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徐霞客遊記 - 129 / 338
古典散文類 / 徐宏祖 / 本書目錄
  

徐霞客遊記

第129頁 / 共338頁。

 大小:

 第129頁

朗讀:

坐久之,復盤葉而下,向北透之岐。岐中倒垂一乳,長數丈,其端空懸,水由端涓涓下。更北入峽中,其右則窪而北出,為下門,其左則高而北渡,為上疊,〔疊成上閣,閣前平臨西北,亦有乳柱界其中。〕此明洞之西北二岐也。探歷久之,道者負炬至,又攜伴持筐。余詢其故,道者曰:「縣以司道命,取砂米二丹,適有癢士已為我覓仙米,而砂從洞穴中可探而得,將攜筐就炬以覽之。」始知所為砂者,非丹砂,乃砂粒如丹,其色以白為上,而黃次之,故其北洞以白砂命名;所謂米者,乃山窪中菰gū茭瓜的果米,土人加以「仙人」之名耳。

洞外蕪莽中又有黃果如彈丸,土人謂之「顛茄」,雲采以為末,置酒中,液能令人發枉迷悶,《嶠南瑣記》所載悶陀羅者是。


  

乃爇炬先入南穴,兩旁壁起如峽,高而不廣。入半裡,左壁有痕橫亙,曰仙床,懸地丈許。其側垂柱裂竅,皆短而隘。竅腹宕如臼,以手探之,中有磊磊之粒,方圓不計,姑掃置筐中。連探三四穴,不及升許,計出而淘濯其污,簡取其圓潔成粒者,又不及十之一也。然此亦砂粒之常,豈真九轉之餘哉?又少進,峽忽下墜成淵,由洞抵水,其深二丈,而水之深,更不知其幾也。兩崖俱危峭無可着足,南眺其內,窅黑無盡。始促道者涉淵,言:「水深,從無能徒涉者。」再促道者覓筏,言:「隘逼,曾無以筏進者。」

「然則何如可入?」曰:「冬月水涸,始可墜崖而涉。」

「入當何如?」曰:「其內甚深,能見明而不能升也。」余聞之,為之悵悵。捫石投水中,淵淵不遽jù急速及底。旁矚久之,仰見左壁之上,有隙旁通,亟入焉。隙柱透漏,漸入漸束,亦無餘竅。

乃下,返而仍出四達之中,更爇炬而入東穴。初,兩旁亦成峽壁,而其下漸高,既而中闢如堂皇,旁折如圭竇,皆暗窟也。稍北而東,其徑遂窮,比之南竅,雖有穴宛轉,而深不及其半。彼有穴而水阻,此無水而穴阻,轉覺東穴之無涯涘sì水邊矣。

復出至四達處,謀為白砂洞游。

按《志》,白砂在勾漏北,勾漏甲天下,而此洞復甲勾漏。

如玉虛、玉田諸洞,普照、獨秀諸岩,道者俱不言,而獨津津言此洞。余急趣其前,道者復肩炬束火攜筐帚以導。從北透偏門之下層出,乃循其西北麓而行,始見其山前後兩峰,駢立而中連,峰之西南突者,為寶圭所倚,峰之東北峙者,為白砂所伏。白砂前後亦有兩門:前門北向而高敞,分為三門,兩旁懸峻,而中可俯級而入;按《志》雲,玉田洞,洞前三門,中門明廣可通,似與此門合。遍詢土人,無知玉田洞者。

豈即以後洞為白砂,以此門為玉田洞耶?

後門南向,而高隘僅通一孔,前對寶圭之背,其左即中連之脊也。先過後門山坳,草沒無路,道者不入而北去。共一里,轉而東,繞山北麓而南躋前門。入門即窪下,數十級及底。仰視門左右,各有隙高懸旁啟,即所謂左、右門也。倒光流影,余照四達,然虛嵌莫攀焉。從洞中右轉,頗崇宏,而漸暗漸窮。余先遍探而四覓之,無深入路。出,促炬命導,仍由之入抵其中,以火四燭,旁無路也。道者忽從右壁下,投炬蛇伏而入,竇高不逾尺,而廣亦如之。

既入,忽廓然盤空,眾象羅列,如閶闔chānghé天門下啟,天地復通。方瞻顧不遑,而崇宏四際,復旁無餘隙。忽得竇如前,透而東,轉而南,倏開倏合,凡經四竇,皆隘若束管,〔薄僅透屏,故極隘忘窘,屢經不厭其煩也。〕既而見左崖之上,大書「丹砂」二字。其下有一龕,道者曰:「此丹穴也。」復伏而掃砂盈掬雙手一捧焉。其南稍有一岐,入之不深。

出向西轉,再折南行,則天光炯然,若明星內射,後洞門在望矣。是洞內窪而中甚平,惟壁竇閤hé闢,無溝陀升降,前後兩門,俱高懸于上。道者欲仍從前門返,余欲逾後竇出。道者曰:「後門隘不可躋,而外復草深莫從。」余曰:「前暗中之隘,尚不憚其煩,況此空明,正可宛轉,草之深淺,余所不顧也。」遂穿竇出,則午日方中,始見寶圭後峰,君樹塞門焉。乃披茅踐棘,西南出山拗,仍過寶圭透北偏門,共二里,將及庵後,命夫同道者還炊于庵,余挾寄宿庵中者東探清泉焉,〔即前所經南向岩也。〕洞不深而明潔可棲。洞前有宋碑,大書「清泉岩」三字。洞左右無泉,而獨得此名,無從征其故實。還飯于庵。


  
下午,挾夫與寄宿庵中人此人不知何處人,先停庵中,身無半文,隨余游諸洞,余與之飯,兩日後不知所往。

探近山諸岩,乃西南入黃婆岩焉。黃婆岩者,寶圭西南諸峰所裂之岩也。其山西自望夫石攢沓而東,岩當其東北隅,與寶圭東西相對,而茲稍南遜。

岩門甚高,中有黃崖疊綴。岩外石峰之頂,分岐聳異,有欹若婦人之首,鬃髻盤空,作回睇顧影之態。其北面亦有石峰叢突,南與此山並夾,東與寶圭對峙。東南石壁上,大書「勾漏山」三字,大與山齊,土人指為仙跡。此其下必昔時宮觀所托,而今不可征矣。按《志》,勾漏有靈寶、韜真二觀,今皆不知其處。靈寶疑即庵基所因,韜真豈其在此耶?當時必多碑碣,而滄桑之後,斷礎〔柱子底的石墩〕無存矣。

徘徊其下。

又西抵望夫山西麓,眺望山崖,別無岩洞。惟見東南一面,巒岫攢簇,疑即所云巫山寨者,巫山寨一名石寨。山峰如樓櫓雉堞,周迴環繞,其數十二,故有巫山之名。而渺漠無征,惟與山靈互相盼睞左右顧盼而已。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