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上 - 427 / 570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康熙字典 上

第427頁 / 共570頁。

 大小:

 第427頁

朗讀:

█胙 【未集下】【肉字部】 胙 【唐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祚。【說文】祭福肉也。【爾雅·釋天】夏曰復胙。【疏】胙,祭肉也。以祭之旦日,復陳其祭肉,以賔屍也。【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注】胙,祭肉。【晉語】命公胙侑。【注】胙,賜祭肉也。【史記·周本紀】顯王致文武胙於秦孝公。【注】胙,膰肉也。

◆又【韻會】建置社稷曰胙。


  

◆又報也。有德之人,必有美報。【左傳·隱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疏】胙,報也。【左傳·襄十四年】王使劉定公賜齊侯命,曰世胙大師,以表東海。【注】胙,報也。

◆又福也。【周語】天地所胙。【注】福也。【揚子·法言】天胙先德,而隕明忒。

◆又位也。【齊語】反胙於絳。【注】反,復也。胙,位也。

◆又胙俎。【周禮·天官·膳夫】凡王祭祀,賔客食,則徹王之胙俎。【注】王與賔客禮食,主人飲食之俎,皆為胙俎。

◆又地名。【史記·秦始皇紀注】括地誌云:古燕國,滑州胙城縣是也。

◆又亭名。【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邢茅胙祭。【注】東郡燕縣西南有胙亭。

◆又國名。【前漢·古今人表】胙侯。【注】周公子。

◆又【集韻】疾各切,音昨。

◆又【五音集韻】則落切,音作。義□同。

◆又【集韻】作,古作胙。注詳人部五畫。

█胾 【未集下】【肉字部】 胾 【唐韻】【集韻】【韻會】側吏切【正韻】資四切,□音剚。【說文】大臠也。【正字通】切肉曰胾。【博雅】胾,臠也。【詩·魯頌】毛炰胾羹。【傳】胾,肉也。【儀禮·士虞禮】胾四豆,設于左。【注】胾,切肉也。【前漢·周勃傳】獨置大胾。【注】師古曰:胾,大臠也。

█脀 【未集下】【肉字部】 脀 【唐韻】署陵切【集韻】辰陵切,□音承。【說文】騃也。【博雅】癡也。

◆又【集韻】諸應切,音證。一曰臖脀,腫也。

◆又【廣韻】煮仍切【韻會】諸仍切【正韻】諸丞切,□音蒸。【廣韻】升也,以牲實鼎也。【儀禮·燕禮】脯醢無脀。【注】脀,俎實。【儀禮·特牲饋食禮】宗人告祭脀。【注】脀,俎也。【釋文】脀,之承反。【疏】脀者,升也。謂升特牲體於俎。 【集韻】或作□。

█脁 【未集下】【肉字部】 脁 【唐韻】土弔切【集韻】他弔切,□音糶。【說文】祭名。【廣韻】祭也。【集韻】祭肉。

◆又【集韻】醜照切,音朓。義同。

◆又【集韻】余招切,音遙。好也。【揚子·方言】脁,說好也。【注】謂姅悅也。 【正字通】從肉,與朓、朒字別。朓從日月之月。別詳月部朓字注。

█脂 【未集下】【肉字部】 脂 【唐韻】旨夷切【集韻】【韻會】蒸夷切【正韻】旨而切,□音祗。【說文】戴角者脂,無角者膏。【正字通】禽獸腴也。凝者為脂,釋者為膏。【詩·衛風】膚如凝脂。【傳】如脂之凝【史記·貨殖傳】販脂辱處也。

◆又【釋名】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

◆又【博雅】人二月而脂。【前漢·五行志】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

◆又【正字通】燕脂,以紅藍花汁凝脂為之,燕國所出。後人用為口脂。【釋名】脣脂,以丹作之,象脣赤也。

◆又以喻榮祿也。【揚子·太□經】出泥入脂。【注】脂,榮祿也。卜從洿泥之中出,求榮祿之處也。

◆又用以利物曰脂。【詩·衛風】載脂載舝。【傳】脂舝其車,以還我行也。

◆又鳥名。【爾雅·釋鳥】桑扈,竊脂。【注】俗謂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盜脂膏,因名竊脂。【詩·小雅·交交桑扈傳】桑扈,竊脂也。

◆又草名。【抱朴子·僊藥卷】玉脂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懸危之處。

◆又【正字通】藥名。赤石脂,可以塗屋。

◆又五靈脂。

◆又補骨脂。

◆又【五音集韻】水名。

◆又姓。【後漢·孔融傳】初,京兆人脂習元升與融相善。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手指也。與指同。

█脃 【未集下】【肉字部】 脃 【唐韻】【集韻】【韻會】□此芮切,音毳。【說文】小耎易斷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末,遠於□而不休於氣,是故脃,脃故欲其柔也。【管子·事語篇】無委致圍,城脃致衝。【注】脃,不堅也。

◆又【博雅】脃,欲也。

◆又【正字通】輕也。【後漢·許荊傳】郡濵南州,風俗脃薄。

◆又【集韻】促絶切,音膬。

◆又蒼沒切,音猝。義□同。

◆又【韻補】叶音歠。【左思·魏都賦】肖貌蕞陋,稟質遳脃。巷無杼首,裡罕耆耊。 【廣韻】俗作脆。

█脅 【未集下】【肉字部】 脅 【唐韻】虛業切【集韻】【韻會】迄業切,□音熁。【說文】兩膀也。【玉篇】身左右兩膀。【廣韻】胷脅。【增韻】腋下也。【周禮·天官·醢豚拍魚醢注】拍為膊,謂脅也。【晉語】重耳過曹,聞其駢脅,欲觀其狀。

◆又【正字通】牲體,前為代脅,中為長脅,後為短脅。

◆又【正韻】迫脅,以威力恐人也。【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疏】其被迫脅而從,距王師者,皆無治責其罪。

◆又【泰誓】脅權相滅。【疏】假用在上之權命脅之。

◆又【詩·秦風】遊環脅驅。【傳】脅驅,慎駕具,所以止入也。

◆又斂也。【前漢·王莽傳】動靜闢脅,萬物生焉。【注】師古曰:脅,收斂也。

◆又責也。【公羊傳·莊二十五年】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注】脅之,與責求同義。

◆又脅盾,盾名。【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注】象時物之閉盾,或署之於脅。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