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我完全知道羅門主要愛的語言是「服務的行動」。你想羅門為什麼替琴恩做那所有的事?因為那是他的愛的語言。在他的心裡,那是他表明愛的方式;藉著替人做事。問題是「做事」不是琴恩的主要愛的語言。在情感上,那對她的意義,不像她替羅門做事的時候,羅門所感受到的一樣。
當燈在羅門心裡亮起的時候,他說的第一件事是:「為什麼在三十年以前,沒有人告訴我這回事。不然每天晚上,我可以坐在沙發上,跟她聊個十五分鐘,而不需做其它的事。」
他轉向琴恩說:「這是我一生中的第一次,終於瞭解了你所說的『我們不交談』是什麼意思。我過去從不瞭解,總認為我們是談話了。我總是問『你睡得好嗎?』——認為這樣就是在交談。可是現在我瞭解,你要的是每晚坐在沙發上十五分鐘,彼此注視對方並交談。我瞭解你的意思了,而且也知道為什麼那對你來說那麼重要了。為著那是你愛的語言,那麼就從今晚起,在我此後有生之年,每個晚上我都給你十五分鐘,坐在沙發上。你畢竟可有如此的期待。」
琴恩轉向羅門說:「那就太幸福了,我不介意替你做晚餐,只是那會比平常晚一些,因為我下班晚;可是我不介意做晚餐。而且我很樂意縫你的扣子。你從沒有讓它們掉得夠久,讓我有機會縫它們。這一生我都會洗碗,如果那能使你感覺到愛。」
琴恩和羅門回到家,開始用正確愛的語言愛對方。不到兩個月,他們去度了第二次蜜月;還從巴哈馬打電話給我,告知我他們的婚姻有如何徹底之改變。
情感的愛可在婚姻中再生嗎?當然,關鍵在於去學習你配偶主要愛的語言,而且選擇實際去行出來。
九. 愛那不可愛的
那是九月中,很美的一個周末。我的妻子和我漫步經過雷諾達公園,欣賞那些從世界各地進口的植物。當我注意到安向我們走來時,我們正經過那玫瑰園。安在兩個星期前才開始接受輔導。她低着頭看著圓石步行道,似乎在沉思中。當我跟她打招呼的時候,她吃了一驚,可是她抬起頭來笑了。我向凱若蘭介紹了她,談笑了一會兒後,沒有任何引言地,她問了我所聽過最深奧的問題之一:「柴普曼博士,去愛一個恨你的人,是可能的嗎?」
這問題是發自內心深刻的傷害,應該得到一個周詳的答案。我知道在下星期的輔導約定時間,我會見到她;所以我說:「安,那是我所聽過最引人深思的問題之一。我們何不在下星期討論它?」她同意了,然後凱若蘭和我繼續散步。可是安的問題在我心裡並沒有離去。後來我們開車回家的時候,凱若蘭和我開始討論起來;我們回想起,在我們自己婚姻的早期,夫妻倆時常經驗到恨的感覺。我們彼此責備的話語激發了傷害,緊跟傷害之後是怒氣,於是怒氣壓抑在心裡又變成了恨。然而究竟是什麼改變了我們?我們兩人都知道,是去愛的抉擇。我們都明白,如果我們繼續那種要求和責難的模式,會毀了我們的婚姻。很幸運地,大約經過了一年,我們學會了:如何討論我們的差異而不彼此責怪;如何做決定而不破壞我們的合一;如何提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而不苛求,而最終如何說出彼此主要的愛的語言。(很多那樣的領悟,都記錄在早期的著作Toward a Growing Marriage ,Moody Press)。當我們開始說彼此的主要愛的語言,那種憤怒和憎恨的負面感覺減退了。
但是,我們的情況和安不同。凱若蘭和我都可以接納學習和成長,但我知道安的丈夫不接納。她告訴我,前一個星期她求他去接受輔導,也懇求他看有關婚姻的書,或者聽有關婚姻的錄音帶,可是他拒絶了她為邁向成長所做的一切努力。根據她的說法,他的態度是:「我沒有任何問題,你才有問題!」在他心裡他是對的;而她總是錯的(事情就是那麼筒單)。她對他的愛,在這些年中已被他經常的批評和責難所扼殺了。在十年的婚姻之後,她情感的精力已經耗盡,自尊心也差不多被毀了。安的婚姻還有任何希望嗎?她能愛一個不可愛的丈夫嗎?他到底會不會以愛來響應她呢?
我知道安是一位虔誠的信徒,她定期到教會去。我推測,恐怕她對婚姻存活的唯一希望,全在於她的信心。第二天,我因惦記着安而開始閲讀路加福音記載的基督生平。我非常佩服路加的寫作,也許因他是一位醫生,他注意到了細節部分;他在第一世紀有次序地記載了拿撤勒人耶穌的教導和生活風格。在很多人所稱耶穌最偉大的講章中,我誦讀了以下的話,我稱它為愛的最大挑戰。「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都愛他們的人。」(路加福音六章
27-
28;
31-
32)
對我來說,那在差不多兩千年前寫下的深奧挑戰,可能就是安所追尋的方向。可是她能實行嗎?有人行得出來嗎?去愛那已變成你仇敵的配偶,可能嗎?去愛一個曾咒詛你、凌辱你,而且對你表示輕視和憎恨感覺的人,可能嗎?而且如果她能做得到,會有任何回報嗎?到底她的丈夫會不會改變,開始對她表示愛和關心呢?我為耶穌古老講章中下文的余言所震驚:「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鬥,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