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朕欽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于前,北方各將,亦主張于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歸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組織臨時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內安,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還有兩道諭旨,一道是頒佈優待條件,一道是飭文武官吏,各循職守,毋生異論。是日北京遍懸五色旗,民國南北統一,二百六十八年的清室,已成過去的歷史。臨時大總統孫文,復提出最後的協議五條,交伍代表轉達北京,條款列着:
一清帝退位,由袁同時咨照駐京各國公使,請轉知民國政府,現在清帝已經退位,或轉飭旅滬領事轉達亦可。
二同時袁須宣佈政見,絶對贊同共和主義。
三文接到外交團或領事團通知清帝佈告後,即行辭職。
四由參議院舉袁為臨時總統。
五袁被舉為臨時總統後,誓守參議院所定之憲法,乃能授受事權。
伍代表即日發電,由袁世凱接着,已是滿意,自然沒有意外的爭執了。小子有詩詠道:
帝運告終清祚覆,中華一統共和成。
如何尚逐中原鹿,攫得全權始撤兵?
欲知老袁答覆的電文,且從下回接閲。
此回為化板為活文字,優待清室等條件,已見《清史演義》,而此書亦萬不能不錄。經作者一番熔化,覺得各條文字,煞費磋磨;且于清室提出原稿,亦曾載及,愈見當時改正,不可謂非參議員之功。至敘及臨時政府,與參議院之關係,是為南京組織政府三月內之舉動,亦可留作一段話柄,固非漫無抉擇,隨筆鋪敘已也。後文述及隆裕後蓋印,以及孫總統提出協議,無非為老袁屬筆,總結一詩,具見大意。
皮裡陽秋,可于此書證之。
第七回請瓜代再開選舉會 迓專使特闢正陽門
卻說清內閣總理袁世凱,已奉隆裕太后懿旨,令他組織臨時政府。上加清內閣總理五字,義微而顯。後由南京臨時總統孫文,交伍代表電達老袁,老袁心滿意足,即日覆電云:
南京孫大總統黎副總統各部總長參議院同鑒:共和為最良國體,世界所公認,今由帝政一躍而躋及之,實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國無窮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詔辭位,業經世凱署名,則宣佈之日,為帝政之終局,即民國之始基,從此努力進行,務令達到圓滿地位,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于中國。大眾聽著。現在統一組織,至重且繁,世凱極願南行,暢聆大教,共謀進行之法。
只因北方秩序,不易維持,軍旅如林,須加部署,而東北人心,未盡一致,稍有動搖,牽涉全國。諸君皆洞鑒時局,必能諒此苦衷。至共和建設重要問題,諸君研究有素,成竹在胸,應如何協商統一組織之法,尚希迅速見教!
臨時總統孫文,既接此電,當向參議院提出辭職書,其文云: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咨:前後和議情形,前已咨交貴院在案,昨日伍代表得北京電云云,又接北京電云云。兩電見前,均從略。本總統以為我國民之志,在建設共和,傾覆專制,義師大起,全國景從。清帝鑒於大勢,知保全君位,必然無效,遂有退位之議。
今既宣佈退位,贊成共和,承認中華民國,從此帝制永不留存於中國之內,民國目的,亦已達到。當締造民國之始,本總統被選為公僕,宣佈誓書,以傾覆專制鞏固民國圖謀幸福為任。誓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國民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本總統即行辭職。現在清帝退位,專制已除,南北一心,更無變亂,民國為各國承認,旦夕可期。
本總統當踐誓言,辭職引退,為此咨告貴院,應代表國民之公意,速舉賢能,來南京接事,以便解職。附辦法條件如下。
臨時政府地點,設于南京,為各省代表所議定,不能更改。辭職後,俟參議院舉定新總統,親到南京受任之時,大總統及國務各員,乃行解職。臨時政府約法,為參議院所制定,新總統必須遵守頒佈之一切法律章程。
此咨。
又有薦賢自代咨文,詞云:
今日本總統提出辭表,要求改選賢能。選舉之事,原國民公權,本總統原無容喙之地。惟前使伍代表電北京,有約以清帝實行退位,袁世凱君宣佈政見,贊成共和,即當提議推讓。想貴院亦表同情。
此次清帝遜位,南北統一,袁君之力實多,其發表政見,更為絶對贊同共和。舉為總統,必能盡忠民國。且袁君富於經驗,民國統一,賴有建設之才。故敢以私見貢薦于貴院,請為民國前途熟計,無失當選之人,大局幸甚!此咨。
這兩篇咨文,到了參議院,各議員一律可決,定於二月十五日,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屆期這一日,孫總統率各部總長,及各將校,共謁孝陵。孝陵即明太祖墓,在南京朝陽門外,當鍾山南麓,由孫總統主祭,宣告漢族光復,民國統一。司祝官讀罷祭文,兩旁奏起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