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上述這些內部叛亂的蕩平,清政府重新樹立了對帝國大部分地區的權威;清王朝似乎扭轉了厄運,經歷一種中興景象。問題是,這樣一種中興究竟標志著王朝的
第二次興盛之開端,還是僅僅為一個總體衰落中的短暫緩解而已。第十一章 清朝中興與自強運動
1860年與英法媾和及
1864年鎮壓了太平天國,清王朝消除了內外兩個致命威脅,舒緩了一口氣。隨後的一段時期,清朝表現出一種相當顯着的復興氣象。這種氣象體現在:鎮壓捻軍和回民叛亂、恢復傳統秩序和儒家政府、保持與外國列強之間的和平,以及採納西方的外交實踐與軍事和技術手段來發起自強運動。那種「內憂外患」交織在一起的王朝衰敗景象得到了遏制,雖然這只是暫時的。
十九世紀六十、七十年代的士大夫很快將這種王朝的「第二次繁榮」稱為「同治中興」。這裡所謂的「中興」沒有日本明治維新那樣的內涵,明治「維新」指的是國家權力從軍事獨裁者(幕府將軍)和封建領主(大名)那裡轉歸天皇;而同治中興則主要是指通過整肅士氣和經世致用來恢復傳統秩序的種種努力。這個時期推行了一些政策措施,讓衰敗的農業地區休養生息與舉薦能人賢士為朝廷效命。官府減免或降低了農村的賦稅,發放糧種和農具以幫助恢復農業,並大力倡導個人儉樸的風尚。
私塾和私家書樓重新開放,科舉考試再度舉行,尤其是在那些內亂歲月裡沒有開辦科試的地區。這些考試儘管還是採取考八股文的形式,但卻強調當時的現實問題。在限制賣官鬻爵的同時,朝廷擴大各省科舉考試的錄取名額,用以獎勵軍功和捐輸。在官場內,更嚴厲地整肅綱紀,嚴懲貪污腐敗。
與此同時,在對外事務中,彈精竭慮地保持與西方列強之間的和平友好關係,以便為國家提供重建和自強的機會。
中國歷史上那些成功的中興,
1通常都與一些強有力的、睿智和賢明的統治者有關,但同治皇帝在他十三年的統治中(
1862-
1874年),有十一年處在年幼時期,餘下的兩年也只是個弱者。國家大權被緊緊地握在母親慈禧太后手中,她執掌朝綱達四十八年之久,一直到
1908年去世。就同治帝個人而言,他的統治肯定稱不上是中興朝代。但是這位皇帝主要是作為一種機制而非作為一個個人存在;他手下幹練的大臣創造了一些不平凡的成就,引起了急劇的變化,這些成就可以被視為中興的要素。
2然而,同治中興顯然只能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較低層次的復興。它雖然暫時制止了衰落,但卻未能使清王朝恢復到足以體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它對西方軍械、技術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種浮于外表的現代化姿態;西方文明中的精華所在
政治體制、社會理論、哲學、藝術和音樂
全然沒有觸及。從歷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過是清王朝國運持續衰落中的一縷迴光返照而已
猶如「秋老虎」最後的炎熱一般。
儘管如此,同治中興卻標誌了力爭恢復舊秩序、並開啟一個新秩序的大膽而又相當成功的努力。
1.新領導人及辛酉政變
一個新的政治領導人在北京崛起,對締造新時代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裡要追述一下歷史。
1860年
9月,當咸豐皇帝在外敵進攻面前逃往熱河時,恭親王被留在北京應付額爾金勛爵和葛羅男爵。這位親王與蠻夷達成了條約,並促使他們撤離了京城
所有這些是在沒有任何軍隊或水師支持的情況下做到的
這被許多漢人和滿人看作是奇蹟。
恭親王崛起為北京的新領導,而朝廷則仍然滯留在熱河。
隨着洋人軍隊撤離北京,恭親王率一幫大員奏請皇帝迴鑾。皇上遲疑不決,一方面是因為羞於他怯懦的出狩,另一方面也因為害怕敵方軍隊可能會殺回來逼迫他接受他們的使節不磕頭的覲見。一直到
1860年
12月,恭親王成功地讓英法全權公使承諾放棄覲見要求,之後咸豐帝才終於在
1861年
2月宣佈他將在下個月迴鑾,但由於健康惡化,迴鑾未能成行。
1851年登基的咸豐皇帝體質一直虛弱,在避難熱河期間,他試圖借助尋歡作樂來忘卻悲哀和羞恥,由於過分沉湎于酒色以至精氣耗盡。在花天酒地期間,他的寵臣和親信是怡親王、鄭親王和協辦大學士肅順,尤其是爾順獲得了對他的強有力控制。
1861年
8月
21日,咸豐帝一病不起;他在彌留之際,點名
6歲的兒子載淳為皇太子。
肅順和上述兩位親王立即草擬了一份遺詔,任命他們自己和另外五位大員為贊襄政務王大臣。恭親王被冷落到了一旁,當他要求前往熱河為先帝弔孝時,卻遭到拒絶,形勢更加不妙了。先帝的兩宮皇后
時年
27歲而身無子嗣的慈安和新皇帝的生母、
25歲的慈禧
也同樣受到冷落。她們雖然在
8月
23日被冊封為太后,但被剝奪了懿準贊襄政務王大臣所擬詔旨的合法權力。
太后與贊襄政務王大臣之間隨後在熱河展開了激烈的權力爭鬥,最後決定與在北京保持着第三個權力中心的恭親王合作,以孤立贊襄政務王大臣。
慈禧是一個才智卓越而又陰險狡詐的婦人,在大行皇帝染病期間,曾協助皇帝批閲奏摺,同時暗地裡對肅順控制皇帝之影響力頗為嫉妒。她懷抱巨大的個人野心,設法在皇帝駕崩時佔有禦璽,而且,她懷疑肅順所擬遺詔的真實性,於是成功地說服了另一位太后同她一起「垂簾聽政」。一名特使,據稱是太監安德海,被派往北京試探恭親王的口風;恭親王欣然同意合作,指望借太后之力取代贊襄政務王大臣,這時,他從皇太后處獲准前來熱河拜謁梓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