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陳留郡缺職,尚書史敞等薦廣。曰:“臣聞德以旌賢,爵以建事,『明試以功』,典謨所美,『五服五章』,天秩所作,是以臣竭其忠,君豐其寵,舉不失德,下忘其死。竊見尚書仆射胡廣,體真履規,謙虛溫雅,博物洽聞,探賾窮理,六經典奧,舊章憲式,無所不覽。柔而不犯,文而有禮,忠貞之性,憂公如家。不矜其能,不伐其勞,翼翼周慎,行靡玷漏。密勿夙夜,十有餘年,心不外顧,志不苟進。臣等竊以為廣在尚書,劬勞日久,後母年老,既蒙簡照,宜試職千里,匡寧方國。陳留近郡,今太守任缺。
廣才略深茂,堪能撥煩,願以參選,紀綱頽俗,使束修守善,有所勸仰。”
廣典機事十年,出為濟陰太守,以舉吏不實免。復為汝南太守,入拜大司農。
漢安元年,遷司徒。質帝崩,代李固為太尉,錄尚書事。以定策立桓帝,封育陽安樂鄉侯。以病遜位。又拜司空,告老致仕。尋以特進征拜太常,遷太尉,以日食免。復為太常,拜太尉。
延熹二年,大將軍梁冀誅,廣與司徒韓演、司空孫朗坐不韂宮,皆減死一等,奪爵土,免為庶人。後拜太中大夫、太常。九年,復拜司徒。
靈帝立,與太傅陳蕃參錄尚書事,復封故國。以病自乞。會蕃被誅,代為太傅,總錄如故。
時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壯。繼母在堂,朝夕瞻省,傍無几杖,言不稱老。
及母卒,居喪盡哀,率禮無愆。性溫柔謹素,常遜言恭色。達練事體,明解朝章。雖無謇直之風,屢有補闕之益。故京師諺曰:「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及共李固定策,大議不全,又與中常侍丁肅婚姻,以此譏毀于時。
自在公台三十餘年,歷事六帝,禮任甚優,每遜位辭病,及免退田裡,未嘗滿歲,輒復升進。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為太傅。其所闢命,皆天下名士。與故吏陳蕃﹑李咸併為三司。蕃等每朝會,輒稱疾避廣,時人榮之。年八十二,熹平元年薨。使五官中郎將持節奉策贈太傅﹑安樂鄉侯印綬,給東園梓器,謁者護喪事,賜頉塋于原陵,謚文恭侯,拜家一人為郎中。故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議郎以下數百人,皆縗絰殯位,自終及葬。漢興以來,人臣之盛,未嘗有也。
以老乞骸骨,見許,悉還所賜物,乘敝牛車,使子男禦。晨發京師,百僚追送盈涂,不能得見。家舊貧狹,庇蔭草廬。”
初,楊雄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闕,後涿郡崔駰及子瑗又臨邑侯劉騊駼增補十六篇,廣復繼作四篇,文甚典美。乃悉撰次首目,為之解釋,名曰百官箴,凡四十八篇。其餘所着詩﹑賦﹑銘﹑頌﹑箴﹑弔及諸解詁,凡二十二篇。
熹平六年,靈帝思感舊德,乃圖畫廣及太尉黃瓊于省內,詔議郎蔡邕為其頌雲。
袞職龍章,其文有蔚。參曜乾颱,窮寵極貴。功加八荒,髃生以遂。超哉邈乎,莫與為二!”
論曰:爵任之於人重矣,全喪之於生大矣。懷祿以圖存者,仕子之恆情;審能而就列者,出身之常體。夫紆於物則非己,直于志則犯俗,辭其艱則乖義,徇其節則失身。統之,方軌易因,險涂難禦。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彁彁于岐路之閒也。如令志行無牽於物,臨生不先其存,後世何貶焉?古人以宴安為戒,豈數公之謂平? 贊曰:鄧﹑張作傅,無咎無譽。敏正疑律,防議章句。胡公庸庸,飾情恭貌。
朝章雖理,據正或橈。
後漢書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 第三十五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陽人也。祖父良,習孟氏易,平帝時舉明經,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 安少傳良學。為人嚴重有威,見敬于州裡。初為縣功曹,奉檄詣從事,從事因安致書於令。安曰:「公事自有郵驛,私請則非功曹所持。」辭不肯受,從事懼然而止。後舉孝廉,除陰平長﹑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愛之。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謀為逆,事下郡覆考。明年,三府舉安能理劇,拜楚郡太守。是時英辭所連及系者數千人,顯宗怒甚,吏案之急,迫痛自誣,死者甚觽。
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案獄,理其無明驗者,條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頭爭,以為阿附反虜,法與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當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別具奏。帝感悟,即報許,得出者四百餘家。歲余,征為河南尹。
政號嚴明,然未曾以臧罪鞠人。常稱曰:“凡學仕者,高則望宰相,下則希牧守。
錮人于聖世,尹所不忍為也。”聞之者皆感激自勵。在職十年,京師肅然,名重朝廷。建初八年,遷太仆。
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雲上書:「北虜既已和親,而南部復往抄掠,北單于謂漢欺之,謀欲犯邊。宜還其生口,以安慰之。」詔百官議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譎詐,求欲無猒,既得生口,當復妄自誇大,不可開許。安獨曰:「北虜遣使奉獻和親,有得邊生口者,輒以歸漢,此明其畏威,而非先違約也。雲以大臣典邊,不宜負信于戎狄,還之足示中國優貸,而使邊人得安,誠便。」司徒桓虞改議從安。太尉鄭弘﹑司空第五倫皆恨之。弘因大言激勵虞曰:「諸言當還生口者,皆為不忠。」虞廷叱之,倫及大鴻臚韋彪各作色變容,司隷校尉舉奏,安等皆上印綬謝。肅宗詔報曰:“久議沉滯,各有所志。
蓋事以議從,策由觽定,誾誾衎衎,得禮之容,寢嘿抑心,更非朝廷之福。
君何尤而深謝?其各冠履。”帝竟從安議。明年,代第五倫為司空。章和元年,代桓虞為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