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同日教令,修正政事堂組織令,凡大總統發佈之命令,由政事堂奉行,政事堂鈐印,國務卿副署。
與清制內閣奉上諭同。同日批令,蒙古章嘉呼圖克圖等,奏請正位,實屬傾誠愛國,深堪嘉尚,著交蒙藏院傳獎。
十八日策令,特任馮國璋為參謀總長,未到任以前,著唐在禮代理,
因馮氏勸進較後,特欲調入京都,免生異志。同日申令,舊侶及耆碩數人,均勿稱臣。
同日申令,滿、蒙、回、藏待遇條件,繼續有效。十九日申令,著政事堂飭法制局將民國元年以來法令,分別存留廢止,悉心修正,呈請施行。
同日批令,代理國務卿陸徵祥等,奏請準設大典籌備處,已悉。
二十日申令,徐世昌、趙爾巽、李經羲、張謇為嵩山四友,頒給嵩山照影各一幀。
二十一日策令,特封龍濟光、張勛、馮國璋、姜桂題、段芝貴、倪嗣沖為一等公,湯薌銘、李純、朱瑞、陸榮廷、趙倜、陳宦、唐繼堯、閻錫山、王占元為一等侯,張錫鑾、朱家寶、張鳴岐、田文烈、靳雲鵬、楊增新、陸建章、孟恩遠、屈映光、齊耀琳、曹錕、楊善德為一等伯,朱慶瀾、張廣建、李厚基、劉顯世為一等子,許世英、戚揚、呂調元、金永、蔡儒楷、段書雲、任可澄、龍建章、王揖唐、沈金鑒、何宗蓮、張懷芝、潘矩楹、龍覲光、陳炳焜、盧永祥為一等男,李兆珍、王祖同為二等男。
同日策令,特任陸徵祥為國務卿,仍兼外交總長。
二十二日策令,追封趙秉鈞為一等忠襄公,徐寶山為一等昭勇伯。
同日申令,永遠革除太監等名目,內廷供役,改用女官。
二十三日策令,特封劉冠雄為二等公,雷震春為一等伯,陳光遠、米振標、張文生、馬繼增、張敬堯為一等子,倪毓棻、張作霖、蕭良臣為二等子,林葆懌、饒懷文、吳金標、王金鏡、鮑貴卿、寶德全、馬聯甲、馬安良、白寶山、昆源、施從濱、黎天才、杜錫鈞、王廷楨、楊飛霞、江朝宗、徐邦傑、李進才、呂公望、馬龍標、吳炳湘為一等男,吳俊升、王懷慶、吳慶桐、馮德麟、王純良、李耀漢、馬春發、胡令宣、莫榮新、譚浩明、周駿、劉存厚、葉頌清、張載陽、張子貞、劉祖武、石星川為二等男,石振聲、何豐林、臧致平、吳鴻昌、王懋賞、唐國謨、方更生、張仁奎、陳德修、殷恭先、周金城、李紹臣、康永勝、常德盛、張殿如、馬福祥、張樹元、李長泰、許蘭洲、朱熙、孔庚、方玉普、馬龍潭、裴其勛、朱福全、隆世儲、方有田、陳樹藩、陸裕光、楊以德為三等男。
又予一二等輕車都尉世職,共七十餘人,名不備錄。這數令頒發出來,朝野注目,統說新天子登基在即,所以有此佈置,就是老袁心中,也以為恩威並濟,內外兼籌,佈置得七平八穩,可以任所欲為了。惟籌備大典處,是籌備登極大典,相傳于十一月初二日,即已密行設立,至十九日始見發表,尚是掩耳盜鈴的計策。起初嚴守秘密,未敢動用國帑,左支右絀,辦理為難。當有二姨太黃氏,與三姨太何氏,首先發起擬將家人私蓄撥出若干,作為籌備處的資本金。
統計袁氏妻妾十六人,子十五人,女十四人,每人助一萬圓,可得四十五萬圓。他日皇帝登極,各得優先利益,彷彿如前清幕吏,先墊款項,稱為帶肚子一般。皇帝家中,亦沿此習,確是一段笑史。袁氏正室于夫人,與次子克文,三女淑順,本未曾贊同帝制,且以為此等惡習,不應出自帝家,因此不願入股。
此外當一致贊成,當下湊集四十二萬圓,開手籌辦,但須覓一親信可靠的人物,充作處長,方免舞弊。女眷們的金錢,來處不易,所以格外審慎。這消息傳達出去,即有人運動斯缺,情願承認。看官道是何人,就是皇帝伯伯的愛侄兒,名叫乃寬。
他既與老袁認作叔侄,當然如骨肉至親,無所嫌避,所以出入府中,無論袁氏姬妾,盡得相見。且因他語言柔媚,體態慇勤,容易得人歡心,往來無間,此次即至二姨太三姨太前,乞求推薦,願先獻番佛十萬尊,作為孝敬。看官試想,兩位姨太太,只攜出了二萬圓,拼入優先股,今復得了十萬圓,除二萬外,還有八萬圓好處,哪有不允之想?好一場賺錢生意。當下滿口承認,即夕向老袁進言道:「大典籌備處,已有四十餘萬圓湊集,不日可開辦了。
但處長一席,總須擇一心腹人,方可勝任。」老袁介面道:「這個自然。」二姨太便道:「據妾想來,莫如禦侄乃寬。」三姨太又道:「他本是同宗,辦事又向來勤謹,真是所舉得人了。」可見金錢之魔力。老袁笑道:「卿等慧眼,想必不錯,我便叫他任事罷。」次日,即召乃寬入內,令為大典籌備處處長。乃寬自然受命,拜謝鴻恩,一面復潛向兩姨太處,申鳴謝悃。
曾拜倒石榴裙下否?任事以後,第一件是籌辦皇帝的龍袍,第二件是籌辦后妃的象服;此時京城裡面的綢緞綉貨莊,要算是山東巨宦開設的瑞蚨祥。該肆聞信,料是一場大主題,忙到籌備處設法運動,兜攬生意。處長袁乃寬親與商議,先將回扣議妥,這一着最是要緊。然後與議龍袍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