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649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649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649頁

朗讀:

蒙古各旗台、卡、鄂博之制,以大漠一望無垠,凡內外劄薩克之遊牧,各限以界,或以鄂博,或以卡倫。盛京、吉林則以柳條邊為界,依內興安嶺而設。其內蒙古通驛要口凡五道,曰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張家口、殺虎口,以達於各旗。內蒙路近,商旅通行,水草無艱。其外蒙古之驛,則由阿爾泰軍台以達於邊境各卡倫。康熙朝征准噶爾時,設定邊左副將軍,而外蒙古軍台之設,由內而外,其制始密。自察哈爾而北,而西北,而又西,迄烏里雅蘇台,共置四十八台。康熙三十一年,自古北口至烏珠木秦,置台九。自獨石口至浩齊忒,置台六。自張家口至四子部落,置台五。自張家口至歸化城,置台六。自殺虎口至吳喇忒,置台九。自歸化城至鄂爾多斯,置台八。自喜峰口至紮賴特,置台十六。乾隆三十四年,自喜峰口路紮賴特盡處起,置台十四。自古北口路烏珠木秦盡處起,置台六。自殺虎口路吳喇忒大路外起,置台七。自張家口路四子部落盡處起,置台十六。喀爾喀則自備郵站。其東路首站曰尼爾得尼拖羅海,西路首站曰哈拉尼敦,後路首站曰肯特山。迤邐而北,直抵三音諾顏境,其首站曰博羅布爾哈蘇。凡汗、王、貝勒過境,警晨夜,飼牲畜。商旅出其途,亦資捍衛焉。

圍場卡倫之制,規取高地為之,或於岡,或於阪,或於山川之隙,隨宜設置。其柳條邊境之設立卡倫者,東為崖口,西為濟爾哈朗圖,北為色堪達巴漢色欽等處,又西為庫爾圖羅海等處,又南為木壘喀喇沁等處,又南而西為珠爾噶岱等處,又南為海拉蘇台等處,又南而東為巴倫克得依等處。老柳邊在外,卡倫在內。其故地在周阹之中者,為翁牛特,為哈喇沁,為敖漢,為奈曼,為喀爾喀,左翼等故地鹹在焉。


  

其恰克圖及沿邊鄂博、卡倫之制,因山河以表鄂博,無山河則表以卡倫。鄂博者,華言石堆也。其制有二:以壘為鄂博,以山河為鄂博。蒙古二十五部落,察哈爾牧廠八旗各如其境,以鄂博為防。其與俄羅斯接界,中間隙地,蒙古語曰薩布。凡薩布皆立鄂博以申畫之。恰克圖之中、俄邊界,凡俄國卡倫、房屋,在鄂爾懷圖山頂,中國鄂博、卡倫,適中而平分之。如有山河,即橫斷山河為界。由沙畢納依嶺至額爾古訥河岸,向陽為中國,背陰為俄國。蓋沿邊之地,自黑龍江、庫倫、烏里雅蘇台、科布多四屬迤邐而西,凡八十二卡倫。科布多所屬極西之卡倫,曰和尼邁拉呼。由此渡額爾齊斯河至輝邁拉呼一帶卡倫,均與俄羅斯接壤。

其在黑龍江境內之卡倫,以將軍轄之。在蒙古喀爾喀等部落之卡倫,按其遊牧遠近,每卡倫設章京一員,率兵攜眷戍守。遇森林叢雜,難立鄂博、卡倫之處,則削大樹而刊識之。

自同治七年裁撤科布多境內卡倫以後,各項哈薩克人赴界強據。光緒初年,乃於烏剋剋等處,由沁達蓋圖烏爾魯向西南至馬尼嘎圖勒幹止,與塔爾巴哈台卡倫相接,一千數百里之要隘,與俄羅斯接壤者,均設卡倫。所有協理台吉等員,鹹複舊制。

其新疆全境之卡倫,分南北二路。北路之塔爾巴哈台,與科布多毗連,以額爾齊斯河為界,河東卡倫隷科布多,河西卡倫隷塔爾巴哈台。自輝邁拉呼至塔城,夏季設大小卡倫十三處,冬季設卡倫八處。此外皆哈薩克遊牧之地。塔城西南一帶卡倫八處,界連伊犁。卡倫以外,為哈薩克遊牧。伊犁東北七百餘裡,與塔城接界之處,由哈布塔海達闌一帶而南,設大小卡倫二十三處。此外亦哈薩克遊牧。又西而南,至伊犁河北岸,設大小卡倫八處,乃索倫領隊大臣專轄。自伊犁河南而西,設大小卡倫十六處,乃錫伯領隊大臣專轄。卡倫之外,與哈薩克接壤。其錫伯屯牧西南,因有回子屯所,每年夏秋設卡倫於達耳達木圖,以資巡察。由錫伯卡倫迤西轉南而東,設大小卡倫十七處,乃厄魯特領隊大臣專轄。西南為布魯特遊牧,西北為哈薩克遊牧。又厄魯特遊牧東南,界連喀喇沙爾之土爾扈特、和碩特遊牧,設大小卡倫八處,亦厄魯特領隊大臣專轄。其伊犁城北塔耳奇一帶,及伊犁河渡口,設卡倫七處,專為哈薩克貿易交通,並稽察逃人而設,乃惠寧領隊大臣專轄。此伊犁及塔爾巴哈台大小卡倫之方向也。

其南路自伊犁南經木蘇耳達巴罕至回疆烏什城西北一帶,設卡倫六處,外通布魯特,乃烏什辦事大臣專轄。自烏什而西,經草地及布魯特遊牧地樹窩子等處七百餘裡,直達喀什噶爾城,由城東北而西轉南,設卡倫十七處,外通布魯特,西達霍罕安集延,乃喀什噶爾領隊大臣專轄。自喀什噶爾東南行二百餘裡,至英吉沙爾城,由城西北而南,設卡倫十二處,外通布魯特,西南行千數百里,至巴達克山,乃英吉沙爾領隊大臣專轄。自英吉沙爾東行三百餘裡,至葉爾羌城,由城西南轉而東北,設卡倫七處,西南一帶,外通布魯特,東北一帶,專為稽查逃人,乃葉爾羌辦事大臣專轄。又東南行七百餘裡,至和闐城,城外之東西河,共設卡倫十二處,為稽查采玉回民,又劄馬耳路通阿克蘇,專設卡倫一處,均和闐領隊大臣專轄。自葉爾羌東北行一千四百里,至阿克蘇城,其東北路通著勒士斯,專設卡倫一處,稽查喀喇沙爾所屬之土耳扈特遊牧,乃阿克蘇辦事大臣專轄。又東北行七百餘裡,至庫車城,由城西北而南,設卡倫五處,又東北行八百餘裡,至喀喇沙爾城,城之東北設卡倫二處,又東北行九百餘裡,至吐魯番城,由城西南而東,設卡倫六處,又東北行一千七百餘裡,至哈密城,城東北設卡倫四處,均由駐紮各城大臣專轄。此回疆各城所屬大小卡倫之方向也。

自鹹、同朝回逆鴟張,俄羅斯復乘機蠶食,邊堠盡廢。迨新疆定後,至光緒五年,收回伊犁,與俄羅斯畫定邊界,規複舊日卡倫之制。卡倫之例有三:其在內者曰常設卡倫,在外者曰移設卡倫,最在外者曰添設卡倫。三者惟常設卡倫為永遠駐守之地。餘皆值氣候和暖則外展,寒則內遷,進退盈縮,或千里,或數百里不等,沙漠浩蕩,漫無定准,皆在常設卡倫之外。自西域亂作,凡移設、添設之卡倫,悉為俄人所攘奪。左宗棠平定新疆,乃與俄羅斯重定界約,凡常設卡倫以外,均作為甌脫之地,中、俄邊境之民,彼此不居,以免逼處。其常設卡倫,嚴申舊制,邊烽少息矣。

其黔、楚苗疆碉堡之制,始於嘉慶朝征苗之役,傅鼐精練鄉兵,遍設碉堡,師苗技以制苗,遂平邊患。自湖南乾州界之木林坪起,至中營之四路口,築圍牆百數十里,以杜竄擾。其險隘處增設屯堡,聯以碉卡。鳳凰境內,設堡卡碉台八百八十七座。永綏境內,設堡卡碉台一百三十二座。乾州境內,設汛碉一百二十一處。古丈坪及保縣境內,設汛碉六十九處。環苗疆數百里,烽燧相望,聲息相聞。關牆則沿山澗建之。砲台則擇衝要處築之,哨台則於關牆之隙修之。卡碉屯堡,則因地制宜,或品字式,或一字式,或梅花式。其修建之制,關牆則土石兼施,砲台則以石砌,而築土以實中心,哨台亦石砌,環鑿槍孔,高峻堅實。碉樓之制亦然。關牆以嚴邊界,砲台以備堵截戰守,哨台為巡邏瞭望之用,屯堡為邊民聚衛之所,卡碉則戰守兼資。其防守兵丁,有警則荷戈,無事則秉耒,進攻退守,為持久計,以待敵之可勝,遂以底定蠻荒雲。 志一百十三


  
○兵九

△海防

國初海防,僅備海盜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開,形勢一變,海防益重。海防向分南北洋。山東煙台歸北洋兼轄。閩、浙、粵三口,歸南洋兼轄。茲取沿海各省有海防者分述之:曰東三省,曰直隷,曰山東,曰江南,附江防,曰浙江,曰福建,曰廣東。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