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北史演義 - 94 / 142
古典小說類 / 杜剛 / 本書目錄
  

北史演義

第94頁 / 共142頁。

 大小:

 第94頁

朗讀:

靜儀力不能拒,遂成私合。是夜同宿閣中,侍女皆厚賞之,囑令勿泄。在外從人疑為公主留住,初不料有他故。三日後,靜儀堅意辭去,世子不得已送之回府。

靜儀歸,對其夫流涕,微言世子無禮。崔恬不敢細問,仍善遇其妻,蓋懼見怒于世子,禍生不測也。然世子日夜想念,欲圖再會,苦于計無所出。乃召其奴張保財謀之,保財曰:「易耳。世子超授崔恬爵命,出使在外,則可以潛游其家矣。」世子乃奏恬為散騎常侍,出使運去。夜間,屏去侍從,潛至崔家,與靜儀相會。連宿數夜,形跡 大彰。


  

高陽王聞之大怒,奏于帝,請賜靜儀死,以免狂童之侮。帝曰:「此事實傷國體,但非靜儀之罪,乃高世子之過也。高王功在社稷,大權在握,世子為所寵愛,朝事悉以相委。國家安危,系彼喜怒。若賜死靜儀,澄必懷怨。何可以一女子而起大釁?」高陽見帝不允,默然而退。其後世子亦恐人覺,晏去早歸,微服來往。時高岳、孫騰、子如、隆之四人聞知,皆擔憂恐,相與議曰:「王令吾等在此者,為輔世子也。今世子以萬金之軀,夜出潛行,倘有小人從而圖之,禍生不測,吾等死不足贖。今若諫之,彼必不聽,反遭其怨。不若密啟大王,使行禁止。」四人議定,遂將世子私通靜儀之事稟知高王。王大怒,私語婁妃曰:「子惠不克負荷,行將廢之。」妃驚問,王悉告之。妃亦怒其荒淫,曰:「此兒終不善死。」王於是立召之歸。

正是:朝中不究貪淫罪,堂上猶施撻責威。未識高王召歸世子若何處治,且聽下文分解。

第四十四卷

私靜儀高澄囚北逼瓊仙仲密投西

話說高王怒世子放縱,召其夫婦同歸,欲行廢黜。猶惜其才美,諸子莫及,為之轉輾不樂。一日,偶至儀光樓下,高洋兄弟四人在花蔭踢球為戲,見王至,皆進前跪拜。王欲觀諸子志量,尚未發言。一內侍捧亂絲數縷而過。王問:「何所用?”對曰:「此織作坊棄下者。」王命諸子各取一縷治之。高浚、高淹等皆以手分理,洋獨拔劍將亂絲斬斷,王問:「何為?」對曰:「亂者必斬。」王大奇之。先是高洋內雖明決,外若昏愚,澄甚輕之,且因甚貌醜,每嗤曰:「此人亦得富貴,相法何由可解?」弟兄常侍王側,問及時事,世子應答如流,洋默無一語,故王亦不甚愛之。今見其出語不凡,遂加寵愛,私語婁妃曰:「此兒志量剛強,聰明內藴,非澄所及,可易而代之也。」妃曰:「澄輔政已久,朝野盡服,責其改過可耳。若竟廢之,妾以為不可。」未幾,世子夫婦至晉陽,欲見王,王不見;見婁妃,妃獨召公主入,以靜儀事詰之。公主不敢隱。妃曰:「歸語爾夫,父怒不可回也。」公主涕泣求解,妃曰:「汝且歸府,俟 其見父後圖之。」公主歸語世子,世子知靜儀事發,大懼。次日,王坐德陽堂,先召趙道德、張保財責問世子所為:「若一言不實,立死杖下。」二奴懼,遂以實訴。

王怒其導主為非,各杖一百,下在獄中。繼召世子,曆數其罪,杖而幽之,不放入朝。澄知身且見廢,憂懼成疾。婁妃為言于王,王曰:「俟能改過,而後復其職。」妃遣使密報,疾漸癒。其後王命楊休之撰定律令,命世子主其事,每日詣崇義堂檢校一次,即入德陽堂,侍于王側。高王天性嚴急,終日衣冠端坐,威容儼然,人不可犯。以世子多過,不少假顏色。


  

世子朝夕兢兢,唯恐獲罪。一日,王晝寢。世子欲進見婁妃,求放還朝。值諸夫人在柏林堂遊玩,懼涉嫌疑,不敢前進,背立湖山書院簾幕之下。

蓋諸夫人每朝謁婁妃,過了七星橋,便下車步行。所經湖山書院、芙蓉樓、柏林堂,約百餘步方至妃宮。芙蓉樓共七間,梁棟幃幔,皆畫芙蓉,故以為名。湖山書院亦有十數間,內有洞庭湖、金芝亭、臥龍山,奇花異草,蒼松翠柏,彷彿江南風景。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