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學史 - 29 / 471
文學史類 / 馬黃 / 本書目錄
  

中國文學史

第29頁 / 共471頁。

 大小:

 第29頁

朗讀:

莊子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道家學派的先驅老子即老聃,他的《道德經》五千言是簡括而有韻的理論文(自漢朝以後,通行的《老子》各種版本,都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下篇為《德》經,故又稱《老子》為《道德經》。一九七三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甲、乙兩種《老子》帛書,都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這和《韓非子》中的《解老》、《喻老》兩篇解說《老子》的文章,都是先《德》經而後《道》經相合。可見帛書《老子》的經文順序,比較符合《老子》一書的本來面目。)。老子主張絶聖棄智,忘情寡慾,無為而治。他認識到一切事物都有矛盾的對立面,而且會互相轉化;所以說:「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是樸素的辯證觀點。他也認識到「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因而痛斥殘酷的剝削者為「盜誇」。更認識到人民在英勇鬥爭中的力量和犧牲精神,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但他的政治思想卻是倒退到「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烏托邦,反映了一部分沒落奴隷主階級的無可奈何的消極幻想。莊子的哲學思想基本上繼承並發展了老子的消極面。

莊子(前360‧-前280‧),名周,宋之蒙(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人。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生平事蹟不詳。《莊子‧秋水》篇載楚王使人聘莊子,莊子不應。《史記》以為楚威王。事雖未必可信,但就此與《列禦寇》篇所載同樣的事合看,可見莊子是一個苟全性命、不求聞達的人,也符合莊子敝屣富貴、淡薄利祿的隱士思想。


  

《漢書‧藝文志》載《莊子》書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後人以《逍遙游》至《應帝王》七篇為內篇,《駢拇》至《知北遊》十五篇為外篇,《庚桑楚》至《天下》十一篇為雜篇。從來講《莊子》的人,多認為內篇是莊子自己作的,外篇和雜篇則是莊子的門徒或後學作的,故文章風格亦有所不同。這看法是相當正確的。

從莊子的整個思想體系和政治觀點看來,莊子無疑是一個代表沒落奴隷主階級的哲學家。由於社會的根本變化,莊子的地位無法維持,這就決定他對現實極端不滿。而當時的戰亂和剝削造成社會動盪不安,人民十分痛苦,莊子斥為「昏上亂相」,也的確是有理由的。他既不滿現實,又無法反抗它,就不得不走隱居遺世的道路,一方面議君相,譏儒墨,甘貧賤而肆其志;一方面否定一切,齊萬物,一死生,泯是非得喪,以追求內心的調和、精神的勝利而自我麻醉。他認為「物不勝天」(《大宗師》),認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間世》)。他是一個悲觀絶望的厭世主義者,覺得「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知北遊》),所以妻死則「箕踞鼓盆而歌」,有時還設想髑髏也不願復活(《至樂》)。因此,莊子的處世態度就是玩世不恭,隨俗浮沉,「彼且為嬰兒,亦與之為嬰兒……達之入於無疵」(《人間世》)。他好像非常膽怯、害怕,常說「無用之用」才是「大用」。他看見山木以不材免伐,雌雁以不鳴見殺,就想到自己「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山木》)。這一切都充分表現一個沒落階級的思想觀點。不過莊子的放蕩不覊,蔑視禮法和權貴,以及對統治者不合作,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曾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此外《莊子》書中常有抨擊當時社會的言論,例如《人間世》說:「方今之時,僅免刑焉。」《在宥》說:「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胠篋》說:「竊鈎者誅,竊國者侯。諸侯之門,而仁義焉存。」(按:原文本作「存焉」,此從王引之說改。此四句「誅」、「侯」為韻,「門’」、「存」為韻。)認為聖知仁義只是供統治者利用的工具。這些都是極為深刻的見解。但他由此得出拋棄一切的虛無主義的結論,卻又十分錯誤。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