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太平廣記 二 - 58 / 471
中國古代史類 / 李昉 / 本書目錄
  

太平廣記 二

第58頁 / 共471頁。

 大小:

 第58頁

朗讀:

北齊年間有個稠禪師,是鄴城人。當初落髮為僧時,同輩的和尚非常多,每到閒暇時間,常在一起摔跤跳越比力氣玩,而禪師因為身弱無力每每受到同夥的欺侮。等到侮辱與毆打沒完沒了地向他襲來時,禪師羞惱之至,便躲進殿堂裡關上門來,抱著金剛塑像的腳發誓道:「我因瘦弱而被同伴瞧不起,受盡他們的欺侮,不如死了的好。你以強壯有力聞名,應當保護我。我要連續七天捧着你的腳,如不給我力氣,一定死在這裡,決不反悔!」立誓完畢,便以至誠的心思向金剛祈禱。頭兩天與平常一樣,毫無效應,但他的信念更加堅定。到第六天黎明前夕,金剛顯現了原形,手裡端着大鉢子,滿滿盛着肉筋,對禪師說:「小伙子想有力氣嗎?」「想!」「心誠嗎?」「誠!」「能吃肉筋嗎?」「不能。」「為什麼?」「因為出家杜絶吃肉呀。」金剛神便一手端鉢一手舉着匕首讓禪師看,禪師仍然沒敢吃。金剛神又舉起金剛杵威嚇他,稠禪師恐懼了,不得不吃。剛吃下一會兒,金剛神便說:「你已很有力氣了,但要好好信奉佛法,你要善自為之。」金剛神離去,天也亮了,禪師便回到自己的住處。各個同伴詢問他道:「你小子這些天到哪裡去了?」稠禪師沒有回答。不一會兒,他們都去食堂一起吃飯,吃完飯,同伴們又打閙着玩,禪師說:「我有力氣,恐怕你們不能再忍受。」同伴不大相信,拉著他的胳臂一試,發現他的筋骨強勁有力,根本不是平常人可以比的,這才感到驚疑。禪師說:「我給你們試試看。」於是來到大殿裡面。只見他橫臥在牆上往前爬行,自西往東,爬行了幾百步遠。他又連續幾次跳起來用腦袋掛在房樑上,能提千鈞重的東西。他的拳腳迅疾敏捷,雄武有力,令人見了神驚膽顫。過去輕視、欺侮過他的人,汗流浹背地匍匐在地上,不敢抬眼看他。禪師後來參悟得道,住在林慮山。他在距離山口幾千里處建造精緻的寺舍殿堂,募集了大量的土石木材。跟他修習禪理的僧徒,多達幾千人。北齊文宣帝因為聚集了這麼多人而十分惱怒,便統領幾萬精鋭人馬,禦駕親征,想要殺掉他。這一天,禪師帶領僧徒來到山口迎候,文宣帝問他:「法師為何突然來到這裡?」禪師說:「陛下要殺貧道,我怕在山裡流血會玷汙僧院,所以來到山口聽憑殺戮。」文宣帝大驚,下車施禮拜見,請求他允許自己悔過,禪師也沒說什麼。文宣帝命人安排飯菜,吃過飯後,向禪師請求道:「聽說法師在金剛神那裡祈求得到了大力氣,今天想開開眼界,請法師略為施展一下,可以嗎?」禪師說:「當年我所有的力氣,只是人力而已;今天要為陛下顯顯神力,樂意看嗎?」文宣帝道:「請讓我們飽飽眼福。」在這之前,禪師建造佛寺,各處施捨了木材幾千根,正堆放在山口,如今禪師口誦咒語,便見根根木材騰空而起,互相撞擊之聲宛如雷霆轟鳴,碰撞碎了的木塊像雨點一樣紛紛降落。文宣帝大為驚惶,隨從的官員四散奔逃,文宣帝叩頭請求停止,於是敕令禪師指揮人建造寺院,不許任何人阻止。後來禪師在并州監督製造石刻的經幢,沒等峻工就病倒了,臨終前嘆道:「生死本屬命中有定,如來佛尚且不免一死。只是建造寺廟的功德尚未完成,以此為憾而已。死後願成為大力長者,繼續完成此項功業。」說完就去世了。過了三十年,隋朝皇帝路過并州,見到這座寺廟,心中恍惚回憶起了什麼,好像這是他過去修行的地方,於是頂禮膜拜,恭敬得無所不至。他立即傳旨于并州府衙,令其全力營造修繕,這座寺廟於是建成。當時人們都說隋帝就是大力長者。

釋知苑


  

唐幽州沙門知苑,精練有學識。隋大業中,發心造石室一切經藏,以備法戒。既而于幽州西山鑿岩為石室,即摩四壁而以寫經。又取方石,別更摩寫,藏諸室內。每一室滿,即以石塞門,溶鐵固之。時隋煬帝幸涿郡,內史侍郎蕭瑀,皇后弟也,性篤信佛法。以其事白後,後施絹千匹,瑀施絹五百匹。朝野聞之,爭共舍施,故苑得成功。苑常以役匠既多,道俗奔湊,欲與岩前造木佛堂並食堂。寐而念木瓦難辦,恐繁經費,未能起作。忽一夜暴雷震電,明旦既晴,乃見山下有大木松柏數千萬,為水所漂,積于道次。道俗驚駭,不知來處。於是遠近歎服。苑乃使匠擇取其木,余皆分與邑裡。邑裡喜悅而助造堂宇,頃之畢成。如其志焉。苑所造石經,已滿七室。以貞觀十三年卒。弟子繼其功焉。(出《冥報錄》)

【譯文】

唐代幽州有個僧人叫知苑,精誠幹練又有學識。隋煬帝大業年間,他就立下誓願,修造石屋收藏所有佛經,防備佛法戒絶。從此便在幽州西山上開鑿岩石為石室,鑿成之後就磨平四壁用以刻寫經文。又取方形石板磨平後刻上另外的經文,存放在石室中。每當一間石室放滿後,就用石塊堵塞門口,再熔化鐵水澆灌封閉起來。當時隋煬帝幸駕涿郡,內史侍郎蕭瑀是皇后的弟弟,生性篤誠,信奉佛教。他把知苑鑿石室藏佛經的事跟皇后說了,蕭後施捨了一千匹絲絹,蕭瑀也施捨絲絹五百匹。朝廷內外聽說之後,爭先恐後都來施捨。所以成全了知苑的功德。知苑常常因為工匠這麼多,僧人與俗眾混雜在一起,感到很不方便。就想在山岩石室的前面,建造供僧人住的木製佛堂與供俗眾工匠用的木製食堂。晚上睡下時盤算起來,感到所需大量木石難以辦到,恐怕要耗費太多的經費。所以沒有動工。一天夜裡突然電閃雷鳴,第二天早上天晴之後,便見山下有成千上萬根粗大的松柏樹幹被山洪漂蕩下來,堆積在道路兩旁。僧人與工匠們都驚獃了。不知道是從哪裡漂來的,遠近各處的人們也都紛紛歎服。知苑便叫工匠從中挑選出合用的木材,其餘的都分給附近的鄉親。鄉裡人十分歡喜,便來幫助建造佛殿和食堂,沒過多少日子就全部建成了。終於實現了知苑的心願。知苑刻造的石頭經文已經裝滿了七間石室,他于貞觀十三年去世,弟子們繼承了他的功業。

法喜


  
隋煬帝時,南海郡送一僧,名法喜。帝令宮內安置。于時內造一堂新成,師忽升堂觀看,因驚走下階,回顧云:「幾壓殺我。」其日中夜,天大雨,堂崩,壓殺數十人。其後又于宮內環走,索羊頭。帝聞而惡之,以為狂言,命鎖著一室。數日,三衛于市見師,還奏云:「法喜在市內慢行。」敕責所司,檢驗所禁之處,門鎖如舊。守者亦云:「師在室內。」於是開戶入室,見袈裟覆一叢白骨,鎖在項骨之上。以狀奏聞。敕遣長史王恆驗之,皆然。帝由是始信非常人也,敕令勿驚動。至日暮,師還室內,或語或笑。守門者奏聞,敕所司脫鎖,放師出外,隨意所適。有時一日之中,凡數十處齋供,師皆赴會,在在見之,其間亦飲酒噉肉。俄而見身有疾,常臥床,去薦席,令人于床下鋪炭火,甚熱。數日而命終,火炙半身,皆焦爛,葬于香山寺。至大業四年,南海郡奏云:「法喜見還在郡。」敕開棺視之,則無所有。(出《拾遺記》,明抄本作出《大業拾遺記》)

【譯文】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