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吳三桂 - 357 / 413
古典小說類 / 三月 / 本書目錄
  

吳三桂

第357頁 / 共413頁。

 大小:

 第357頁

朗讀:

原來這二人是兵部郎黨務禮,戶部員外郎薩穆哈。他們二人先前奉了皇帝聖旨,去貴州辦差,準備迎接吳三桂眷屬至京。突然,他們獲悉了吳三桂起兵反清的凶信。二人嚇得魂不附體,慌忙乘上快馬,加鞭急馳,星夜兼程,一口氣跑到了北京。

他們二人被喚醒,聽說皇上召見,倒又嚇得出了一身汗。因為他們二人官微職卑,從沒有被皇上直接召見過,到了此時,驚惶萬狀。一進康熙的書房,急忙跪伏在地,連呼:


  

「奴才萬死,奴才萬死。」

康熙一揮手,讓他們抬起頭來,把實情趕快奏上來。

二人慌忙把吳三桂造反,撫臣朱治國被殺,督臣甘文焜自殺的事,一五一十地詳細講述了一遍。奏完後,又稱:

「奴才晝夜疾馳,一路馬不停蹄,趕到京城,卻已經過了十二天了。只望趕緊奏明聖上,無意中神魂不定,闖入了殿前,驚擾了聖上,自知犯下了大罪,求皇上重懲!」

康熙帝道:「你們聞聽警報,能夠星夜前來稟明朕,倒也忠實可嘉,只是欠鎮定一點,以致如此。朕特赦你們無罪,下次須謹慎方好!」

兩人忙謝恩退出。

康熙連夜急召重臣商議大事。

這時,北京城已經全知道了吳三桂起兵反清的消息。於是,上至朝廷,下至普通老百姓,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清中央皇室緊張,忙亂而又不安。

烏雲壓城之時,紫禁城感到了巨大而沉重的壓力……

各地軍情戰報頻頻飛往紫禁城,每日多達三、四起。清軍的敗訊接踵而來。

吳三桂稱王建國!

周兵逼臨長江!

清兵節節敗退……

一個不滿三十年的政權,面臨丟失半壁河山的危境。面臨滅國北走的凶險,誰不感到膽顫心驚?

朝議洶洶,人言紛紛。

許多朝臣驚恐至極。有遣妻小家眷財物先回關外者;有乘機索賄搶佔錢產者;有暗通吳三桂以求後路者……

甚至部分大臣竟上書主張嚴懲撤藩之臣,殺之以安吳三桂!

年僅二十來歲的康熙皇帝面臨着巨大的危險。只有他能感到這政治湍流的聲勢與險惡,只有他能感到愛新覺羅大業將有可能毀于一旦的嚴重威脅……

這位天才的青年政治家,在這烏雲壓城城欲摧的險惡時刻,非但表現了非凡的才能,而且表現出了驚人的膽略與意志。

他迎接了這個挑戰!

為此,他在乾清宮舉行了全體朝臣廷議——一次規模空前的禦前會議,四品以上官員全部參加。

莊嚴的乾清宮,平時顯得空曠闊深,然而今日卻擠滿了將近一百五十名朝臣,竟使得這寬闊的大殿顯得擁擠起來!除了登基,乾清宮何曾聚過這麼多官員?

氣氛肅殺、沉重!

朝臣班次中卻更多充滿了驚恐不安……

康熙端然穩坐,沉着開口道:「今日招眾卿一議,為三藩起兵,國家動盪,有大臣主張安吳息兵之議。諸位請大膽直言,以定國策,朕絶不以直言而降罪。」

一名親王出班:「臣等五十三人聯名具奏:吳三桂起兵以來,連陷六省,掠地陷城,連山接海,聲勢浩大。此禍皆由撤藩引起。臣等主張效漢景帝誅晃錯故事,殺首議與執行撤藩的大臣六人,以安吳三桂,許其重鎮雲貴,以安天下大勢,否則,社稷有傾危之險。請皇上準奏請行。」

一時氣氛驟然緊張。

主張撤藩的幾名大員臉色鐵青。

「臣等俱是此意!」嘩地跪倒一片,足有七八十名大員。

「沒有相反奏議嗎?」康熙微笑。

殿中一片肅靜。

「你們也同意麼?」康熙看著米翰思、明珠、索額圖、熊賜履幾名被指出的撤藩大臣。

一時間,幾人亦無語。


  

卻見米翰思出班,大聲說道:「若皇上認為可行,臣等願為天下一死,以平暴亂!」

其他幾人也一齊跪倒:「願為天下一死!」

滿殿中再無人講話,隊列中喘息之聲清晰可聞。

突然,康熙縱聲大笑,清亮的笑聲直傳殿外。

「起來,你們都起來,聽朕說話。」

跪倒的大臣全部站起,望着康熙。

「你們都是大清良臣。”康熙緩緩說道:“敢在風險有難時挺身一死,朕謝過諸卿。千古劫難惟一死呵。慷慨赴死,卿等忠義可嘉!」

這顯然在說米翰思等人。

「爾等主張殺大臣以安吳者,朕也不怪。賊兵勢大,朝有惶恐之人也是自然,但直言直向者,皆為國家也……」

這顯然又在指聯名俱奏的一批人。

康熙語氣陡地一轉,語氣凌厲激烈:

「然主張撤藩者,非是別人,乃朕自己也。朕自少時,便見三藩勢焰日熾,漸成割據之勢,不可不撤。三藩耗國家錢財,招兵買馬,煮鹽冶鐵,徵收賦稅,自選官吏,自成一國,中央更治不能預問,所為何來?還不是圖謀叛逆、滅我大清?是以三藩撤亦反,不撤亦反!」

他的話音由沉重而高昂。

「漢景帝殺晃錯以圖安七國之亂。人殺了,亂平了麼?若非周亞夫率兵征剿,七國之亂安能平定?今日這麼多人勸朕殺撤藩大臣以息吳兵,豈非荒唐之極耳!朕告諸位,絶不蹈漢誅晃錯之轍!若事有錯誤,朕亦自任,絶不諉過于大臣……」

聽到這裡,米翰思等六人已是熱淚盈眶。其他臣僚則慚愧低頭。大多數中立者則肅然起敬,朝堂中依然鴉雀無聲。

「我大清入關建國以來,不斷糾錯自省,勵精圖治,善待民眾,天下日漸昇平,此乃天下有目共睹也,朕就不信天下人心思亂?朕就不信民眾會擁護在雲貴閩粵搜刮百姓的三藩之政?只要我大清上下臣民堂堂正正,同心協力,與叛逆相持作戰,目下危局自會扭轉。所怕者,自亂陣腳,自毀社稷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