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詞鑑賞 - 413 / 521
古典詞曲類 / 蘇軾等 / 本書目錄
  

宋詞鑑賞

第413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413頁

朗讀:

緗帙流離,風鬟三五,能賦詞最苦。

江南無路,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


  

空相對,殘釭無寐,滿村社鼓。

劉辰翁詞作鑒賞

此詞抒發了作者眷念故國故都的情懷。寫於宋德宗景炎三年,即帝昺祥光元年。此時臨安已淪陷,南宋政權也瀕臨滅亡,這首詞是作者在旅途中寫成。

「璧月初晴,黛雲遠淡,春事誰主?」起首用景語渲染氣氛,並點明詞中景物所處的時日,着重之處在於「春事誰主」這個主題。「璧月」,有「滿月如璧」句(宋何偃《月賦》),月如玉璧之潔白、晶瑩、圓滿,以璧玉詠元宵之月,極為生動傳神;月明則雲淡,天青雲色一體難分,故曰「黛雲」,煉字亦考究。

這些都是元宵節時常見的景象,也是春夜裡惹人愛憐的事物。但如今誰是這美好春天事物的主人呢?發此一問,字字千鈞直截了當地楔入詞的主題;緊接着「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從「禁苑」、「湖堤」二詞看,可知寫的是南宋都城臨安;從「前度」(源出劉禹錫「前度劉郎今又來」之典)一詞看,可判斷詞人在故都淪亡後還重來過。「嬌寒」、「倦暖」,詞人主觀感受的寫照;似乎「禁苑」、「湖堤」在詞人看來都只覺有嬌弱、倦乏之感。「遽如許」三字,好像從詞人心底噴湧而出,字字璣珠,表示了事態變化之速,詞人每想到此便心情異常沉重,從字裡行間可見詞人自哀痛之情。

寫到這裡,詞人突然宕開一筆,追憶起都城臨安往昔的繁華:「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此處描繪出昔日上元之繁華,如今卻總是懶于與友人攜手同遊。「誰知道,斷煙禁夜,滿城似愁風雨!」誰料今日上元,元軍宵禁,想游也不可得。「風雨」兩字前加一「愁」字表明擔心其夕有風雨,尚未即有風雨也;再加「似」字,則竟是本無風雨,而燈夕卻冷落不堪,是由於人事所致。

今非昔比,主題進一步得到深化。

接下去,又敘起李清照當年情事:「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緗帙流離,風鬟三五,能賦詞最苦。」寫李清照南渡後,常憶起宣和年間的汴京舊事,每生物是人非,家國不在的感慨。她因國破、家亡、夫死而倦于梳妝,即使是逢元宵節,也是「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只能以哀愁的小詞自慰,這是人間最苦之事。

劉辰翁時而寫李清照,時而寫自己,時而又敘起李清照當年。作者詞中用清照身份、情事、心緒說明的正是他自己,「賦詞最苦」,一語雙綰,二人皆然。

詞的結尾,劉辰翁又寫到自己:「江南無路,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空相對,殘釭無寐,滿村社鼓。」當時,抗元戰爭仍在江南一帶進行,詞人家在廬陵,欲歸不得。他懷念家中的親人,不免要像杜甫身陷長安時那樣低吟「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一類詩句,以抒鬱悶之情,但不知親人們是否知道?詞人無法入睡,只好對著殘燈發愁,此時滿村傳來社祭的鼓聲。元宵夜之社鼓,是農村于新春祈求豐年舉行的常例儀式。

感慨良多!

作者可以說是辛派詞中的佼佼者。在這首詞中作者融匯了種種複雜的感情,筆鋒達間,情感真切,因此可以稱之為宋詞有力量的殿後之作。雖當時有人劉辰翁過份讚美,但總起來講作者仍不失為一名宋詞的佼佼者。  

張林詞作鑒賞 生平簡介

張林(生卒年不詳)字去非,號樗岩。《絶妙好詞》卷六錄其詞二首。厲鶚箋引《至正金陵新志》云:張林,池州守,大軍至,迎降。

●柳梢青·燈花  張林

白玉枝頭,忽看蓓蕾,金粟珠垂。

半顆安榴,一枝穠杏,五色薔薇。

何須羯鼓聲催。

銀釭裡、春工四時。

卻笑燈蛾,學他蝴蝶,照影頻飛。


  

張林詞作鑒賞

這首詞是首詠物的作品,作者張林是南宋末年人。

詞中吟詠的油燈結花為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古來題詠燈花的作品也層出不窮,但張林的這首詞卻能不落俗套,新穎別緻,讀來饒有情味。

上片刻畫燈花,連用五個比喻,淋漓盡致地描繪了燈花在不斷變化中呈現出的千種姿態、萬種風情。

「白玉枝頭,忽看蓓蕾,金粟珠垂。」白玉枝,指白色的燈芯草。前兩句說,燈蕊在不經意間結花,它最初如花蕾般含苞待放。「金粟」,桂花的別名,這裡形容燈花。

韓愈《詠燈花同侯十一》云:「黃裡排金粟,釵頭綴玉蟲。」此種比喻在燈花描寫上用得是最為普遍,本詞是以它來描摹燈花初結成時的形狀。下面三句,句句比喻,形容燈花的三種不同景象。「半顆安榴,一枝杏,五色薔薇」。

安榴,即石榴。石榴來自西域的安國,由張騫出使時帶回,故又名安石榴。燈花越結越老,形狀不斷變化,它先是碎小如桂花,繼而大如繡球般的石榴,再變成鮮艷濃的杏花,最後變得如薔薇花般色彩絢爛斑駁。「半顆」、「一枝」、「五色」,這三個數量詞,從小到大,依次遞增,既寫出了燈花的變化過程,將其各種姿態刻畫地生動形象。

上片可說是用實筆摹繪燈花由初綻到盛開的過程,下片則是以虛筆來稱讚燈花之美,簡直可稱巧奪天工。

「何須羯鼓聲催。銀釭裡、春工四時。」羯鼓,用唐南卓《羯鼓錄》記載的唐玄宗敲擊羯鼓,催開含苞欲放的柳杏的典故。唐玄宗此舉在於誇耀人工能巧奪造化,而本詞則反其意而用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