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上 - 430 / 570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康熙字典 上

第430頁 / 共570頁。

 大小:

 第430頁

朗讀:

█膚 【未集下】【肉字部】 膚 【廣韻】甫無切。與膚同。(膚)【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音跗。【說文】籀文作臚。【玉篇】皮也。【廣韻】皮膚。【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詩·衛風】膚如凝脂。【易·噬嗑】六二噬膚。【注】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為膚。【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臘。【注】膚,豕肉也。


  

◆又切肉為膚。【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注】膚,切肉也。

◆又【博雅】美也。【詩·豳風】公孫碩膚。【傳】膚,美也。

◆又【博雅】傳也。【又】離也。【又】剝也。

◆又大也。【詩·小雅】以奏膚公。【傳】膚,大也。

◆又【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正韻】四指為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注】側手為膚。

◆又膚受。【論語】膚受之愬。【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傳】起信險偽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注】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義同。

◆又【韻補】叶音浮。【易林】范子妙材,戮辱傷膚。後相秦國,封為應侯。

█肔 【未集下】【肉字部】 肔 【廣韻】移爾切【集韻】演爾切【韻會】養裡切,□音酏。【廣韻】肔,裂也。【集韻】刳腸也。

◆又【集韻】醜豸切,音褫。

◆又賞是切,弛上聲。義□同。 或作胣。

█腣 【未集下】【肉字部】 腣 【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腣胿,胅腹貌。【玉篇】腣胿,大腹也。

◆又【廣韻】都奚切【集韻】都黎切,□音氐。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義□同。

█腦 【未集下】【肉字部】 腦 【廣韻】奴皓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老切,□音惱。【說文】本作匘。頭髓也。

◆又【廣韻】那到切【集韻】乃到切,□音□。【廣韻】優皮也。【集韻】瀀澤也。

◆又【韻會】或作□。【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 【廣韻】同堖。或從□。【集韻】或作□□。

█膃 【未集下】【肉字部】 膃 【廣韻】【集韻】□烏沒切,音□。【廣韻】膃肭,肥耎。【集韻】膃,脖病也。□原字從殳。

█胓 【未集下】【肉字部】 胓 【廣韻】符兵切【集韻】蒲兵切,□音平。【玉篇】胓□,牛羊脂。【博雅】胓,脂也。

◆又【集韻】披耕切,音怦。腹脹。

█胋 【未集下】【肉字部】 胋 【集韻】徒兼切,音甜。肥也。【玉篇】大羹也。【集韻】或作□。

█肐 【未集下】【肉字部】 肐 【集韻】乙力切,音億。胷骨也。或作臆□□。【廣韻】作肊。

█臍 【未集下】【肉字部】 臍 【廣韻】徂奚切【集韻】【韻會】前西切,□音齊。【說文】肶臍也。【正字通】子初生所繫也。斷之為臍帶,以其當心腎之中,前直神闕,後直命門,故謂之臍也。

◆又劑也。【釋名】臍,劑也,腸端之所限劑也。

◆又【韻會】通作齊。【左傳·莊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注】齊臍同。

█膉 【未集下】【肉字部】 膉 【廣韻】【集韻】□伊昔切,音益。【廣韻】肥也。【集韻】脰肉也。【儀禮·士虞禮】取諸左膉。【注】膉,脰肉也。

◆又【集韻】一曰豕伏槽。

█脊 【未集下】【肉字部】 脊 【廣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說文】背呂也。【廣韻】背脊。【正字通】背心也。手足之所不及,故謂之脊。【釋名】積也。積續骨節,脈絡上下也。【易·艮卦注】夤,當脊之肉也。

◆又【說卦】為美脊。【疏】取其陽在中也。


  

◆又物皆有脊。【禮·內則】狸去正脊。

◆又【少儀夏右鰭注】鰭,脊也。

◆又山脊。【爾雅·釋山】山脊,岡。【疏】孫炎云:長山之脊也。【書·胤征火炎崐岡傳】山脊曰岡。

◆又喻地形。【史記·張儀傳】必折天下之脊。【注】常山於天下在北,有若人之背脊也。【戰國策】今梁者,天下之脊也。

◆又【韻會】理也。【詩·小雅】有倫有脊。【傳】脊,理也。

◆又與□通。死骨也。【周禮·秋官·蠟氏掌除骴注】故書骴作脊。鄭司農云:脊讀為□,謂死人骨也。

◆又鳥名。【詩·小雅】脊令在原。【傳】脊令,雝渠也。飛則鳴行則搖。

◆又茅脊。【前漢·郊祀志】江淮間,一茅三脊。【注】茅草有三脊,謂靈茅也。

█膾 【未集下】【肉字部】 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說文】細切肉也。【玉篇】肉細切者為膾。【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韻會】肉腥細者為膾,大者為軒。【禮·曲禮】膾炙處外。

◆又【博雅】膾,割也。

◆又【廣韻】魚膾。【詩·小雅】炰龞膾鯉。

◆又【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從魚。鱠。

█臟 【未集下】【肉字部】 臟 【集韻】才浪切,音藏。腑也。【正字通】五臟也。【字彙】臟者,藏也。精藏於腎,神藏於心,魂獲於肺,志藏於脾。【抱朴子·至理卷】破積聚於腑臟。

◆又【正字通】亦作倉。【通雅】五倉,即五藏也。

◆又或作臧。【前漢·藝文志】五臧六府。◎按臧、藏、臟一字。後人加草,又加肉。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