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盧梭雖然對「充滿了欺騙、誹謗與謊言」的這一代人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但他還希望他的作品能夠「傳到一個較好的下一代人手中」,也就是說,他對下一代人還是抱有希望的。所以他相信世人公正看待他的那一天遲早會到來。有了這個信念,他的心又平靜下來了,他又恢復了每天散步、遐想、採集植物標本、寫作、做他自己願意做的事。
1777年底至
1778年初那個冬天,盧梭很少外出,他的生活好像不那麼有規律了。
1778年
4月
12日,是復活節前的又一個宗教節日——聖枝主日。這天清晨,盧梭聽到了教堂的鐘聲,立刻想起
50年前的這個節日,他初次見到華倫夫人,當時的情景一下子浮現在眼前,使他先是一陣激動,接着便是悵然長嘆。思索了片刻,他便拿起筆來,寫下對她的追思:今天是聖枝主日,同華倫夫人初次見面,至今已經整整
50年了。她當時只有
28歲,而我還不到
17歲……我沒有哪一天不在愉快地、懷着深情回憶起這段時期,這是我不受干擾、沒有阻礙地充分體現我自己的時期,現在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這是我真正生活的惟一而短暫的時期。
5月
20日,應朋友吉拉丹侯爵的盛情邀請,盧梭離開巴黎,遷到了侯爵在埃爾姆農維爾的別墅去居住。他住在這裡非常安閒,几乎不和任何人來往,也不再寫作,每天散步、閒游和尋覓標本,在植物花草中尋求樂趣。
7月
2日,盧梭還是按照老習慣一清早就外出採集植物標本,但這次因為腳痛很快就回家了。喝完咖啡,他對戴萊絲說要去吉拉丹侯爵家,給他小女兒講音樂,並囑咐她給鎖匠付款。
戴萊絲找到鎖匠付完款後回到家時,聽見盧梭呻吟說:「我感到胸口一陣陣疼痛,大腦也像被敲打似的。」這時是早晨
7點鐘,外面天氣晴朗,盧梭說他想看看美麗的陽光,戴萊絲便扶他到窗前,只聽他說道:「全能的主啊!天氣如此晴朗,沒有一片雲,上帝在等着我了。」說完,他便失去了知覺。到充滿陽光的地方去了。
後經醫生診斷,寫下了「由於嚴重的尿毒症而引起的中風」的記錄。
第二天,人們紛紛來到埃爾姆農維爾,瞻仰這位偉人的遺容。隨後,他被安葬在波拉斯島上,這是他生前嚮往的地方。法國大革命後,
1794年
4月
15日,革命政府遷葬盧梭靈柩于巴黎先賢祠。
第十章 盧梭的歷史地位和影響盧梭生前在他的自傳中寫道:「如果我的名字能夠流傳到後世……」如今他已經離開這個世界
220年了,他的名字一直被全世界記着,而且往往冠以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等頭銜,他是當之無愧的。他的一些著作思想,曾經作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武器和旗幟,也是世界人民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武器和旗幟;他那些充滿激情和智慧的理論,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上樹立了一個里程碑。盧梭在政治思想、文學等方面,都是「開始一個時代」的人物。盧梭的影響通過他那些驚世之作,當時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震動,不僅在法國,在歐洲,也傳到了世界。
盧梭在晚年改名換姓的隱居中,還有一位著名的波蘭貴族,在政局不定的情況下,登門向盧梭請教補救辦法。他接待此公時的談話內容,後被馬克思稱讚為「盧梭曾為波蘭草擬了最好的政治制度」。遠隔重洋的科西嘉革命者也曾寫信邀請盧梭去該國擔任制定憲法的工作。可見他的影響噹時就是世界性的。
現在隨着他那些傳世之作越來越多地被翻譯成世界各種文字出版,他的讀者、研究者的分佈面有越來越廣的趨勢。就我國而言,最早只翻譯出版了他的《民約論》
後改譯為《社會契約論》,後來,特別是近些年來才陸續翻譯出版他的其他一些著作。過去只知有《民約論》的政治生活中的盧梭,現在又從其他領域裡讀到似曾相識的另一樣的盧梭,才知道盧梭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要想全面瞭解他的影響,需要根據他的幾部傳世之作從不同方面加以評述。
政治思想方面:盧梭出身平民,經歷坎坷,長期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他親身感受到封建專制制度下,廣大下層人民的苦難,對他們的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同時,他還以僕人、隨從、秘書、家庭教師、大使秘書、作家的身份,出入于上流社會,親眼目睹了貴族們的窮奢極欲、倚勢欺人和官場的腐敗、專橫,扼殺了生來自由平等的人們的天性,從內心裡憎恨不合理的封建社會制度。他這種愛憎感情,通過他的兩篇應徵論文,特別是第二篇《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充分表現了出來。《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是盧梭整個思想理論體系的核心和全部世界觀的基礎。
他以後的許多思想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闡發的。他把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放在私有制上。他看到了私有制得以產生的條件,是與「鐵和穀物」的應用有關,和「一個人據有兩個人吃的糧食」有關。剝削和壓迫就以此為基礎,同時也為文明社會一切罪惡活動提供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