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哲學史 - 163 / 341
西洋哲學類 / 羅素 / 本書目錄
  

西方哲學史

第163頁 / 共341頁。

 大小:

 第163頁

朗讀:

羅馬淪陷過五次,三次淪陷于拜占庭,兩次淪陷于哥特人並淪落為一個小城鎮。一度為查士丁尼或多或少收復的非洲也有過同樣的遭遇。起初他的軍隊曾受到歡迎;以後人們便察覺到拜占庭行政的腐敗,和苛捐雜稅的危害。最後許多人竟寧願哥特人或凡達爾人捲土重來。然而羅馬教會卻因查士丁尼信奉正統教義,一直到他的晚年都在堅決地支持他。他未曾試圖再次征服高盧,一方面由於距離遙遠,一方面也由於弗蘭克人屬於正統教派。

公元568年,查士丁尼死後三年,意大利遭到了一個凶悍的日耳曼新興部族倫巴底人的侵犯。他們與拜占庭間的戰爭時斷時續地進行了二百年之久,几乎到了查理曼大帝時才終止。拜占庭一城一池地失去了意大利;在南部,他們必須抗拒撒拉森人。羅馬在名義上仍屬於拜占庭,而教皇們也以恭順的態度對待東羅馬帝國的諸帝。然而在倫巴底人入侵後,皇帝們在意大利大部分領土上便很少,或甚而根本沒有什麼權威了。意大利文明的毀滅適值這個時期,一些逃避倫巴底人的難民建立了威尼斯,這並不象傳說所認定的那樣:說該城是逃避阿替拉的難民所建。


  

第六章

聖邊奈狄克特與大格雷高裡

公元六世紀及以後幾世紀連綿不斷的戰爭導致了文明的普遍衰退,在這期間中,古羅馬所殘餘的一些文化則主要借教會得以保存。但教會對這項工作卻做得不夠完善,因為那時甚至最偉大的一些教士也都趨向于宗教狂熱和迷信,而世俗的學問是被認為邪惡的。儘管如此,教會的諸組織卻創始了一穩固的體制,後來,使學術和文藝能在其中得以復興。在我們所論及的時代裡,基督教會有三種活動,值得特別注意:其一,修道運動;第二,教廷的影響,特別是在大格雷高裡治下的影響;其三,通過布教的方式使信異教的蠻族改奉基督教。關於以上三項,我將依次稍加論述。

大約在四世紀初葉,修道運動同時肇始於埃及和敘利亞。修道運動有兩種形式:獨居的隱士和住修道院的僧侶。第一位虔修的隱士聖安東尼,約于公元250年誕生於埃及,並于公元270年左右開始隱居。他在離家不遠的一間茅舍裡獨居了十五年之後;又到遙遠的荒漠中住了二十年。然而他卻聲名遠揚,使得大批群眾渴望聽他講道。於是,他于公元305年前後出世講道,並鼓勵人們過隱居生活。他實行極端刻苦的修行,把飲食,睡眠,減少到僅能維持生命的限度。魔鬼經常以色情的幻象向他進攻,但他卻毅然抗拒了撒旦惡毒的試探。在他晚年的時候,塞伯得地方竟住滿了因他的榜樣和教誨所感悟的隱士。

數年後,——大約在公元315年或320年左右,另一埃及人,帕可米亞斯,創辦了第一所修道院。這裡的修道僧過着集體生活,沒有私有財產,吃公共伙食,守共同的宗教儀式。修道院制度並非以聖安東尼的方式,而是以這種方式贏得了基督教世界。在帕可米亞斯派的修道院中,修道僧從事許多工作,其中以農業勞動為主,以免把全部時間用於抵禦肉慾的種種誘惑之上。

大約與此同時,在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也出現了修道院制度。這裡,苦行實施得遠甚于埃及。柱上苦行者聖謝米安,和其他主要隱士都是敘利亞人。修道院制度是由東方傳到了操希臘語言的諸國家,這主要須歸功于聖巴歇爾(公元360年左右)。他的修道院,苦行程度較差;並附設有孤兒院,和男童學校。(並不專為準備當修道僧的男童所設)。


  
修道院制度最初是個完全獨立於教會組織之外的自發運動。使修道院制度和教士融合在一片的是聖阿撒那修斯。同時部分上也是由於他的影響,才確立了修道僧必須身兼祭司之職的常規。公元339年當他住在羅馬時,他又把這一運動傳于西歐。聖傑羅姆為促進這一運動做了很多工作,聖奧古斯丁又把這一運動傳佈于非洲。圖爾的聖馬丁在高盧,聖帕垂克在愛爾蘭也都創辦了修道院。埃奧那的修道院則系聖科倫巴于公元566年時所創辦。起初,當修道僧尚未納入教會組織之前,他們曾成為宗教糾紛的根源。首先,在僧侶中,無法區別,誰是真誠的苦行者,誰是因迫于生活困窘,看到修道院生活較為舒適,而作了修道者。還有另外一種困難;修道僧對他們所喜愛的主教往往給以狂烈的支持,致使地方宗教會議(甚至几乎使全基督教會議)陷入異端。確定一性論的以弗所地方宗教會議,(並非全基督教會議)就曾處于修道僧的恐怖統治之下。若非教皇的反對,一性論者也許獲得了永久的勝利。但在後世,卻未再發生過這類騷亂事件。

早在公元三世紀中葉,在沒有男修道僧以前,似乎已有了修女。

清潔被視為可憎之事,虱子叫做「上帝的珍珠」,並成為聖潔的標誌。男聖者與女聖者會以除非必須涉水過河之外腳上從未沾過水而自豪。在以後的世紀裡,修道僧卻做了許多有益的事:他們擅長農藝,有的還維持或復興了學術。但在早期,尤其是在遁世修行的階層之中,則全非如此。那時大部分僧侶不從事勞動,除了宗教指定的書籍之外,什麼書都不讀,並且以一種全然消極的態度來對待道德,視道德為規避犯罪,尤其是規避犯肉慾之罪。聖傑羅姆確曾把自己的藏書攜往沙漠,但他後來卻認為這是犯了一樁罪。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