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形勢危急。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兩大項,一是開發研製新型汽車,二是對福特汽車公司的設備進行全面改裝。前者由福特父子親自上陣,後者就要依靠餘下的幹將們了。福特公司的精英大批流失所造成的後果現在逐漸顯現了出來。庫茲恩斯走了,威利斯走了,努森走了,那些能征慣戰的勇將剩下的寥寥無幾。公司原來龐大的機器設備是為了生產「長生不老」的T型車而安裝的,現在每一件都需要拆掉重建。這次巨大的變化,要求更換
1·
5萬台機床,重新安裝
2.
5萬台機床,重新設計、安裝價值
500萬美元的模具和卡具。如此繁瑣浩大的工程,福特公司面臨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老福特的手下畢竟還留下了幾個將才,其中最得力的就是索倫森和P.E.馬丁。在他倆的負責下,從
1927—
1928年,福特汽車公司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機器大改裝。不能不承認,脾氣火爆、內戰內行的索倫森,一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所煥發出來的工作熱情和幹勁是其他人難以匹敵的。索倫森吃住都在工廠。他和馬丁等人一起近似瘋狂地英勇奮戰了整整
12個月。索倫森的一頭精幹的短髮由於沒有時間修剪都撥到了肩上。不過這樣一來倒似乎更符合「瘋狂的索倫森」的形象。
每天在瘋狂奮戰的索倫森並沒有忘記趁這個機會顯示自己的權威。在T型車生產綫關閉後高地工廠的工人和管理人員中,只有被索倫森挑中的那些「幸運兒」才有資格轉到魯日工廠去忍受索倫森及其黨羽的諷刺和刁難,其他所有索倫森看不順眼的人一律被掃地出門。
在這場危機中,受害最深的還是那些出賣自己勞動力的工人。T型車生產綫關閉後,僅底特律就多了
6萬失業工人,全美國的商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原材料的廠商也都不同程度地被捲了進來。
1927年
9月,據美國紐約《世界報》估計,美國全部或部分依靠福特工資收入維持生活的僱員多達
50萬人。福特公司的停產改造對這些人的打擊是災難性的,街上到處是失業的福特工人,整個底特律陷入了空前的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