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中 - 59 / 530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中

第59頁 / 共530頁。

 大小:

 第59頁

朗讀:

花草蒙拾一卷。 王士禛撰。 詞話二卷。 毛奇齡撰。 詞苑叢談十二卷。 徐釚撰。 古今詞話六卷。 沈雄撰。 詞藻四卷,詞統源流一卷,金粟詞話一卷。 彭孫遹撰。 詞家辨證一卷。 李良年撰。 七頌堂詞繹一卷。 劉體仁撰。 詞綜偶評一卷。 許昂霄撰。 填詞名解四卷。 毛先舒撰。 遠志齋詞衷一卷。 鄒祗謨撰。 詞林紀事二十二卷。 張宗橚編。 雨村詞話一卷。 李調元撰。 香研居詞麈五卷。 方成培撰。 蓮子居詞話四卷。 吳衡照撰。 聽秋聲館詞話二十捲。 丁紹儀撰。 賭釭山莊詞話十二卷。 謝章鋌撰。 芬陀利室詞話三卷。 蔣敦復撰。 詞譜四十捲。 康熙五十四年禦定。詞律二十捲。 萬樹撰。 詞律拾遺六卷。 徐本立撰。 詞律校勘記二十捲。 杜文瀾撰。 填詞圖譜六卷,續集二卷。 賴以邠撰。 白香詞譜一卷。 舒夢蘭撰。 白香詞譜箋四卷。 謝朝徵撰。 天籟軒詞譜六卷。 葉申薌撰。 詞韻選集一卷。 應扌為謙撰。 榕園詞韻一卷。 吳寧撰。 學宋齋詞韻一卷。 吳烺撰。 詞韻二卷。 仲恆撰。 詞林正韻三卷。 戈載撰。 詞韻考略一卷。 許昂霄撰。 碎金詞韻四卷。 謝元維撰。 新聲譜一卷。 硃和羲撰。

以上詞曲類詞話、詞譜、詞韻之屬


  

曲譜十四卷。 康熙五十四年奉敕撰。 九宮大成曲譜八十一卷,閏集一卷。 莊親王撰。 昭代簫韶二十捲。 王廷章等輯。 制曲枝言一卷。 黃周星撰。 南曲入聲答問一卷。 毛先舒撰。 樂府傳聲二卷。 徐大椿撰。 一笠庵北詞廣正譜不分卷。 李元玉撰。 南詞定律十三卷。 楊緒等撰。 太古傳宗二卷。 鄒金聲等撰。 曲目表一卷。 支豐宜撰。 曲海總目一卷。 黃文暘撰。 雨村曲話二卷。 李調元撰。 曲話五卷。 梁廷枬撰。

以上詞曲類南北曲之屬 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

有清之世,歐洲諸國以製器相競致強富,路船郵電,因利乘權。道光朝五口通商,各國踵跡至。中外棣通,外舟侵入我江海置郵通商地。大北、大東兩公司海底電線貫太平洋、大西洋而來,亦駢集我海上,駸駸有返客為主之勢焉。李鴻章、郭嵩燾諸臣以國權、商務、戎機所關甚钜,抗疏論列。其始也阻於眾咻,其繼也卒排群議而次第建設之,開我國數千年未有之奇局。於時鴻章總督直隷,領北洋通商大臣,忍詬負重,卒觀厥成。長江招商輪船局始於同治十三年。逮光緒三年,有唐山胥各莊鐵路之築。四年,設郵政局。五年,設電線於大沽、北塘海口砲台,西達天津。自時厥後,歲展月拓,分途併進。輪船則有官輪、商輪之別,鐵路則有官辦、商辦之別,電線則有部辦、省辦之別,郵政則有總局、分局之別。宣統初,郵傳部計路之通車者逾萬里,綫之通電者九萬餘裡,局之通郵者四千餘處。歲之所入,路約銀二千萬,電約一千萬,郵六百餘萬,而歲支外所盈無幾,無乃分其利者眾歟?昔者車行日不過百里,舟則視風勢水流為遲疾,廷寄軍書,驛人介馬俟,盡日夕行不過六七百里已耳。今則京漢之車,津滬之舟,計程各二三千里而遙,不出三日,郵之附舟車以達者如之。若以電線達者,數萬里外瞬息立至。民情慮始難,觀成易,故船、電、路皆有商辦名。顧言利之臣胥欲籠為國有,以加諸電商者加之川漢自辦之路,操之過激,商股抗議者輒罪之。淫刑而逞,以犯眾怒,黨人乘之,國本遂搖。孔子論治,以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為極盛。清之天下,可謂同文同軌矣,惟行殊焉,而理亂頓異。則知伏羲氏所謂通天下之志者,有形下之器,尤貴有形上之道以維繫之,未可重器而遺道也。撰交通志。

鐵路

鐵路創始於英吉利,各國踵而行之。同治季年,海防議起,直督李鴻章數為執政者陳鐵路之利,不果行。

光緒初,英人擅築上海鐵路達吳淞,命鴻章禁止,因偕江督沈葆楨,檄盛宣懷等與英人議,卒以銀二十八萬兩購回,廢置不用,識者惜之。

三年,有商人築唐山至胥各莊鐵路八犬裡,是為中國自築鐵路之始。


  

六年,劉銘傳入覲,疏言:「自古敵國外患,未有如今日之多且強也。一國有事,各國環窺,而俄地橫亙東、西、北,與我壤界交錯,尤為心腹之憂。俄自歐洲起造鐵路,漸近浩罕,又將由海參崴開路以達琿春,此時之持滿不發者,以鐵路未成故也。不出十年,禍且不測。日本一彈丸國耳,師西人之長技,恃有鐵路,亦遇事與我為難。舍此不圖,自強恐無及矣。自強之道,練兵造器,固宜次第舉行。然其機括,則在於急造鐵路。鐵路之利,於漕務、賑務、商務、礦務、釐捐、行旅者,不可殫述,而於用兵尤不可緩。中國幅員遼闊,北邊綿亙萬里,毗連俄界;通商各海口,又與各國共之。畫疆而守,則防不勝防,馳逐往來,則鞭長莫及。惟鐵路一開,則東西南北呼吸相通,視敵所趨,相機策應,雖萬里之遙,數日可至,百萬之眾,一呼而集。且兵合則強,分則弱。以中國十八省計之,兵非不多,餉非不足,然此疆彼界,各具一心,遇有兵端,自顧不暇,徵餉調兵,無力承應。若鐵路告成,則聲勢聯絡,血脈貫通,裁兵節餉,並成勁旅,防邊防海,轉運槍砲,朝發夕至,駐防之兵即可為遊擊之旅,十八省合為一氣,一兵可抵十數兵之用。將來兵權餉權,俱在朝廷,內重外輕,不為疆臣所牽制矣。方今國計絀於邊防,民生困於釐卡。各國通商,爭奪利權,財賦日竭,後患方殷。如有鐵路,收費足以養兵,則釐卡可以酌裁,裕國便民,無逾於此。今欲乘時立辦,莫如籌借洋債。中國要路有二:南路一由清江經山東,一由漢口經河南,俱達京師;北路由京師東通盛京,西達甘肅。若未能同時並舉,可先修清江至京一路,與本年擬修之電線相為表裡。」

事下直督李鴻章、江督劉坤一議覆。鴻章言:「鐵路之設,關於國計、軍政、京畿、民生、轉運、郵政、礦務、招商、輪船、行旅者,其利甚溥。而借用洋債,外人於鐵路把持侵佔,與妨害國用諸端,亦不可不防。」坤一以妨兒民生、釐稅為言。學士張家驤言興修鐵路有三大弊。復下其疏於鴻章,鴻章力主銘傳言。會台官合疏力爭,侍講張楷言九不利,禦史洪良品言五害,語尤激切。以廷臣諫止者多,詔罷其議。嗣是無復有言之者矣。

十一年,既與法國議和,朝廷念海防不可弛,詔各臣工切籌善後。李鴻章言:「法事起後,借洋債累二千萬,十年分起籌還,更無力籌水師之歲需。開源之道,當效西法採煤鐵、造鐵路、興商政。礦藏固為美富,鐵路實有遠利。但招商集股,難遽踴躍,官又無可資助。若輕息假洋款為之,雖各國所恆有,乃群情所駭詫,非聖明主持於上,誰敢破眾議以冒不韙?」大學士左宗棠條上七事,一言宜仿造鐵路:「外國以經商為本,因商造路,因路治兵,轉運靈通,無往不利。其未建以前,阻撓固甚,一經告成,民因而富,國因而強,人物因而倍盛,有利無害,固有明徵。電報、輪船,中國所無,一旦有之,則為不可少之物。倘鐵路造成,其利尤溥。清江至通州宜先設立鐵路,以通南北之樞,一便於轉漕,而商務必有起色;一便於徵調,而額兵即可多裁。且為費僅數百萬,由官招商股試辦,即可舉行,且與地方民生並無妨礙。迨辦有成效,再添設分支。至推廣西北一路,尤為日後必然之勢。」疏下王大臣議,雖善其言而不能用也。是年冬,鴻章復言:「陶城、臨清間二百餘裡,運道淤墊,請試辦鐵道,為南北大道樞紐。」上用漕督崧駿等言,格不行。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