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容齋隨筆 - 137 / 144
古典散文類 / 洪邁 / 本書目錄
  

容齋隨筆

第137頁 / 共144頁。

 大小:

 第137頁

朗讀:

給事中在列,曰:「既對注矣,過門下了矣。」吏部侍郎二人與郎官同咨事, 趨走于前,國忠誇謂諸妹曰:「兩個紫袍主事何如?」史策書此,以見國忠顓政舞權也。然猶令侍中、給事同坐,以明非矯。若蔡京之盜弄威柄,則又過之。政和中,以太師領三省事,得治事于家。弟卞以開府在經筵,嘗挾所親將仕郎吳說往見,坐于便室,設一卓,陳筆硯,置玉版紙闊三寸者數十片于上。卞言常州教授某人之淹滯,曰:「自初登科作教官,今已朝奉郎,尚未脫故職。」京問:「何以處之?」卞曰:「須與一提學。」京取一紙,書其姓名及提舉學事字而缺其路分,顧曰:「要何地?」卞曰:「其家極貧, 非得俸入優厚處不可。」於是書「河北西路」字,付老兵持出。俄別有一兵賫一雙緘及紫匣來,乃福建轉運判官直龍圖閣鄭可簡,以新茶獻,即就可漏上中「秘撰運副」四字授之。卞方語及吳說曰:「是安中司諫之子,頗能自立。且王逢原外孫,與舒王夫人姻眷,其母老,欲求一見闕省局。」京問: 「吳曾踏逐得未?」對曰:「掃“套局適闕。」又書一紙付出。少頃,卞目吳使先退,吳之從姊嫁門下侍郎薛昂,因館其家,才還舍,具以告昂,嘆所見除目之迅速。昂曰:「此三者已節次書黃矣。」始知國忠猶落第二義也。

題先聖廟詩兗州先聖廟壁,嘗有題詩者云:“靈光殿古生秋草,曲阜城荒散晚鴉。


  

惟有孔林殘照日,至今猶屬仲尼家。”不顯姓名,頗為士大夫傳誦。予頃在福州,于呂虛己處,見邵武上官校書詩一冊,內一篇題為《州西行》,州西者,蔡京所居處也。註云:「靖康元年作。時京滴湖湘,子孫分竄外郡,所居第摧毀,索寞殆無人跡,故為古調以傷之。」凡三十餘韻,今但記其未聯云:「君不見喬木參天獨樂園,至今仍是溫公宅。」其意甚與前相類。紹興二十五年冬,秦檜死,空其賜宅,明年,開河,役夫輦泥土堆于牆下。天台士人左君作詩曰:「格天閣在人何在?偃月堂深恨亦深。不見洛陽圖白髮, 但知郿塢積黃金。直言動便遭羅織,舉目寧知有照臨。炙手附炎俱不見,可憐泥滓滿牆陰。」語雖紀實,然太露筋骨,不若前兩章渾成也。左頗有才, 最善謔,二十八年,楊和王之子楔,除權工部侍郎,時張循王之子子顏、子正,皆帶集英修撰,且進待制矣。會葉審言自侍御史、楊元老自給事中,徙為吏、兵侍郎,蓋以繳論之故。左用歇後語作絶句曰:”木易已為工部侍, 弓長肯作集英修。如今台省無楊葉,豚犬超升卒未休。”左居西湖上,好事請謁,人或畏其口,後竟終於布衣。

季文子魏獻子儗人必于其倫,後世之說也,古人則不然。魯季文子出一莒仆,而歷引舜舉十六相去四凶,曰:「舜有大功二十而為天子,今行父雖未獲一吉人, 去一凶矣,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晉魏獻子為政,以其子戊為梗陽大夫, 謂成鱄曰:「吾與戊也,縣人其以我為黨乎?」鱄誦《大雅·文王》克明克類、克長克君、克順克比、比于文王之句,而以為九德不愆。勤施無私曰類, 擇善而從之曰比。言:「主之舉也,近文德矣。」且季孫行父之視舜,魏舒之視文王,何啻天壤之不侔!而行父以自比,舒受人之諛不以為嫌,乃知孟子所謂:「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非過論也。

尊崇聖字自孔子贊《易》、孟子論善信之前,未甚以聖為尊崇,雖《詩》、《書》、《禮》經所載亦然也。《書》稱堯、舜之德,但曰「聰明文思」,「欽明文思」,「濬哲文明」,「溫恭允塞」。至益之對舜,始有「乃聖乃神」之語。

《洪範》「睿作聖」與「恭作肅,從作義,明作哲,聰作謀」,同列于五事, 其究但曰「聖時風若」,咎徵至以蒙為對。「惟聖罔唸作狂,惟狂克唸作聖」, 則以狂與聖為善惡之對也。《詩》曰:「國雖靡止,或聖或否。」則以聖與否為對也。下文「或哲或謀,或肅或義」,蓋與五事略同。人之齊聖,不過「飲酒溫克」而已。《左傳》八愷,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周官》六德, 知、仁、聖、義、忠、和,皆混于諸字中,了無所異。以故魯以臧武仲為聖人,伯夷、伊尹、柳下惠皆曰聖,而孟子以為否。


  
媵字訓媵之義為送,《春秋》所書,晉人衛人來媵,皆送女也。《楚辭·九章》云:「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其義亦同。《周易·咸》卦象曰: 「咸其輔頰舌,媵口說也。」《釋文》云:滕,達也。九家皆作乘,而鄭康成、虞翻作媵,而亦訓為送雲。

周禮奇字《六經》用字,固亦間有奇古者,然惟《周禮》一書獨多。予謂前賢以為此書出於劉歆,歆常從揚子云學作奇字,故用以入經。如法為灋、柄為枋、邪為袤、美為媺、呼為噱、拜為■、韶為毊、怪為傀、暴為虣、擉為簎、風為貍、鮮為鱻、槁為薧、螺為蠃、脾為蠯、魚為、埋為貍、吹為龡、陔為裓、暗為韽、柝為..、探為撢、趐為翨、摘為硩、駭為駴、擊為轚、辜為橭、掬為輂、羃為榠、藻為薻、吳為■、叩為敂、艱為囏、魅為鬽,與夫庮、皫、胖、鱐、齍、眡、劀、酏、■、■、箈、鬻、柶、絼(zh@)、■、爂、■、朄之類,皆他經鮮用,予前已書之而不詳悉。若《考工記》之字,又不可勝載也。



贊助商連結