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江健三郎作品集 - 396 / 526
文學類 / 大江健三郎 / 本書目錄
  

大江健三郎作品集

第396頁 / 共526頁。

 大小:

 第396頁

朗讀:

年輕的渡邊在大戰前曾在巴黎留學,當他對自己的導師表明了要將拉伯雷譯介到日本去的決心時,那位老練的法國人給這位野心勃勃的日本青年下了這樣的評價:「L′enCtreprise inouie de la traduction de l′in traduisible Rabelais」即「要把不可翻譯的拉伯雷譯為日語,這可是前所未聞的企圖」。另一位驚訝的幫腔者則更為直率地說道:「Belle entreprise Pantagrueline」,即「這是龐大固埃①式的、了不起的企圖」。然而,在大戰和被佔領期間的貧困、窘迫之中,渡邊一夫不僅完成了這項偉大的工程,而且還竭盡所能,把拉伯雷之前的、與拉伯雷齊駕並驅的、還有繼他之後的各種各樣的人文學者的生平和思想,移植到了處于混亂時期的日本。

①拉伯雷的代表作《巨人傳》中的巨人王。


  

我是渡邊一夫在人生和文學方面的弟子。從渡邊那裡,我以兩種形式接受了決定性的影響。其一是小說。在渡邊有關拉伯雷的譯著中,我具體學習和體驗了米哈伊爾·巴哈金①所提出並理論化了的「荒誕現實主義或大眾笑文化的形象系統」

物質性和肉體性原理的重要程度;宇宙性、社會性、肉體性等諸要素的緊密結合;死亡與再生情結的重合;還有公然推翻上下關係所引起的哄笑。

①米·巴哈金1895-1975前蘇聯文學理論家、批評家。

正是這些形象系統,使我得以植根於我置身的邊緣的日本乃至更為邊緣的土地,同時開拓出一條到達和表現普遍性的道路。不久後,這些系統還把我同韓國的金芝河、中國的莫言等結合在了一起。這種結合的基礎,是亞洲這塊土地上一直存續着的某種暗示

自古以來就似曾相識的感覺。當然,我所說的亞洲,並不是作為新興經濟勢力受到寵愛的亞洲,而是蘊含著持久的貧困和混沌的富庶的亞洲。

在我看來,文學的世界性,首先應該建立在這種具體的聯繫之中。為爭取一位韓國優秀詩人的政治自由,我曾參加過一次絶食鬥爭。現在,我則對中國那些非常優秀的小說家們的命運表示關注。渡邊給予我的另一個影響,是人文主義思想。

我把與米蘭·昆德拉所說的「小說的精神」相重複的歐洲精神,作為一個有生氣的整體接受了下來。像是要團團圍住拉伯雷一般,渡邊還寫了易於讀解的史料性評傳。他的評傳涵蓋了伊拉斯謨①和塞巴斯齊昂·卡斯泰利勇②等人文學者,甚至還包括從圍繞着亨利四世的瑪爾戈王后③到伽布利埃爾·黛托萊的諸多女性。就這樣,渡邊嚮日本人介紹了最具人性的人文主義、尤其是寬容的寶貴、人類的信仰、以及人類易於成為自己製造的機械的奴隷等觀念。

①德·伊拉斯謨1466B67-1536,荷蘭文學家、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人文主義者,著有《格言集》1500、《痴愚神禮讚》1511和《對話集》1518等文學作品。

②塞·卡斯泰利勇1515-156316世紀法國人文主義者、新教神學家。

③瑪爾戈王后1553-16151572年與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結婚。

他勤奮努力,傳播了丹麥偉大語法學家克利斯托夫·尼羅普的名言「不抗議戰爭的人,則是同謀者」,使之成為時事性的警句。渡邊一夫通過把人文主義這種包孕着諸多思想的西歐母胎移植到日本,而大膽嘗試了「前所未聞的企圖」,確實是一位「寵大固埃式的、了不起的企圖」的人。作為渡邊的人文主義的弟子,我希望通過自己這份小說家的工作,能使那些用語言進行表達的人及其接受者,從個人和時代的痛苦中共同恢復過來,並使他們各自心靈上的創傷得到醫治。我剛纔說過被日本人的暖昧「撕裂開來」這句話,因而我在文學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力圖醫治和恢復這些痛苦和創傷。

這種工作也是對共同擁有日語的同胞和朋友們確定相同方向而作的祈禱。

讓我們重新回到個人的話題上來吧。我那個在智力上存在着障礙、卻存活下來的孩子,在小鳥的歌聲中走向巴哈和莫扎特的音樂世界,並在其中成長,終於開始創作自己的樂曲。我認為,他最初的小小作品,無異於小草葉片上閃爍着的耀眼的露珠,充滿新鮮的亮光和喜悅。純潔一詞好像由in和nocea組合而成,即沒有暇疵。


  
光的音樂,的確是作曲家本人純真的自然流露。

然而,當光進一步進行音樂創作時,作為父親,我卻從他的音樂中清晰地聽到了「陰暗靈魂的哭喊聲」。智力發育滯後的孩子盡了最大努力,以使自己「人生的習慣」

作曲,得以在技術上發展和構思上深化。這件事的本身,也使得他發現了自己心靈深處尚未用語言觸摸過的、黑暗和悲哀的硬結。

而且,「陰暗靈魂的哭喊聲」被作為音樂而美妙地加以表現這一行為本身,也在明顯地醫治和恢復他那黑暗和悲哀的硬結。作為使那些生活在同時代的聽眾得到醫治和恢復的音樂,光的作品已經被廣泛接受。從藝術的這種不可思議的治癒力中,我找到了相信這一切的依據。

我無須仔細進行驗證,只是遵循這一信條,希望能夠探尋到一種方法

如果可能,將以自己的羸弱之身,在20世紀,于鈍痛中接受那些在科學技術與交通的畸形發展中積累的被害者們的苦難。我還在考慮,作為一個置身于世界邊緣的人,如何從自己的意願出發展望世界,並對全體人類的醫治與和解作出高尚的和人文主義的貢獻。許金龍 譯□ 作者:大江健三郎生的定義頒獎辭歇爾·耶思普瑪基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