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上 - 431 / 570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康熙字典 上

第431頁 / 共570頁。

 大小:

 第431頁

朗讀:

█臠 【備考】【未集】【肉字部】 臠 【龍龕】音跡。(臠)【唐韻】力沇切【集韻】【韻會】力轉切【正韻】盧轉切,□音孌。【說文】臞也。一曰切肉臠也。【正韻】塊切肉。【正字通】塊割也。【禮·曲禮】毋嘬炙。【注】嘬,謂一舉盡臠。【易·噬嗑疏】正義曰乾胏,是臠肉之乾者。【前漢·王莽傳注】臠,切千段也。【晉書·謝琨傳】元帝為晉陵公主求壻,謂王珣日,如謝琨便足。未幾,袁崧欲以女妻琨。珣曰:卿莫近禁臠。

◆又魚腹亦為臠。【儀禮·有司徹皆加膴祭于上注】膴,刳魚時割其腹,以為大臠也。


  

◆又【廣韻】【韻會】□落官切,音鑾。臠臠,瘠貌。

█脕 【未集下】【肉字部】 脕 【廣韻】亡運切【集韻】文運切,□音問。草新生也。

◆又【廣韻】【集韻】□無販切,音萬。【廣韻】肥澤也。【集韻】愉色必有脕容。【楚辭·遠遊】玉色頩以脕顏。【注】脕,澤也,音萬。豔美色也。

◆又【廣韻】無遠切【集韻】武遠切,□音晚。義同。 【集韻】通作免。

█脖 【未集下】【肉字部】 脖 【廣韻】蒲沒切,音勃。胦臍。【玉篇】脖,胦。【正字通】靈樞經,肓之原,出於脖胦。

█脗 【未集下】【肉字部】 脗 【韻會】武粉切,音吻。脗合。【莊子·齊物論】為其脗合,置其滑涽。【注】合也。

◆又【正字通】音敏。【莊子·齊物論·脗合注】又音泯,無波際之貌。

█脘 【未集下】【肉字部】 脘 【唐韻】古卵切【集韻】古緩切,□音管。【說文】胃府也。讀若患。【集韻】即胃脯。【博雅】脘,脯也。【正字通】胃之受水穀者曰脘,臍上五寸為上脘,臍上四寸即胃之幕為中脘,臍上二寸當胃下口為下脘。

◆又【集韻】戶版切,音睅。肉也。

◆又胡官切,音桓。骨脂也。

◆又胡玩切,音換。義同。

█脙 【未集下】【肉字部】 脙 【唐韻】巨鳩切,音裘。【說文】齊人謂□脙也。讀作休。【爾雅·釋言】脙,瘠也。【注】齊人謂瘠為脙。

◆又【廣韻】許尤切【集韻】虛尤切,□音休。【集韻】腹脊間謂之脙。本作□。

█腳 【未集下】【肉字部】 腳 【廣韻】居勺切【集韻】訖約切,□音蹻。【說文】脛也。【釋名】腳,卻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詩·小雅·既微且尰釋文】尰,腳脛也。【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髮。一曰長腳。(腳)【唐韻】居勺切【集韻】【韻會】訖約切,□音蹻。【說文】脛也。或作腳。【釋名】卻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

◆又以足蹂物曰腳。【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注】郭璞曰:腳掎足。【文選·李善注】腳,謂持其麟也。

█脛 【未集下】【肉字部】 脛 【唐韻】胡定切【集韻】【韻會】【正韻】形定切,□音鋞。【說文】胻也。【廣韻】腳脛。【釋名】脛,莖也。直而長,似物莖也。【詩·小雅·赤芾在股傳】脛本曰股。【史記·魏其武安侯傳】脛大於股,不折必披。【前漢·趙充國傳】聞苦腳脛寒泄。【注】脛,膝以下骨也。

◆又脛脛,直貌。【前漢·楊惲傳】脛脛者,未必全也。【注】脛脛,直貌。

◆又【正字通】鳥獸膝骨亦曰脛。【莊子·駢母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儀禮·鄉飲酒禮·賔俎脊脅肩肺注】凡牲前脛骨三,肩臂臑也。

◆又【廣韻】胡頂切【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音悻。

◆又【集韻】戶孟切,橫去聲。義□同。 【集韻】或作踁。


  
█脜 【未集下】【肉字部】 脜 【廣韻】耳由切【集韻】而由切,□音柔。【說文】面和也。或從頁。

█脢 【未集下】【肉字部】 脢 【唐韻】莫杯切【集韻】【正韻】謨杯切【韻會】謀桮切,□音枚。【說文】背肉也。【玉篇】脢者,心之上,口之下。【廣韻】脊側之肉也。【正字通】脢即膂也。心繫於膂,以奠神明,宰庶務。【易·咸卦】九五咸其脢。【注】脢者,心之上,口之下。【疏】子夏易傳曰:在脊曰脢。馬云:脢,背也。鄭云:脢,脊肉也。王云:脢,在背而夾脊。諸說不同,大體皆在心上。【博雅】胛謂之脢。

◆又【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

◆又【集韻】莫代切【正韻】莫賄切,□音□。

◆又【類篇】茫歸切【五音集韻】無非切,□音微。義□同。

◆又【五音集韻】呼恢切,音灰。【易·咸卦】咸其脢。王肅讀。

█脣 【未集下】【肉字部】 脣 〔古文〕□【唐韻】食倫切【韻會】船倫切【正韻】殊倫切,□音漘。【說文】口耑也。【玉篇】口脣也。【釋名】脣,緣也,口之緣也。【春秋·元命包】脣者,齒之垣。【穀梁傳·僖三年】語曰:脣亡則齒寒。

◆又牛脣,草名。【爾雅·釋草】蕒,牛脣。【注】水蕮也。

◆又【類篇】彌盡切,音泯。□合無波際貌。 【集韻】或作□脗。【韻會】亦書作脤。脗原字從豕,不從勿作。

█脤 【未集下】【肉字部】 脤 【廣韻】時忍切【集韻】【韻會】是忍切【正韻】時軫切,□音腎。【說文】社肉。本作祳。盛以蜃,故謂之祳,天子所以親遺同姓。【玉篇】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皆社稷宗廟之肉也。【博雅】肉也。【左傳·閔二年】梁餘子養曰:帥師者受命于廟,受脤于社。【注】脤,宜社之肉,盛以脤器。【前漢·五行志】成肅公受脤于社不敬。【注】服虔曰:脤,祭社之肉也。盛以蜃器,故謂之脤。師古曰:□,大蛤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