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彌兒 - 129 / 354
親子關係類 / 盧梭 / 本書目錄
  

愛彌兒

第129頁 / 共354頁。

 大小:

 第129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你的孩子要讀書,他們在讀書中可以取得他們如果不讀書就不可能取得的知識。如果他去鑽研的話,他們的想象力便將在寂靜的書齋中燃燒起來,而且愈燃愈猛烈。當他們到社會中去生活的時候,他們就會聽到一些鄙俗的話,就會看到一些使他們印象深刻的行為;你再三告訴他們說他們已長成為大人了,因而在他們看著大人所做的事情中,他們不免要追問這些事情怎樣才可以由他們去做。既然別人所說的話,一定要他們聽,則別人所做的行為,他們就可以照着去做了。家中的仆役是隷屬於他們的,因此為了取悅他們,就不惜糟踏善良的道德去迎合他們的心;有一些愛嘻哈打笑的保姆,在孩子還只有四歲的時候就向他們說一些連最無恥的女人在他們十五歲的時候都不敢向他們說的話。她們不久就把她們所說的話忘記了,然而他們是不會忘記他們所聽到的事情的。輕佻的言語為放蕩的行為埋下了伏機,下流的仆役使孩子也成了放蕩的孩子,這個人的秘密,正好供另一個人用來保守他自己的秘密。

按年齡進行培養的孩子是孤獨的。他一切都照他的習慣去做,他愛他的姐妹就好象愛他的時表一樣,他愛他的朋友就好象愛他的狗一樣。他自己不知道他是哪一個性別的人,也不知道他是哪一個種族的人,男人和婦女在他看來都同樣是很奇怪的;他一點不知道他們所做的事情和所說的話同他有什麼關係,他不看他們所做的事,也不聽他們所說的話,或者說,他壓根兒都沒有去注意過他們,他們所說的話也象他們所做的事一樣,引不起他的興趣:所有這些都是同他不相干的。這並不是由於我們採用了這個方法因而使他有這樣一個人為的過錯,這是自然的無知。現在,大自然對他的學生進行啟蒙的時刻已經到來了,只有在這個時候它才使它的學生可以毫無危險地從它給他的教育中受到益處。這是一個原則,至于詳細的規則,是不在我論述的範圍的;我針對其他事情提出的那些方法,也可以應用於這件事情。如果你想使日益增長的慾念有一個次序和規律,那就要延長它們在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時間,以便使它們在增長的時候可以從從容容地安排得很有條理。能使它們安排得井然有序的,不是人而是自然,所以你就讓它去進行安排好了。


  

如果你的學生只是單獨一人,那你就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了,不過,他周圍的一切是要使他的想象力燃燒起來的。偏見的激流將把他沖走,要想拉住他,就必須使他向相反的方向前進,必須用情感去約束想象力,用理智去戰勝人的偏見。一切慾念都淵源於人的感性,而想象力則決定它們發展的傾向。凡是能感知其關係的人,當那些關係發生變化,以及當他想象或者認為其他關係更適合於他的天性的時候,他就會心有所動的。使所有一切狹隘的人的慾念變成種種邪惡的,是他們的想象的錯誤,甚至天使的慾念也會變成邪惡,如果他們也想象錯了的話。因為,要想知道什麼關係最適合於他們的天性,他們就必須對所有一切人的天性有所認識。

現在,把我們明智地運用我們慾念的要點歸納如下:(一)既要從人類也要從個體去認識人的真正關係;(二)要按照這些關係去節制心靈的一切感情。

但是,人是不是可以自主地按照這樣或那樣的關係去節制他的感情呢?如果他能夠自主地把他的想象力貫注于這個或那個目標,或者能夠自主地使他養成這樣或那樣的習慣,他當然是可以的。此外,現在的問題不在於一個人能夠怎樣教育他自己,而在於我們通過給我們的學生所選擇的環境如何去教育他。闡明了我們採用什麼方法就能使他遵守自然的秩序,就可以清楚地說明他怎樣就能脫離那個秩序。

只要他的感覺力對他個人還受到限制的話,他的行為就沒有什麼道德的意義;只有在他的感覺力開始超出他個人的時候,他才首先有情感,而後有善惡的觀念,從而使他真正成為一個大人,成為一個構成人類的必要的部分。因此,我們必須首先闡述這一點。


  

在進行闡述的時候,困難在於一方面必須摒棄我們眼前的事例,另一方面又必須尋找那些順着自然的秩序連續發展的例子。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