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乙未,延、寧二州大雨雪,溝洫冰。
丙申,以趙贊為彰武節度使,別受密旨,許便宜行事。贊將至延州,乃分置步騎,前後絡繹,林莽之中,遠見旌旗,羌、渾迎者,莫測其數,無不畏服。贊,延壽子也。帝注意謀帥,既命贊屯延州,又命董遵誨守環州,王彥升守原州,馮繼業鎮靈武,以備西夏。李漢超屯關南,馬仁瑀守瀛州,韓令坤鎮常山,賀惟忠守易州,何繼筠領棣州,以拒契丹。又以郭進控西山,武守琪戍晉州,李謙溥守隰州,李繼勛鎮昭義,以禦太原。諸臣家族在京者,撫之甚厚;郡中筦榷之利悉與之,恣其圖回貿易,免所過征租。由是邊臣皆富於財,得以養募死士,使為間諜,洞知敵情,每入邊,必能先知預備,設伏掩擊。自此累年無西北之虞,得以儘力東南,取荊、湖、川、廣、吳越之地。
邢州言北漢民四百餘人來降。
己巳,贈兄光濟為邕王,弟光贊為夔王;追冊會稽郡夫人賀氏為皇后。
戊申,北漢攻麟州,防禦使楊重勛擊走之。
定難節度使李彞興,遣使貢馬三百匹。帝方命玉工治帶,召其使,問彞興腹圍幾何,使言彞興大腰腹,帝曰:「汝帥真福人。」即遣使以帶賜之,彞興感服。
五月,甲子,幸相國寺禱雨。時遼亦旱,庚午,遼主命左右以水相決,頃之果雨。
乙亥,發潞州民開太行道,通饋運。
丙子,以河北諸州旱,遣使乘傳檢旱苗。
甲申,復幸相國寺禱雨;乙酉,詔撤樂,大官進蔬食。
是月,大治宮闕,仿西京制,命殿前都指揮使武安韓重贇董其役。
六月,癸巳,以樞密使吳廷祚為雄武節度使,知秦州。州西北夕陽鎮,古伏羌縣地,西北接大藪,材植所出,戎人久擅其利。及尚書左丞壽陽高防知秦州,建議置采造務,取其材以給京師。蕃部尚巴約帥眾來爭,帝不欲邊境生事,乃遣廷祚代之。先一日,謂之曰:「卿年高,久掌樞務,今與卿秦州,庶均勞逸。明日製出,恐卿以離朕左右,不能無憂,故先告卿也。」
甲午,遼主祀木葉山及潢河。
先是周世宗之二年,始營國子監,置學舍。帝既即位,即命增葺祠宇,塑繪先聖、先師之像。帝自讚孔、顏,命宰臣、兩制以下分撰餘贊,車駕屢臨幸焉。於是左諫議大夫河南崔頌判監事,始聚生徒講書,帝聞而嘉之。乙未,遣中使遍賜酒果。尋又詔用一品禮,立十六戟于文宣王廟門。
丁酉,右補闕袁鳳,坐檢田不實,責授曲阜縣令。
己亥,以旱故,減京畿及河北諸州死罪以下。
壬寅,京師雨。
丁未,命吳廷祚賫詔赴秦州,赦尚巴約等罪,所繫戎俘並釋遣之;遂罷采造務。
秋,七月,己未,禁諸州中元張燈。
壬戌,放南唐降卒弱者數千人歸國。
乙丑,知舒州、左諫議大夫歷城馮瓚言:「州界有菰蒲魚鱉之利,居民舊以自給。前防禦使司超增收為市征,漁奪苛細,疲俗告病,宜蠲除其稅。」從之。
文思使常岑子勛詐稱供奉官,為泗州長吏所覺,捕送闕下;乙亥,斬勛于東市。
先是雲捷軍士有偽刻侍衛司印信者,捕得,斬之。帝曰:「諸軍比加簡練,尚知此不逞邪!」命搜索,悉配沙門島。於是奸猾斂跡。
己卯,北漢捉生指揮使路貴來降。
辛巳,遣給事中劉鉞等按行河北旱田。
詔:「朝臣出使,還日,具所見民生利病以聞。」
右衛率府率薛勛掌常盈倉,受民租,概量重;詔免勛官,配隷沂州,倉吏棄市。
八月,丙戌朔,敕大理卿范陽劇可久為光祿卿,致仕。可久年逾七十,無請老意,帝特命之。
庚寅,以鎮海、鎮東節度副使錢惟濬為建武節度使。惟濬,吳越王俶子也。俶請授以嶺南旄鉞,帝從之。
癸巳,蔡河務綱官王訓等四人,坐以糠土雜軍糧,磔于市。
是日,遣引進使郭永遷會秦州吳廷祚率兵往尚書寨,驅蕃族歸本部。
乙未,左拾遺、知制誥河中高錫上言:「近廷臣承詔各舉所知,或有因行賂獲薦者。請自今許近親、奴婢、鄰里告訴,加以重賞。」又請注授法官及職官,各宜問書法十條,以代試判。皆施行之。
九月,丙辰朔,以昭憲太后之兄杜審瓊為左龍武大將軍,其弟審璧為左神武大將軍,審進為左武衛大將軍,並致仕,賜第京師。
詔:「及第舉人不得呼知舉官為恩門、師門及自稱門生。」
戊午,天平節度使、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同平章事石守信表解軍職,許之,特加爵邑。
庚午,吐蕃尚巴約獻伏羌縣地。
壬申,修武成王廟。
癸酉,以百官次對章奏下尚書省,集丞、郎以上及御史中丞、兩省五品以上參詳,其有裨政治者以聞。
丙子,禁民代桑棗為薪。又詔黃、汴河兩岩,每歲委所在長吏課民多栽榆柳,以防河決。
癸未,復置書判拔萃科。
甲申,武平節度使兼中書令周行逢疾革,召將吏屬其子保權曰:「衡州刺史張文表,與吾同起隴畝,以不得行軍司馬,志常怏怏,吾死,必為亂,當令楊師璠討之。」行逢薨,保權領軍務,時年十一。
是月,遼主如黑山、赤山射鹿。
冬,十月,丙戌,幸造船務觀鰼水戰。
戊子,以棣州團練使何繼筠為關南兵馬都監。
癸巳,班《循資格》及《長定格》、《編敕格》各一卷。
己亥,幸岳台,命諸軍習騎射。
廣濟縣令李守中,坐臓,決杖配沙門島。
辛丑,以樞密副使、兵部侍郎趙普為檢校太保,充樞密使。樞密使不帶正官自普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