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後面這段七言唱詞又把上面散文敘述的內容重複歌詠一番。這樣講一段,唱一段,直到故事結束。變文的基本形式就是如此。
在宣講佛經的變文裡還有一種「押座文」,是在講經以前念唱的詩篇,篇幅較短。「押座」即壓座,含有安定四座聽眾情緒的意思。它的作用跟後來話本的「入話」和彈詞的「開篇」有點相近。
比之宣傳佛經的作品,其他通俗說唱文學作品一般較有生活氣息和現實意義。這類變文以講唱歷史故事的為最多。其中《伍子胥變文》講唱楚平王奪子妻為妃,並殺害忠言相諫的伍奢和他的兒子子尚,他的小子子胥歷盡艱苦為父兄報仇,是我國較早也較完整的說唱文學作品。作品除揭露了楚平王的淫亂殘暴,突出了伍子胥的報仇決心外,還寫浣紗女、漁父等不貪富貴,不避誅戮,幫助伍子胥逃亡,表現了人民反抗暴君、同情忠臣義士的思想感情,帶有較多的民間傳說色彩。這類變文裡尚有少數講唱民間傳說或當時社會重大事件的。前者如寫孟姜女哭倒長城的《孟姜女變文》,後者如寫唐末沙州愛國將領張義潮等領導人民起義、趕走了吐蕃和回鶻守將的《張義潮變文》、《張淮深變文》。這些作品都已殘缺,但仍表現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反抗暴政的精神。中間偶有片段動人的描寫,如孟姜女在長城下和骷髏對話的一段,深刻地揭露繁重的徭役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設想也較為奇特:
……更有數個髑髏,無人搬運,姜女悲啼,向前供(借)問:「如許髑髏,家居何郡‧因取夫回,為君傳信。君若有神,兒當接引。」
髑髏既蒙問事意,已得傳言達故里。魂靈答應杞梁妻:“我等並是名家子,被秦差充築城卒,辛苦不禁俱役死。鋪屍野外斷知聞,春冬鎮臥黃沙裡。為報閨中哀怨人,努力招魂存祭祀。
又如《張淮深變文》寫唐朝使者到了沙州,嘆念敦煌雖「百年阻漢,沒落西戎」,而「人物風華,一同內地」,感動得左右從人無不淒愴,則通過人物和環境的渲染,流露了人民的愛國思想。
前面以散文敘說,後面以詩歌吟嘆的作品在我國文學史上是早就出現的。《楚辭·漁父》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都是如此。但以一段散文、一段詩歌、邊說邊唱、交互進行的文學樣式,那是到唐代變文流行以後才大量出現。宋元時期的詞話、鼓子詞、諸宮調等說唱文學以及雜劇、南戲等戲曲,基本上是繼承這種樣式繼續發展的。雖然變文裡的散文和詩歌部分內容不免重複,不知道根據它們的不同性能有所分工,語言也不夠生動;這些都只有到後來說唱文學和戲曲作家的手裡才得到圓滿的解決。
第五節 韋莊 司空圖
晚唐農民大起義前後,還有一些沉湎于歌舞聲色或隱遁于山水田間的詩人,韋莊、司空圖就是這類詩人的代表。雖然深重的時代災難,尖鋭的社會矛盾,也不能不在他們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但他們對待矛盾的立場和態度,和皮日休等作家顯然是有所不同的。
韋莊(
836‧—
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乾寧元年進士,曾官右補闕,後入蜀為王建書記。唐亡,王建稱帝,莊為宰相,死於蜀。
僖宗中和三年(
883),他因為應科舉,居京洛一帶,目睹耳聞黃巢入長安前後的情事,寫成了長篇敘事詩《秦婦吟》,詩中假托一個被起義軍俘虜的婦女的自述,對進入長安的起義軍加以誣衊和嘲笑,對起義軍所誅殺的公卿貴族則表示同情。但詩人即使站在維護腐朽唐王朝、仇恨起義軍的立場上,他對官軍的腐敗和殘暴的面目,也不能不深表憤慨。例如下一段:
路旁試問金天神,金天無語愁於人。……一從狂寇陷中國,天地晦冥風雨黑。案前神水咒不成,壁上陰兵驅不得。閒日徒歆奠饗恩,危時不助神通力。我今愧恧拙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寰中簫管不曾聞,筵上犧牲無處覓。旋教魔鬼傍鄉村,誅剝生靈過朝夕。妾聞此語愁更愁,天遣時災非自由。神在山中猶避難,何須責望東諸侯‧……
在長篇敘事中,突然插入這一段神怪的自白,顯然是諷刺那些不敢和英勇的起義軍交鋒、卻躲在深山誅剝普通百姓的官軍。詩人還通過一位東畿老翁的哭訴,描繪了官軍殘酷搜刮人民的面目:
千間倉兮萬斯箱,黃巢過後猶殘半。自從洛下屯師旅,日夜巡兵入村塢。……入門下馬若旋風,罄室傾囊如捲土。家財既盡骨肉離,今日殘年一身苦。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萬家。朝饑山草尋蓬子,夜宿霜中臥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