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蘇東坡集 下 - 422 / 463
古典詩類 / 蘇東坡 / 本書目錄
  

蘇東坡集 下

第422頁 / 共463頁。

 大小:

 第422頁

朗讀:

右嘉元年九月十九日先君《送石昌言北使》文一首。其字則軾年二十一時所書與昌言本也。今蓄于陳履常氏。昌言名揚休,善為詩,有名當時,終於知制誥。彭任字有道,亦蜀人,從富彥國使虜還,得靈河縣主簿以死。石守道嘗稱之,曰:「有道長七尺,而膽過其身。一日坐酒肆,與其徒飲且酣,聞彥國當使不測之虜,憤憤推酒床,拳皮裂,遂自請行,蓋欲以死扦彥國者也。」其為人大略如此,然亦任俠好殺雲。元三年九月初一日題。

【跋魯直李氏傳】


  

李如塤之妹,既笄發病,見前世冤對,日夜笞之,遂歸誠佛法。夢中見佛與受戒,平遣冤者。李因蔬食不嫁,黃魯直為記,仆題其後雲。

【跋進士題目後】

元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上禦延和殿,奏端明殿學士范鎮所進新樂,自太中大夫待制以上皆侍。時西夏方遣使款延州塞,而邊臣方持其議,相與往返未決也。故進士作《延和殿奏新樂賦》、《款塞來享詩》雲。翰林學士蘇軾記。

【跋邢敦夫南徵賦】

邢敦夫自為童子,所與游皆諸公長者。其志豈獨蘄以文稱而已哉。一日不見,遂與草木俱盡,故魯直、無咎諸人哭人,皆過時而哀。今觀此文,亦足少慰。舊嘗見江南李泰伯自述其文曰:「天將壽我歟?所為固未足也;不然,斯亦足以藉手見古人矣。」吾于敦夫亦云。元四年四月十六日。

【書破地獄偈】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近有人喪妻者,夢其妻求《破地獄偈》,覺而求之,無有也。問薦福古老,云:「此偈是也。」遂舉家持誦。後見亡者寶衣天冠,縹緲空中,稱謝而去。軾聞之佛印禪師,佛印聞之范堯夫。

【記佛語】

佛告阿難,使汝流轉心目之罪人,能降伏此兩物,即去道不遠矣。心既降伏,目亦自定,不須雙言,但此兩物常相表裡。故佛云爾也。佛云:三千大千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而況我在此空華起滅之中,寄此須臾貴賤、壽夭、賢愚、得喪,所計幾何,惟有{勤心}修善果以升輔神明,照遣虛妄,以識知本性,差為著身要事也。

【跋劉咸臨墓誌】

魯直事佛謹甚,作《劉咸臨墓誌》。咸臨不喜佛,而其父道原尤甚。道原之真茹茶、嚙雪竹、折玉裂也,終身守之而不易,可不謂戒且定乎!予觀范景仁、歐陽永叔、司馬君實皆不喜佛,然其聰明之所照了,德力之所成就,皆佛法也。梁武帝築浮山堰灌壽春以取中原,一夕殺數萬人,乃以面牲供宗廟,得為知佛乎!以是知世之喜佛者未必多,而所不喜者未易少也。

【書松醪賦後】

予在資善堂,與吳傳正為世外之遊。及將赴中山,傳正贈予張遇易水供堂墨一丸而別。紹聖元年閏四月十五日,予赴英州,過韋城,而傳正之甥歐陽思仲在焉,相與談傳正高風,嘆息久之。始予嘗作《洞庭春色賦》,傳正獨愛重之,求予親書其本。近又作《中山松醪賦》,不減前作,獨恨傳正未見。乃取李氏澄心堂紙,杭州程奕鼠須筆,傳正所贈易水供堂墨,錄本以授思促,使面授傳正,且祝深藏之。傳正平生學道既有得矣,予亦竊聞其一二。今將適嶺表,恨不及一別,故以此賦為贈,而致思于卒章,可以超然想望而常相從也。

【書六賦後】

予中子迨,本相從英州,舟行已至姑熟,而予道貶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不可復以家行。獨與少子過往,而使迨以家歸陽羡,從長子邁居。迨好學知為楚詞,有世外奇志,故書此六賦以贈其行。紹聖元年六月二十五日,東坡居士書。

【跋所書東皋子傳】

紹聖二年正月十六日,方讀《東皋子傳》,而梅州送酒者適至,獨嘗一杯,徑醉,遂書此紙以寄譚使君。

【跋子由老子解後】

昨日子由寄《老子新解》,讀之不盡卷,廢卷而嘆。使戰國時有此書,則無商鞅、韓非;使漢初有此書,則孔、老為一;晉、宋間有此書,則佛、老不為二:不意老年見此奇特。


  
【跋張廣州書】

張廣州與妹仁壽夫人書云:「廣州真珠香藥極有,亦有閒錢,但忝市舶使,不欲效前人自污爾。有唐三百年,惟宋、盧奐、李朝隱治廣以廉潔稱,吾宋無聞焉。方作欽賢堂,繪古之清刺史,日夕思仰之,吾妹賢而知理,必喜聞也。」潔廉,哲人之細事也,而古今邊患常生於貪。守邊得廉吏,則夷夏人安,豈細事哉。張說作《宋遺愛碑》,其文曰:「崑崙寶兮四海財,幾萬里兮歲一來。」《書》曰:「不寶遠物,則遠人格。」蓋致遠莫若廉。使張公久于帥廣,如四海之物,皆可致也。嗚呼!元符三年七月十一日。

【題所作書易傳論語說】

孔壁、汲塚竹簡科鬥,皆漆書也。終於蠹壞。景鐘、石鼓益堅,古人為不朽之計亦至矣。然其妙意所以不墜者,特以人傳人耳。大哉人乎!《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吾作《易、書傳》、《論語說》,亦粗備矣。嗚呼!又何以多為。

【書羅漢頌後】

佛弟子蘇軾自海南還,道過清遠峽寶林寺,敬頌禪月所畫十八大阿羅漢。元符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跋石鐘山記後】

錢唐、東陽皆有水樂洞,泉流空岩中,自然宮商。又自靈隱下天竺而上至上天竺,行兩山間,巨石磊磊如牛羊,其聲空磬然,真若鐘聲,乃知莊生所謂天籟者,蓋無所不在也。建中靖國元年正月五日,自海南還,過南安,司法掾吳君示舊所作《石鐘山記》,覆書其末。

【題劉壯輿文編後】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