一二個大臣去妥善處理。誰能夠處理好這既需文治又需武功的事情,我就派他去安撫我的軍隊。」於是眾人推薦說:「張方平就是這樣的人。」天子說:「對!」張公以侍奉雙親為由推辭,未獲批准,於是就動身出發。冬季十一月到達蜀地。到任的那一天,就命令駐軍回去,撤除守備,派人對郡縣長官說:「敵寇來了由我負責,不必勞苦你們。」到明年正月初一早上,蜀地百姓象往年一樣慶賀新春,於是一直相安無事。再到了明年的正月裡,百姓相互商量要把張公的像安放在淨眾寺裡,張公沒能禁止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