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本論 - 510 / 772
古典經濟學類 / 馬克思 / 本書目錄
  

資本論

第510頁 / 共772頁。

 大小:

 第510頁

朗讀:

因為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研究利潤分割成的各個組成部分,因而它們對我們來說還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僅僅為了避免誤解,才預先指出下面這一點:把發展階段不同的各個國家加以比較時,即把資本主義生產發達的國家同工人雖然在實際上受資本家剝削但勞動在形式上還不從屬於資本的國家(例如在印度,萊特就是作為獨立的農民從事經營,他的生產本身還不從屬於資本,雖然高利貸者以利息的形式不僅搾取他的全部剩餘勞動,而且按照資本主義的說法,甚至還搾取他的一部分工資)加以比較時,如果我們用一個國家的利息率水平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利潤率水平,239那是非常錯誤的。那麼,如果是比較兩個資本主義生產發達的國家呢?在勞動在形式上還不從屬於資本的國家,利息包含全部利潤,甚至比利潤更多,不象在資本主義生產發達的國家,它只代表所生產的剩餘價值或利潤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這裡主要決定利息率的各種情況(高利貸者對顯貴們即地租所有者的貸款),同利潤完全無關,相反,它們只是說明高利貸按什麼比率佔有地租。

在資本主義生產發展階段不同、因而資本有機構成也不同的兩個國家中,正常工作日較短的國家的剩餘價值率(剩餘價值是決定利潤率的一個因素),可以高於正常工作日較長的國家。第一,如果英國的10小時工作日由於勞動強度較高,而和奧地利的14小時工作日相等,那末,在工作日同樣分割時,英國5小時剩餘勞動,在世界市場上可以比奧地利7小時剩餘勞動代表更高的價值。第二,同奧地利相比,英國的工作日可以有較大的部分形成剩餘勞動。


  

一個同樣的甚至不斷提高的剩餘價值率表現為不斷下降的利潤率,這個規律換句話說就是:一定量的社會平均資本(例如資本100)表現為勞動資料的部分越來越大,表現為活勞動的部分越來越小。這樣,因為追加在生產資料上的活勞動的總量,同這種生產資料的價值相比,是減少了,所以,無酬勞動和體現無酬勞動的價值部分,同預付總資本的價值相比,也減少了。或者說,所投總資本中轉化為活勞動的部分越來越小,因而這個總資本所吸收的剩餘勞動,同它自己的量相比,也越來越小,雖然所使用的勞動的無酬部分和有酬部分的比率可以同時增大。可變資本的相對減少和不變資本的相對增加(儘管這兩個部分都已經絶對增加),如上所說,只是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另一種表現。

240

假定資本10080c+20v構成,後者=20個工人;剩餘價值率為100%,就是說,工人半天為自己勞動,半天為資本家勞動。再假定在一個比較不發達的國家,資本=20c+80v,後者=80個工人。但是,這些工人需要用工作日的2/3為自己勞動,只用1/3為資本家勞動。如果其他一切條件相同,工人在前一場合生產價值40,在後一場合生產價值120

前一個資本生產80c+20v+20m=120;利潤率=20%;後一個資本生產20c+80v+40m=140;利潤率=40%。所以,儘管剩餘價值率在前一場合=100%,在後一場合只=50%,前者二倍于後者,利潤率在後一場合還是二倍于前一場合。但是另一方面,一個同樣大小的資本在前一場合只佔有20個工人的剩餘勞動,在後一場合卻佔有80個工人的剩餘勞動。

利潤率不斷下降的規律,或者說,所佔有的剩餘勞動同活勞動所推動的物化勞動的量相比相對減少的規律,決不排斥這樣的情況:社會資本所推動和所剝削的勞動的絶對量在增大,因而社會資本所佔有的剩餘勞動的絶對量也在增大;同樣也決不排斥這樣的情況:單個資本家所支配的資本支配着日益增加的勞動量,從而支配着日益增加的剩餘勞動量,甚至在它們所支配的工人人數並不增加的時候,也支配着日益增加的剩餘勞動量。

假定工人人口已定,例如200萬,再假定平均工作日的長度、強度以及工資也已定,因而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的比率也已定,那末,這200萬工人的總勞動,以及他們的表現為剩餘價值的剩餘勞動,就總是生產出同樣大小的價值量。但是,隨着這個勞動所推動的不變資本(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量不斷增加,這個價值量和這個資本的價值(這個價值和資本的量一起增加,雖然不是按相同的比例增加)的比率會下降。因此,這個比率從而利潤率會下降,241儘管資本所支配的活勞動的量和它吸收的剩餘勞動的量同以前一樣。這個比率所以會發生變化,並不是因為活勞動的量減少了,而是因為活勞動所推動的已經物化的勞動的量增加了。


  

這種減少是相對的,不是絶對的,實際上同所推動的勞動和剩餘勞動的絶對量毫無關係。利潤率的下降,不是由於總資本的可變組成部分的絶對減少,而只是由於它的相對減少,由於它同不變組成部分相比的減少。

關於勞動量和剩餘勞動量已定的情況所說的話,也適用於工人人數增加的情況,從而,在上述前提下,也適用於所支配的勞動量增加的情況,特別是適用於這個勞動的無酬部分即剩餘勞動的量增加的情況。如果工人人口由200萬增加到300萬,以工資形式付給工人人口的可變資本現在也由以前的200萬增加到300萬,而不變資本由400萬增加到1500萬,那末,在上述前提下(工作日和剩餘價值率不變),剩餘勞動量或剩餘價值量就增加一半,即50%,由200萬增加到300萬。但是,儘管剩餘勞動的絶對量,因而剩餘價值的絶對量增加了50%,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的比率還是會由2:4下降到3:15,而剩餘價值和總資本的比率如下(以百萬為單位):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