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亞裡斯多德 - 48 / 71
哲學家類 / 布老虎 / 本書目錄
  

亞裡斯多德

第48頁 / 共71頁。

 大小:

 第48頁

朗讀:

由此可以看出,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一方面是繼承了古希臘早期一些哲學家的思想,把質料作為事物存在和運動的原因;另一方面又是為了進一步更全面地探索和認識事物存在和變化的「緣由」,力圖用「四因」來說明和解釋事物生成和變化的複雜現象,以克服他以前那些思想家的「片面性」和不足。在繼承他認為是正確的東西之外,還批判了他認為是錯誤的東西,數理論就是他批判的觀點。他指出,畢達哥拉斯學派「為了使數成為自然之種種原因,因而賦予可讚美的特性」,這是十分錯誤的,因為「數不能成為事物的原因」,「無論是一般的數,或是由抽象單位組成的數,既不是事物的物質因,亦不是公式和形式因,事物有效的原因,當然也不是事物的極終原因」。《形而上學》就此而論,四因說是有積極意義的。

經過進一步研究,亞里士多德認為形式既是質料追求的目的,又是推動它的力量,所以動力因和目的因可歸入形式因。於是四因歸為二因,質料因和形式因。


  

關於質料和形式的學說,這是學者們研究最多的問題,其理論貢獻大,消極影響也顯著。

首先,質料和形式是構成事物不可缺少的兩個基本方面。

亞里士多德認為,質料是構成事物的最基本的東西,例如火、水、木、石、磚、瓦、銀、銅等。世界上一切存在着的事物都離不開質料,一個事物的形成首先必須具備有一定質料,譬如銅像是用銅造成的,銀碗是用銀造成的,沒有銅和銀就造不成銅像和銀碗。自然界的事物「永遠具有質料」,「自然界的事物為自然所創造,其由來為質料,其成就是自然界的萬物」。「一切可感覺的實體都具有質料」。

「一切為數眾多的事物,均具有質料」。《形而上學》亞里士多德是這樣重視質料,是他的哲學區別于柏拉圖理念論的一個重要標誌。

亞里士多德認為,質料作為萬物的「底層」,它不依賴于別的東西,而萬物卻要依賴于它。他說:「我所說的『底層』,就是這樣的東西,其他一切事物皆是它的謂語,而它自己則不是別的事物的謂語。」《形而上學》底層,萬物之基礎,當然是實體。而其他範疇,如數量、性質等都是用來說明質料的,質料卻不是用來說明數量、性質等的。

他說,一個具體事物我們將它的一切本質即指形式……、特性都去掉以後,比方說將一個事物的長、寬、深的度量去掉以後,剩下的東西就只是質料。這裡所說的質料,即「底層」自身「既不是特殊事物,也不是某一穩定量,也不是具有其他確定特性的東西」。《形而上學》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亞里士多德所說的質料,是「一般物質、普遍物質」概念的萌芽,是人類在探索「物質」概念的歷史長河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開端。

質料是一個將事物的一切屬性都去掉後所剩下的東西,它又怎麼能成為各種事物呢?亞里士多德說,單有質料還不能構成事物,還必須有形式,賦予質料以白色、卵狀、硬殻、可吃等性質,它就成為一個蛋;賦予質料以黃色、柔軟、一定的重量、金屬等性質,它就成為一團金子。

就是說,質料和形式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事物。這是因為單靠質料不能產生世界上事物的差異,有了形式才區別了事物。可見,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形式主要是指這一事物所以能成為這個事物的東西,是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東西。他有時也把形式看作事物外表的形狀、模型,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有時將形式和形狀、模型同時並用。

如他在談到形式和事物的關係時指出,形式也就是事物中體現為形狀的東西,事物不能同它的形狀和模型相分離,自然界事物的出現,必須獲得它的形狀或模型,否則就不能成為事物。

總之,亞里士多德明白無誤地表述了:事物中的質料和形式是密切結合在一起的,形式離不開質料,質料也離不開形式。正由於他有這樣的觀點,所以儘管最後他的「形式」發展到神的觀念,列寧仍認為他與柏拉圖的唯心論有所不同,他客觀一些。


  
第二,質料和形式在事物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在亞里士多德看來,質料和形式雖然統一在事物中,但兩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他認為,在由質料和形式組成的事物中,有的事物是質料優於形式,有的事物是形式優於質料,這樣便產生了事物的由低到高的不同等級。無機物是存在事物中的最下層,在它們裡面質料占絶對的優勢。無機物之上是植物,植物之上是動物,地球上的最高的存在就是人類。

在人身上質料和形式相比,形式占着絶對的優勢。一切事物都不斷地朝着高級的形式發展。他認為,事物之所以存在和發展,不取決於質料,而取決於形式;形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東西,是事物的本質。這是因為質料是潛在的東西,形式是現實的東西。

這一觀點是貫穿在亞里士多德質料和形式學說中的重要思想。

作為現實的形式,其自身也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亞里士多德把動力因和目的因歸入形式因,並得出形式是積極、能動的,質料是消極、被動的結論,是形式的推動才能使潛在的質料變成現實。為什麼磚瓦木石能成為房屋?原因就在於形式是本質,「由於形式,使質料得以成為某些確定的事物」。《形而上學》亞里士多德從這一點又進一步推出:形式就是客觀存在的具體事物,即實體,形式就是自然。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