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文選 - 192 / 483
古典散文類 / 林則徐等 / 本書目錄
  

晚清文選

第192頁 / 共483頁。

 大小:

 第192頁

朗讀:

請于省垣外,札飭各州縣,一例創議政院,即就所有書院或僧道寺觀,歸併改設,大榜其座,與民更始。一年四季,每季一考于書院,經古之外,另策以近時利弊疾苦所在,與興革按撫之方。議論策答,隨題而施。卷面令直書姓名,不准捏名冒替。拔取前列數名,不時延請入署慰問勸勉。遇有大事則剋期集議,輕輿減從,親臨議院,與地方父老,周咨詳問,互相駁辨。議定而後,務使上下之煦煦朱朱,如家人父子之自議其私。則詩所謂樂只君子,民之父母。雖三代之盛,不難復也。泰西雲乎哉!

☆許象樞○議院利害若何論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非禁民之議也。有道之君,其智識足以燭民之隱,其仁慈足以蘇民之困,其勇斷足以除民之患,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雖欲議之,無得而議焉。是以三王之世,不有議院,而物阜民康,後世莫及。然而聖不自聖,未嘗不集眾思以廣益也。故軒轅有明堂之議,放勛有衢室之問,虞帝有告善之旌,夏後有昌言之拜。不特此也,傳曰:史為書,瞽為詩。工誦箴諫,大夫規誨,士傳言,庶人謗,商旅于市,百工獻藝,是三代盛王,罔不傅采眾議也。特未創立議院名目。故遇哲王而言路通,否即言路即塞耳。

考泰西上古亦無議院。耶穌降生前五十七年,即漢宣帝五十七年,巴勒斯坦新設議政五大會,每會七十人,此為歐洲議院之權輿。至西曆一千二百六十五年,宋度宗咸淳元年,英國始定議院章程。迄于今,而上議院下議院,無國蔑有。誠以議院之有益治理,非淺鮮也。泰西有君主之國,有民主之國,有君民共主之國。君主者,權操之上,議院不得擅施行,弊在獨斷,德俄等國是也。民主者,權落于下,議員得以專威福,弊在無君,美法等國是也。英為君民共主之國,君可民否,君不得擅行,民可君否,民不得擅作,立法獨為美備。然上情可以下逮,下情可以上達則一也。


  
我中國幅員之廣,物產之饒,人民之眾,甲于五大洲。然而地利不能盡,國用不能充,弊政不能革,刑罰不能簡,民困不能蘇,國威不能振,下有賢才不能遽用,上有庸佞不能遽退。非中國之君不若泰西各國之君也,中國之相不若泰西各國之相也,上下之情隔焉故也。是故中國而不設議院則己,中國而設議院,其有利益於國家,有僂指計者。中國五金煤礦,宜于開採,地氣豐腴,宜于種植,物料宏多,宜于製造。如有于開礦植物製造確有見地者,即由議院上請開辦,則地利盡矣。其利一。泰西各國凡大師旅,大興築議定後,即由議院籌款。蓋百姓利之,勸輸自易也。中國皆撥庫款,故雖明知厘卡開捐之弊,而用度支絀,不能不藉以補苴。有議院則上下同欲,籌款有自,國用不患無措矣。其利二。我朝忠厚開基,深仁厚澤,皇古未有,然而部辦之掣肘善政,州縣之濫用非刑,厘捐之不恤商情,諸弊尚多沿習。如建議院,弊之所在,即訐直陳,不患不能盡革矣。其利三。泰西之俗習律例者,原有專家,設刑司以聽斷,設狀司以辨駁,初不隷于議院。然上下情通,博訪周咨,真情易得。中國誠能仿而行之,有獄不至留滯矣。其利四。海禁初開,中西立約通商,西人著著爭先,中人事事吃虧。查近今通商貿易冊,英人每歲贏金有四千餘萬之多,民力安得不困乎!有議院以維持之,則已往之條約,可設法更換,後來之弊竇,亦可先事預防,不受其抑勒,不受其把持,則商民之氣伸,而困可稍蘇矣。其利五。中國剿發滅捻以來,整軍經武,已非道咸時可比。然承平日久,故態復萌,侵蝕名糧,則虛而不補,刻剝軍費,則器舊而不更。甚或耽于煙酒,不知操練為何事,私通梟販,轉以賣放為利藪。有議員以抉其弊,則上無虛縻之餉,下無不練之兵,而國威可振矣。其利六。泰西諸國大臣皆由公舉。公舉民主之國,雖伯理璽天德之廢立,亦由議院主持。是以賢才不至淹滯,庸佞不得固位。中國宜略師其意,內而大學士六部大臣及總理衙門海軍大員,外而督撫提鎮及駐外國使臣,皆咨于議院而後簡放,則懷才之士進,而不肖者退矣。其利七。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