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今古奇觀 - 82 / 259
古典小說類 / 抱甕老人 / 本書目錄
  

今古奇觀

第82頁 / 共259頁。

 大小:

 第82頁

朗讀:

沈襄領命,徑往保安。一連尋訪兩日,並無蹤跡。第三日,因倦,借坐人家門首。有老者從內而出,延進草堂吃茶。見堂中掛一軸子,乃楷書諸葛孔明兩次《出師表》也。表後但寫年月,不着姓名。沈小霞看了又看,目不轉睛,老者道:「客官為何看之?」沈襄道:「動問老丈,此字是何人所書?」老者道:「此乃吾亡友沈青霞之筆也。」沈小霞道:「為何留在老丈處?」老者道:「老夫姓賈,名石,當初沈青霞編管此地,就在舍下作寓。老夫與他八拜之交,最相契厚!不料後遭奇禍,老夫懼怕連累,也往河南逃避。帶得這二幅《出師表》,裱成一幅,時常展視,如見吾兄之面。楊總督去任後,老夫方敢還鄉。嫂嫂徐夫人和幼子沈痔,徙居雲州,老夫時常去看他。今日聞得嚴家勢敗,吾兄必當昭雪,已曾遣人去雲州報信。恐沈小官人要來移取父親靈柩,老夫將此軸懸掛在中堂,好教他認認父親遺筆。」沈小霞聽罷連忙拜倒在地,口稱:「恩叔。」賈石慌忙扶起,道:「足下果是何人?」沈小霞道:「小侄沈襄,此軸乃亡父之筆也。」賈石道:「聞得楊順這廝,差人到貴府來提賢侄,要行一網打盡之計。老夫只道也遭其毒手,不知賢侄何以得全?」沈小霞將臨清事情,備細說了一遍。賈石口稱「難得」,便分付家童治飯款待。沈小霞問道:「父親靈柩,恩叔必知,乞煩指引一拜。」賈石道:「你父親屈死獄中,是老夫偷屍埋葬,一向不敢對人說知。今日賢侄來此,搬回故土,也不枉老夫一片用心。」說罷,剛欲出門,只見外面一位小官人騎馬而來。賈石指道:「遇巧!遇巧!恰好令弟來也。」那小官便是沈痔。下馬相見,賈石指沈小霞道:「此位乃大令兄,諱襄的便是。」此日弟兄方纔識面,恍如夢中相會,抱頭而哭。

賈石領路,三人同到沈青霞墓所。但見亂草迷離,土堆隱起。賈石引二沈拜了,二沈俱哭倒在地。賈石勸了一回道:「正要商議大事,休得過傷。」二沈方纔收淚。賈石道:「二哥、三哥,當時死於非命,也虧了獄卒毛公存仁義之心,可憐他無辜被害,將他屍藁葬于城西三里之外。毛公雖然已故,老夫亦知其處。若扶令先尊靈柩回去,一起帶回,使他父子魂魄相依,二位意下如何?」二沈道:「恩叔所言,正合愚弟兄之意。」


  

當日,又同賈石到城西看了,不勝悲感。次日另備棺木,擇吉破土,重新殯殮。三人面色如生,毫不朽敗,此乃忠義之氣所致也。二沈悲哭,自不必說。當時備下車仗,抬了三個靈柩,別了賈石起身。臨別,沈襄對賈石道:「這一軸《出師表》,小侄欲問恩叔取去,供養祠堂,幸勿見拒。」賈石慨然許了,取下掛軸相贈。二沈就草堂拜謝,垂淚而別。沈襄先奉靈柩到張家灣,覓船裝載。

沈襄復身又到北京,見了母親徐夫人,回覆了說話。拜謝了馮主事,起身。此時,京中官員無不追念沈青霞忠義,憐小霞母子扶柩遠歸,也有送勘合的,也有贈賻金的,也有飠鬼贐儀的。沈小霞只受勘合一張,余俱不受。到了張家灣,另換了官座船:「暫泊河下。」單身入城,到馮主事家,投了主事平安書信,園上領了聞氏淑女並十歲兒子下船,先參了靈柩,後見了徐夫人。那徐氏見了孫兒如此長大,喜不可言。當初只道滅門絶戶,如今依舊有子有孫;昔日冤家,皆惡死見報。天理昭然,可見做惡人的到底吃虧,做好人的到底便宜。

閒話休題。到了浙江紹興府,孟春元領了女兒孟氏,在二十里外迎接。一家骨肉重逢,悲喜交集,將喪船停泊馬頭,府縣官員都在弔孝。舊時家產,已自清查結還。二沈扶柩葬于祖塋,重守三年之制,無人不稱大孝。撫按又替沈煉建造表忠祠堂,春秋祭祀。親筆《出師表》一軸,至今供奉在祠堂之中。

服滿之日,沈襄到京受職,做了知縣。為官清正,直升到黃堂知府。聞氏所生之子,少年登科,與叔叔沈朁刂同年進士。子孫世世書香不絶。

馮主事為救沈襄一事,京中重其義氣,累官至吏部尚書。忽一日,夢見沈青霞來拜說道:「上帝憐某忠直,已授北京城隍之職。屈年兄為南京城隍,明日午時上任。」馮主事覺來,甚以為疑。至日午,忽見轎馬來迎,無疾而逝。二公俱已為神矣!有詩為證,詩曰:

生前忠義骨猶香,魂魄為神萬古揚。

料得奸魂沉地獄,皇天果報自昭彰。


  
第十四卷 宋金郎團圓破氈笠

不是姻緣莫強求,姻緣前定不須憂。

任從波浪翻天起,自有中流穩渡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