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 122 / 298
中國現代史類 / 中科院 / 本書目錄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122頁 / 共298頁。

 大小:

 第122頁

朗讀:

洶湧的浪潮使滿族旗人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在這樣的壓力下,朝廷于1908827日發佈了「憲法大綱」,並規定在憲法生效以前有九年預備期。

太后從未真正考慮過在中國引入君主立憲制。清朝的「大綱」實際上給了皇帝比日本模式更大的權力,因它規定行政、立法和司法權屬於神聖而不可侵犯的皇帝,而他將繼續千秋萬代地統治這個帝國。議會可以商議,但不決定政府的政策。它通過的法律和規章需經皇帝的批准才生效。


  

而且,與公民的權力和義務相關的條文不過形同虛設。「憲法大綱」是皇室試圖集中王朝權力和延長滿族統治的一個拖延工具,儘管有這些預防措施,太后還是不願實施「大綱」,而是按照日本的模式,要求有九年的醞釀時期,以尋求在她有生之年拖延在中國引進憲法。5

當時已經73歲的太后明顯對她的長壽和拖延策略極為自信;但是,不到三個月後,她重病罹身,並于19081115日壽終正寢。太后死後第二天,一則有關37歲的光緒皇帝奇怪地也隨太后而去的通告發佈了。儘管有報道說他得了布賴特氏病(Bright's disease),但與皇帝接近的宮廷消息認為他身體非常健康,生平很少患病。傳說他私下裡可能不夠小心,為太后即將死去而歡欣,後來,太后復仇般地發誓道:「我斷不能先之而死!」這顯示了太后在死前毒死皇帝的可能性。

流傳甚廣的謡言說袁世凱參加了密謀,因為他在1898年背叛了皇帝,害怕他重新掌權,但沒有證據證實這一說法。

太后3歲大的侄孫溥儀6繼位,他的父親第二位醇親王載澧7任攝政。由於袁世凱背叛了光緒皇帝,醇親王似乎一心要將他除去,但由於擔心北洋軍的兵變而縮手縮腳。據說,漢族政治家張之洞也勸告他不要在國喪期間殺高級官員。隨後,醇親王堅持袁患了腿疾,需要靜養。

190912日,袁被迫退出政府。

醇親王成功地為遭背叛的光緒皇帝復仇和加強了固有的反漢政策之後,刻意假裝為君主立憲制奔走。1909217日,他命令成立省諮議局,1014日舉行典禮。隨着這些大眾團體的成立,要求召開國會的聲勢更大了。十六個省的代表於來年三次_1910126日、622日和103日_到北京請求早日召開國會。

朝廷斥責他們干擾國事及命令他們回去。受到了這樣的侮辱,這些代表大多數是各省諮議局局長或副局長,在一次秘密集會上碰頭,據說就此下決心把他們的同情悄悄地轉向革命派。8儘管有來自省諮議局和立憲主義者個人的巨大壓力,醇親王所做的,只是在19lO年114日宣佈把憲政籌備期從九年縮短為六年。同時,他在191158日組織「皇族內閣」,十三個任命者中有五個是皇親國戚,以此強化他的反漢政策。

這個內閣中,有八個滿人和一個蒙古旗人,但只有四個漢人。當省諮議局反對皇室主宰內閣的時候,朝廷尖鋭地提醒他們,皇帝對委任權的絶對控制是在「憲法大綱」中列明的。漢人越來越確信,在滿族的統治下,真正的立憲是不可能的。

幻滅和失望導致了日益增強的反滿情緒,並把公眾的情感轉向了革命派的事業。不出數月,孫中山的政治團體就把清王朝掃進了歷史的廢墟。18 晚清的思想、社會和經濟變化:重點討論1895-1911

晚清是一個大轉型時期,其變化的步伐在1895年以後加快了。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前幾章所述的政治改革方面,而且也體現在思想、社會和經濟生活方面。思想方面,除了今文經學運動外(見第十五章 ),一些觀點和行為也從根本上重新定位,這是由傳統學術的變動趨勢和西方思潮的湧入所引起的。社會方面,個人代替家庭和家族成為社會的基本單位,而買辦和軍閥兩個新興階級備受矚目,同時,城市數目激增。

經濟方面,對政府財政的困難增多,貿易逆差加劇,而且外國對中國經濟中的現代部分的控制加深。中國從來未在如此短的時間裡,經歷這麼巨大的社會經濟和思想變化。1


  
1.思想的再定位

1.1傳統思想的變質晚清思想潮流與清代中期迥然有別,國內起義和外國侵略的雙重挑戰,迫使士人重新審視他們在社會中的角色。考證學派致力於古文物研究,對為知識而求知的舉動引以為豪。但在這日新月異的時代裹,他們卻演奏着不和諧的音符。兩種新潮流日益明顯:‧「格物致用」(即知行合一)思想的復興,以及思想上包容與整合的趨勢。

在外國侵略和國內動亂等重大問題迫在眉睫時,士人感覺到道義上有義務對社會和政治的穩定貢獻一份力量。即使是專研漢學的學者也放棄了傳統的不問世事的態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堅信,在公共事務上他們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士人對研究的領域和方法有廣泛的興趣,例如:政治家曾國藩試圖把宋學、漢學、文學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個無所不包的基本學識,即禮學,以反映儒家禮的概念。康有為從理學研究轉向今文學,再轉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學術上的廣泛興趣和調和折衷構成了這一時代的特色。因此,晚清的學術界由一枝獨秀(漢學)轉向多派並存,由分裂而趨向整合。

在這一轉變過程中,晚清士人的學術視野也較以前寬廣得多,打破了傳統的界限而開始了對西學的研究。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