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 174 / 298
中國現代史類 / 中科院 / 本書目錄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174頁 / 共298頁。

 大小:

 第174頁

朗讀:

1943年初,史迪威(Joseph Stilwell)將軍(見下節)的政治顧問戴維斯(John P.Davies)建議派遣一個美國軍事觀察團前往中共控制區,但這個建議沒有被史迪威採納。戴維斯在1943624日和1944115日再次向史迪威和國務院遞呈了他的建議;他指出中共軍隊是華北地區最有凝眾力、紀律最嚴明也最有進取心的抗日部隊,而華北也正是未來蘇聯參戰時蘇軍最有可能進入的地區。向延安派遣一個美國使團可以蒐集軍事情報、判斷蘇聯的意圖,或許還可以消除俄國對中共的影響力。34羅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總統雖然對這個建議很感興趣,但由於蔣的反對,他將這件事擱置了起來。

美國國務院外交官謝偉思(John s.Service)作了另一項提議,他報告說中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下中國境內最有活力的力量,建議華盛頓應利用中共來平衡蘇聯在中國和東亞的影響。最後,在1944623日,羅斯福獲得蔣中正同意,派一個軍事觀察團前往延安。35


  

第一支美國派遣隊于722日抵達中共的首都,第二支則在87日到達。這個團隊被稱為「迪克西使團」,共有十八名成員,帶隊的是包瑞德(David D.Barrett)上校,他曾是一名漢語教官和派駐北京的武官。使團的主要目的成了「瞭解這些人」,「判斷他們未來如果裝備美式器械將具備的作戰潛能」,評估「(中國)共產黨對戰爭的潛在貢獻」。36

包瑞德發現「(中共的)訓練方法基本上是程序化的,按我們的標準來看沒有多大價值。」他得出結論說「他們是一些出色的游擊戰士,但就大規模作戰而言......他們決無能力與強大的日軍硬碰硬地較量並打正規戰。」37

中共領袖們親切地接待了迪克西使團,並于19448月底,謝偉思對毛澤東主席作了那次被長期壓住的著名采訪。毛澤東宣稱他希望避免內戰,但只有當美國人能夠實施干預以迫使蔣中正接受妥協時才有可能。這樣的干預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沒有美國的援助,國民黨是無法用武力壓服中共的。內戰「在所難免但也不一定要爆發」,這最終要由美國人來決定。

毛澤東又補充說,無論怎樣,美國自己先得將中國從日本解放出來,而在這一點上,他的軍隊之支持是至關重要的。戰爭的影響將在軍事上以及在戰後時期限制蘇聯的幫助。38華府閲讀了謝偉思的報告,但置之不理。美國繼續扶持蔣作為中國合法政府的首腦,同時希望他能革新他的政權以求挫敗中共。

不過,美國希望在可能的條件下將中共的部隊融合進對日本的戰爭。

戴維斯和謝偉思確信蔣消滅不了共產黨,極有可能的是共產黨打垮了他,除非國民黨實行激烈的改革。194411月初,接替謝偉思在延安的戴維斯得出結論,「共產黨將在中國存在下去。中國的命運不是由蔣掌握,而是掌握在共產黨手裡。」39戴維斯和謝偉思確信支援中共比支持國民黨意義更大。

他們考慮了各種選擇,包括利用中共的民族主義特徵儘可能地把中共與俄國人分隔開來。但在最後,他們相信蔣不會改革他的政權,而他們也擔心美國會把蔣一腳踢開。戴維斯向華盛頓建議「我們現在不應該拋棄蔣介石。在目前時刻這樣做,我們將得不償失。」40

在這種模棱兩可的背景下,美國駐華人員考慮暗中與中共建立關係,儘管蔣的反對是眾所周知的。在延安的軍方使團把共區稱作是「一個不同的國家」,延安是「中國最現代的地方」。美國人一再注意到中共的民族主義和實用主義,在1944年秋,他們就預見到中共非常有可能取得最後勝利。就連那位以親國民黨立場著稱的羅斯福總統駐華特使赫爾利(Patrick Hurley)也在194411月訪問延安後評價說,中共是「中國唯一真正的民主分子」,他們「事實上不是共產黨;他們正在為民主原則而奮鬥。」高斯(Clarence Gauss)大使也認為他們可能贏得最後勝利;高斯主張「退出中國政局,聽憑它(國民政府)垮台,自行了結」。41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魏德邁(Albert C.Wedemeyer)將軍的一些參謀人員與戰略情報局合作,決定向中共建議一項武裝兩萬五千名游擊隊和更多民兵的計劃。美國特種部隊將前來訓練這批人,並率領他們進攻一些由魏德邁選定的戰略要點,所有中共軍隊將與魏德邁將軍合作。但是,美國駐華情報機關中最保守、與國民黨秘密警察淵源也最深的美國海軍情報局將這一消息透露給了蔣。魏德邁和赫爾利都聲稱對這一計劃的擬議一無所知而委過于包瑞德,包瑞德因此被剝奪了晉陞准將的機會及被迫承受許多其它的屈辱。


  
42

延安的經驗在中共歷史上是極其重要的。就內部而言,它根據群眾路線創立了一套新的社會政治制度,同時毛澤東創造性地為他的革命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就外部而言,它吸引了一個美國軍事觀察團、一些美國國務院外交官和一個美國總統特使前來訪問,另外還有大批外國記者前來採訪。它實際上取得了一種半國際承認的地位。

1945年,延安控制着十八塊根據地,共有一百萬平方公里,約一億人口。它擁有一百萬黨員和相同數量的武裝力量。毛澤東事實上建立了與國民政府爭奪國家最高政權的另一個中國。按一位著名歷史學家的觀點,毛澤東的政策中,沒有哪一項比「在抗戰環境下的第二次統戰政策」更有益於他的最後勝利。

437.戰時外交與美國捲入中國事務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