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漢文 - 24 / 225
古典散文類 / 漢人 / 本書目錄
  

全漢文

第24頁 / 共225頁。

 大小:

 第24頁

朗讀:

蓋聞王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尊尊之大義也;存親廟四,親親之至恩也。高皇帝為天下誅暴除亂,受命而帝,功莫大焉。孝文皇帝國為代王,諸呂作亂,海內搖動。然群臣黎庶,靡不壹意北面而歸心,猶謙辭固讓而後即位。

削亂秦之跡,興三代之風,是以百姓晏然,咸獲嘉福,德莫盛焉。高皇帝為漢太祖,孝文皇帝為太宗,世世承祀,傳之無窮,朕甚樂之。孝宣皇帝為孝昭皇帝后,於義一體;孝景皇帝廟及皇考廟皆親盡,其正禮儀。(《漢書·韋玄成傳》)


  

○赦甘延壽陳湯矯制罪詔(建昭四年正月)

匈奴郅支單於背畔禮義,留殺漢使者、吏士,甚逆道理,朕豈忘之哉?所以優遊而不征者,重動師眾,勞將率,故隱忍而未有雲也。今延壽、湯睹便宜,乘時利,結城郭諸國,擅興師,矯制而征之。賴天地宗廟之靈,誅討郅支單於,斬獲其首,及閼氏、貴人、名王以下千數。雖逾義干法,內不煩一夫之役,不開府庫之臧,因敵之糧,以贍軍用,立功萬裡之外,威震百蠻,名顯四海,為國除殘,兵革之原息,邊竟得以安。

然猶不免死亡之患,罪當在於奉憲,朕甚閔之。其赦延壽、湯罪,勿治。(《漢書·陳湯傳》)

○遣使循行天下詔(建昭四年四月)

朕承先帝之休烈,夙夜慄慄,懼不克任。間者陰陽不調,五行失序,百姓饑饉,惟蒸庶之失業,臨遣諫大夫博士賞等二十一人循行天下,存問耆老鰥寡孤獨乏困失職之人,舉茂材特立之士。相將九卿,其帥意毋怠,使朕獲觀教化之流焉。(《漢書·元紀》)

○赦詔(建昭五年三月)

蓋聞明王之治國也,明好惡而定去就,崇敬讓而民興行,故法設而民不犯,令施而民從。今朕獲保宗廟,兢兢業業,匪敢解怠,德薄明ㄙ,教化淺微。《傳》不雲乎?「百姓有過,在予一人。」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三老、孝弟、力田帛。

(《漢書·元紀》)

○禁妨農詔(建昭五年三月)

方春農桑興,百姓戮力自盡之時也。故是月勞農勸民,無使後時。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徵召證案,興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時之作,亡終歲之功。公卿其明察申敕之。

(《漢書·元紀》)

○改元竟寧詔(竟寧元年正月)

匈奴郅支單於背叛禮義,既伏其辜,乎韓邪單於不忘恩德,鄉慕禮義復修朝賀之禮,願保塞傳之無窮邊垂長無兵革之事。其改元為竟寧。(《漢書·元紀》)

○以張譚為御史大夫詔(竟寧元年三月)

剛強堅固,確然亡欲,大鴻臚野王是也;心辨善辭,可使四方,少府五鹿充宗是也;廉節儉,太子少傅張譚是也。其以少傅為御史大夫。(《漢書·馮奉世附傳》)

○赦東平王傅相詔

夫人之性,皆有五常。及其少長,耳目牽於耆欲,故五常銷而邪心作。情亂其性,利勝其義,而不失厥家者,未之有也。今王富於春秋,氣力勇武,獲師傅之教淺,加以少所聞見。

自今以來,非五經之正術,敢以遊獵非禮道王者,輒以名聞。(《漢書·宣元六王傳》)

○璽書勞馮奉世且讓之(永光二年)

皇帝問將兵右將軍,甚苦暴露。羌虜侵邊境,殺吏民,甚逆天道,故遣將軍帥士大夫行天誅。以將軍材質之美,奮精兵,誅不軌,百下百全之道也。今乃有畔敵之名,大為中國羞。

以昔不閒習之故邪?以恩厚未洽,信約不明也?朕甚怪之。上書言羌虜依深山,多徑道,不得不多分部遮要害,須得後發營士,足以決事,部署已定,執不可復置大將,聞之。前為將軍兵少,不足自守,故發近所騎,日夜詣,非為擊也。今發三輔、河東、弘農越騎、跡射、亻次飛、彀者、羽林孤兒及呼速累、辱種,方急遣。


  
且兵,兇器也,必有成敗者,患策不豫定,料敵不審也,故復遣奮武將軍。兵法曰:「大將軍出必有偏裨。」所以揚威武,參計策,將軍又何疑焉?夫愛吏士,得眾心,舉而無悔,禽敵必全,將軍之職也。若乃轉輸之費,則有司存,將軍勿憂。

須奮武將軍兵到,合擊羌虜。(《漢書·馮奉世傳》)

○賜淮陽王欽璽書(建昭)

皇帝問淮陽王,有司奏,王舅張博數遺王書,非毀政治,謗訕天子,褒舉諸侯,稱引周湯,以訁閻惑王,所言尤惡,悖逆無道。王不舉奏,而多與金錢,報以好言,罪至不赦,朕惻焉不忍聞,為王傷之。推原厥本,不祥自博。惟王之心,匪同於凶。

已詔有司,勿治王事,遣諫大夫駿申諭朕意。《詩》不雲乎?「靖恭爾位,正直是與。」王其勉之。(《漢書·宣元六王傳》)

○敕諭東平王宇璽書

皇帝問東平王,蓋聞親親之恩,莫重於孝;尊尊之義,莫大於忠。故諸侯在位不驕,以致孝道;制節謹度,以翼天子,然後富貴不離於身,而社稷可保。今聞王自修有闕,本朝不和;流言紛紛,謗自內興,朕甚よ焉,為王懼之。《詩》不雲乎?「毋念爾祖,述修厥德。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朕惟王之春秋方剛,忽於道德,意有所移,忠言未納,故臨遣太中大夫子喬諭王朕意。”孔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王其深維孰思之,無違朕意。

(《漢書·宣元六王傳》)

○賜東平王太后璽書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